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等职业教育合作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等职业教育合作方案
—— 融盛双语学校与业通教育科技合作方案
【内容摘要】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实行校企合作,建立校企之间良好的合作机制,是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改革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之路,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施,使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互惠互利,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的一部分,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因此,实行教育改革,寻求发展之路,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当下任务。 本文就龙岩华洋技术学校校企合作的尝试,浅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1、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866 年*_**设立的船政学堂, 1876 年上海机械学堂,可以算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雏形。 1917 年 5 月,由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_*华职业教育社,开创论我国职业教育的新纪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在相应调整其教学制度,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现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等教育及各种短期成人职业培训等。进入 21 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教育成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因此作为社会与学校的“中间站”,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
2 、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生存危机
( 1 )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偏失
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教育的地方就是其经济地位,对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民族竞争力 的 ” 职校特征 ” 不同于普通学校 。而近年来普高热日益升温,使中等职业学校生源锐减,而学校为了维持生存,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招生对象主要以初中落榜生为主, 甚至于职校往往更需要下“基层”由教职员工“拉生源”,用说客方式求生源,以招生数量来显示学校办学能力及水平, 生源质量堪忧。另一方面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读大学,读好书才是生存之本,在这种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纷纷随大波逐流开办综合高某某,高职班,以另一种高考的升学方式来谋求学校生存,并以其高考升学率作为学校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在实际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严重忽视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校逐渐失去了自己职校的职责和特色。抓住职校区别,建设职校特色,是当前职校生存面临的严峻考验。
( 2 )学校的教学状况不乐观
由于学生文化素质不高,以及中职学校在招生质量上的降低,使得生源质量下降,对学生的学习纯属应付,因此中职学校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记忆,联系实际不够,注重传统的学历教育,无突出技能实训。 龙岩华洋技术学校除食品加工班(基地学习)、模具班(跟随车间生产)、秘书班(实训教室)外,其他专业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偏重死记硬背,知识记忆,无突出技能实训。
( 3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而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职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或者从职场上直接招聘入校,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却无扎实的理论作后盾。如华洋技校 80% 教师来于师范学校毕业生,理论精通,却无相应实践能力,都是 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 教师 的要求。
( 4 )专业设置不合理
①新专业设置的随意性。许多学校调查研究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集中于学校授课直至毕业。在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学校与工商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 . 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主要特点是 (1) 办学以学校为主,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的需要与有关企业取得联系,双方签订合作合同。由企业提供劳动岗位与一定的劳动报酬,并派管理人员辅导学生适应劳动岗位、安全操作,协助学校教师确定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一起评定学生的成绩、劳动态度、工作数量和质量等 ; 学校派教师到企业指导、监督学生劳动 . 沟通学校与企业合作双方的要求。〔 2) 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大致为 1:1 ,即一半在校学习,一半在企业劳动,学习与劳动更换的方式灵活多样。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等职业教育合作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