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报告()

本文由用户“逗逗娘199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2-24 07:03:11 举报文档

以下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目录 上篇 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新情况新问题 一、西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程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点并校”政策 三、加快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政策 四、西部农村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2、农村地区“教育扶贫”成效显著 3、“城挤乡空”的教育格局 4、三类学校和两个教育边缘化群体 5、农村教育的区域差距拉大 下篇 改善和提升西部农村教育:实践探索政.和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学校布局 1、消除城镇的“巨校大班” 2、综合施策化解大班额的地方案例 3、我们的建议 二、切实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1、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2、构建乡村教师稳定机制 3、关注“新代课教师” 4、创新农村教师的培训方法 5、探索培养新一代乡村教师的有效机制 6、我们的建议 1 三、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 1、形成小规模学校区域共同体 2、探索“小班化教学”新模式 3、通过阅读推广提升村小品质 4、通过互联网课程弥补教育资源不足 5、通过乡土文化教育激活农村学校 6、重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 7、建设创新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8、我们的建议 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1、重视乡镇寄宿制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 2、**_*XX区改善寄宿制学校的经验 3、马云教育基金会的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 4、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园文化 5、我们的建议 五、重视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 1、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辍学率仍然较高 2、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问题 3、我们的建议 六、多种形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干预 1、贵州学前教育的逆袭 2、社会组织助力农村学前教育 3、关注儿童健康和早期抚育 4、我们的建议 七、推进农村开展素质教育,走向“为生活而教” 1、应试教育之害 2、走向“为生活而教” 3、推进面向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 4、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挑战:高中-中职教育之路 2 5、走向“三教结合”,促进农村社区建设 6、我们的建议 3 上篇 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新情况新问题 1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差 距,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范,将XX、XX、XX、辽宁、XX、江苏、 浙江、 福建、山东、广东、广XXXX共 12 个地区划分为东部地区;将山西、内蒙古、 XX、黑XX、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共 9 ***部地区;将 XX、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某地共 10 个地区 划分为西部地区。 中西部是我国经济发展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其中地域广大的西部地区更为落 后。我国政府公布的贫困县(2017 年)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省份占 375 个。在所有省份中,贫困县最多的是XX区,全境 74 个县都属贫困县; 其次是云南,有 73 个;第三是陕XX贵州,各有 50 个;其它西部省份甘肃 43 个,四川 36 个,某地 27 个,青海 15 个,XX 14 个,宁夏 8 个。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确定了“集中连片、突出重点、 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扶贫原则,在全国确定了 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包括六XX区、秦巴山区、XX山区、乌XX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某某 区、大XX岭南麓山区、XX-太行山区、XX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连 片特困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某地南疆三地州, 共 14 个片区 680 个县,是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西部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 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内蒙古、某地、西藏、广西、宁夏 5 个自治 区和 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200 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是西部教育重要而特殊的主题。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 基础差,保障能力弱,特别是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少、优质资 源少,教育质量总体不高,难以满足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 1 本研究报告受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委托,得到XX市人民政府、**_*和慕华成志教 育科技***的资助。 1 好教育的需求,是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通过 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营养改 善计划、校舍安全工程、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 划、对口支援、定向招生等重大举措,推动中西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的历史。在以工业化、城市化 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 贫富差距,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发展好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社会发 展、农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一 、西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程 90 年代以来,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展开 的。 1986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0 年代起,“普九” 成为农村教育的重点任务,全国按照“三片地区”不同进度开展。一片地区是北 京、XX等 9 省市,是东部发达地区;二片地区是XX、山西、黑XX等 12 省, 为中部地区;三片地区是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 某地 9 省区,为西部欠发达地区。 到 2002 年底,虽然全国已有 91.8%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 5%以下,但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只有 77%,仍有 410 个县级行政单位尚未实现“两基”,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 6.7 年。普及九年 义务教育的工作转入对最后 15%的人口覆盖地区进行攻坚。这 410 个县经济社会 发展滞后,其中贫困县 215 个、少数民族县 309 个、边某某 51 个。当时全国尚 未脱贫的 3000 万某某,绝大部分生活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非常艰苦, 多为高山、高原、高寒和荒漠、半荒漠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办学成本、就学成 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2003 年 9 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西部地区 集中力量打好“两基”攻坚战。2004 年 7 月 5 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 会、财政部分别与西部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XX郑重签署 2 了“两基”攻坚计划责任书,省长们立下“军令状”。然后,各级政府层层签订 责任书,攻坚县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 国家在西部“两基”攻坚中先后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两免一 补”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等一系列 专项工程。2004 年,中央决定在 4 年间投入 100 亿元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 宿制学校。同年,中央财政扩大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助范围,所覆盖的中小学生 人数增加到 3000 万人。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 111 亿元资金,建设了遍及全国农 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所有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可以与城市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 源。2004 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推行“一费制”,到 2007 年,全国农村义务 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 宿生生活费)。2006 年,首先从农村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将义务教育全 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至 2008 年秋,城市义务教育也全部实现免费。2006 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启动,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 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农村学校任教,及时缓解了“两基”攻坚 县教师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 2007 年底,中国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的计划如期完成,西部地区共有 368 个县(市、区)实现“两基”,西部地区“两 基”人口覆盖率从 2003 年的 77%提高到 2007 年的 98%,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 4% 以下,标志着我国全民教育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010 年,XX省成为最后一个完成“普九”验收的省份。至此,全国所有省 份都通过“普九”验收,学龄儿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有学上”的目标已经基 本实现。2011 年底,随着我国西部 42 个边远贫困县实现“两基”目标,全国所 有县(市、区)***划单位、所有省级行政区全部通过普及九年义 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家验收,实现“两基”目标。 从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 2000 年我国初步实 现“两基”目标,再到 2011 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经过 25 年的不懈努力, 我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从一个人 3 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2。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点并校”政策 与普九进程同步,深刻改变农村教育面貌的,还有另外一项重大政策:农村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俗称“撤点并校”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学龄儿童减少, 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使得农村教育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 2001 年 6 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学校 布局调整的政策。其目的在于通过集中规模办学,提高办学效益,从而提高农村 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2003 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颁布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 重点加强农村初中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出“要以加强 中小学校舍和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大初中学校招生规模”3 等方面为重点。 2004 年出台的《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 年)》提出,“西部 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办学形式使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在一 些高山、高原、高寒及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荒漠地区,80%左右的初中生、50%左 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 4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由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转变:一是撤并村小、教学点等 小规模学校,合并为规模较大的中心学校;二是中小学布局由农村向乡镇、县城 集中,出现了所谓“学校进城”的趋势。与此同时,围绕“三片地区”普九年, 形成集中资源办学,大量举办寄宿制学校的思路。 为了推动农村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中央财政设立了两项重要的专项资金, 一是“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二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从 2004 年 到 2007 年的四年时间内,中央财政投入资金 100 亿元,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新 建和改建了 7700 余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经十年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度减少。2000 年全国农村小学数为 2 ***.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报告[M].XX: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Z].2003-09-17. 4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2004 2007 年)[Z].2004-02-06. 4 44.03 万某某,2010 年为 21.09 万某某,减少学校数合计 22.94 万某某,总量减少了一 半多,大大超过了学生的减幅。如表 1 所示。 表 1 2000-2010 年全国农村小学、初中学校数和学生数的变化 2000 2010 减幅(%) 农村小学数(万某某) 44.03 21.09 52.1 农村小学生数(万人) 8503.71 5350.22 37.08 农村初中数(万某某) 3.93 2.87 26.97 农村初中生数(万人) 3428.47 1784.47 47.95 数据来源:2000、2010 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农村教学点数量上,从 2000 年的 17.8 万个锐减到 2010 年的 6.7 万个,减 幅达到 62.4%。其中XX、内蒙古、黑XX、青海、山西等地的教学点减幅达到 85%以上。 推行学校布局调整较早的内蒙古,其小学数量由 1995 年的 13645 所减少到 2010 年的 2996 所,减幅达 78%,教学点数量由 1995 年的 8809 个减少到 2010 年 的 466 个,减幅达 95%5。2008 年,**_*规划,到 2012 年全市撤并学校 1000 所,学校总数减少一半 6。在总结“XX模式”的基础上,XX省提出了“高 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即 “四个集中”的学校布局调整方针。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城镇化的发展逐渐交织, 地方政府主要从教育效率出发,以减少办学网点、集中规模办学,从而减少教育 经费支出为主要追求,对学校撤并的规模逐渐超出了合理的限度。 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总体上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有所提高;但是,大量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被 合并或撤并,农村中小学由农村向县镇、城市集中,致使乡村教育出现“城挤、 乡弱、村空”的大变局。由于“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等新问题,出现新的 流失辍学。农村学校的服务半径,由过去的平均 5 公里扩大到 10 余公里,最多 5 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6 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_**调整规划》的通知[EB/OL].XX教育信息网, http://doc.001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3. 5 的达到方圆 20 公里以上。小学辍学率从 2008 年的千分之 5.99 上升到 2011 年 的千分之 8.22,这意味着每年约有 80-90 万农村小学生辍学。许多农村学生进 城上学、家长进城陪读,家庭的教育负担显著增加,并且对农村家庭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乃至农村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改变。 如内蒙古XX实施“撤点并校”政策,学校合并后,民族中小学多为 寄宿制学校,牧区学生不得不寄宿在离家几十公里远的学校。由于学生年龄太小, 就有大量家长陪读,从而滋生出了许多社会、家庭等问题,甚至造成了社会风气 不良、家庭离异等严重后果。在白音华牧区的调查发现,学校整合后给许多家庭 带来了诸多不便,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如访谈时一位正在干农活的年轻家 长无奈地说道:“孩子现在才上一年级,从上幼儿园就开始去旗里陪读,这得花 很多钱不说,等于活生生地把一个家分成了两个家,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也有一些家长说道:“自从很多家长陪读以后,家庭矛盾不断,不是钱财方面就 是感情方面,这使得我们这一块家庭离异的现象越来越多。更糟的是,这些孩子 去城里念书之后,回来什么农活也不会干了,也不愿给家人帮忙了。”学校整合 后产生的诸多新问题值得深思和反思 7。 2011 年 11 月 16 日,**_*发生举国震惊的重大校车事故,导致 19 名幼儿丧生。校车事故的背后是农村学生的上学路越来越远。对校车安全的反思 直接导向了对农村学校过度撤并的质疑,全社会的反思达到新的高度。2012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 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要求解决好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 采取多种措施办好村小和教学点。 我国农村教育由此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我们需要处理和解决好“撤点 并校”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同时要面向未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的新视野中,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价值,促进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 三、加快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教育,支持农村教育的 力度越来越大,出台了诸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免 7 成某某,苏某某.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经验、问题及对策——以内蒙古XX地区为例[J].民族高等 教育研究,2017(7). 6 费师范生计划、国培计划、学前教育三年计划、对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定向招 生计划等一系列政策、项目和计划,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2013 年 12 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颁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 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决定中央财政投入 2000 亿元左右,地方政 府 4000 亿,用三至五年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六项重要任务是:保障基本教 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此后,又开展了第二期、第三期“薄某某 划。”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 工作目标是到 2017 年,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 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 2020 年, 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2015 年 11 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XX召开,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把扶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 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概念,“发展教育脱 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某某 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特 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2015 年 11 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 要求科学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 理办法,建设并办好寄宿制学校,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努力消除大班额现象, 保障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 兜住底线,把提升最贫困地区教育供给能力、提高最困难人群受教育水平作为优 先任务,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学校,即保基本、补短板, “底部攻坚”。重点目标是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 2020 年,中西部地 区 9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6 年,国务院发布《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落实 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全民关爱,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逐 7 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 水平的通知》,要求确保实现到 2020 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的目标, 提高质量控辍,避免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落实扶贫控辍,避免因贫失学辍 学;强化保障控辍,避免因上学远上学难而辍学。 2018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 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是第一次面对农村寄宿制和小规模学校建设的教育 政策。 2018 年 9 月,国务院扶贫办颁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2018-2020 年)》,XX区、XX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过教育进入 城市,成为XX市民 47。事实上,这也是大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此,需要突破 就教育谈教育的局限,在社会现代化的大视野中重构职业教育。 最后,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教育需要重建教 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大教育”。农村学校应该逐步成为社区 46 同 3. 47 梁某某,李某某.如何破解农村教育的”罗斯高某某”[EB/OL]. 财新网, http://opinion.caixin.com/2017-10-01/***5.html. 57 的教育和文化中心,以教育为核心纽带,综合农村发展的经济、政治、社会、文 化各个方面功能,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学校与社区生活紧密结合,不仅面向 学前和学龄儿童,同时面向成人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其内容可以 是全方位的,包括扫盲、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家庭育儿、卫生健康、法制、科 技等等,实现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三教结合”,有效发挥其文化中 心的功能,使学校成为农村社区发展的新引擎。 这些农村教育改革的新探索使我们看到了未来新农村建设的图景和希望。 58 59 60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中学三级防控工作体系
  2. 疫情后开学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3. 职业中专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
  4. 以科研引领发展--让校园彰显智慧
  5. 学校传染病记录表
  6. 初中寄宿制学校运行情况报告1
  7. 无偿献血演讲稿1500字左右
  8. 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9. 我的个人提升计划
  10. 初中健康促进学校动员讲话稿
  11. 教育局关于开展“致逆行英雄们的一封信”活动的通知
  12. 爱心一日捐活动的演讲稿篇1(1)
  13. 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
  14. 高二家长会学生代表发言稿
  15.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
  16. 《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17. 学校防疫工作“十五条”
  18. 你的颈椎为什么有响声?
  19. XX省校企合作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现场会经验材料
  20. 第一组付费自习室创业计划书

以上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