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宋代经济的发展测试题-自定义类型

本文由用户“guanyinto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5-19 14:40:02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国古代史宋代经济的发展测试题-自定义类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史宋代经济的发展测试题

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总分



得分







一、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0.0分)

1. (2022·**_*·期中考试)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

——班固《汉书》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某某……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四: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齐某某《中国古代经济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具体表现。

(2) 材料二描述了我国历史上的哪一盛世局面?“与民休息”与汉初推行的哪一政策有关?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从越南引进的水稻新品种是什么?“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何时?

(5)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两点即可)

2. (2022·**_*·期中考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唐]杜某某《通典》

(1) 隋朝是在哪一年统一全国的?材料一中的“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哪一个著名的工程?

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某某,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唐]杜某某《通典》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创的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这种盛世局面得益于唐太宗在经济上采取的什么措施?到了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什么?

材料三?如图所示



(3) 材料三图一中的农具是广泛使用于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插秧、拔秧工具,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宋朝时期产量跃居首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写出图二中纸币的名称,图三表明了南宋时期南方哪一个手工业部门非常繁荣?

材料四??表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朝代

地区(分比)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北方所占百分比

89.68%

69.63%

65.73%

35.61第



南方

111

65

257

890



南方所占百分比

10.32%

30.37%

34.27%

64.39%



表二??中国古代南北方粮食产量及所占比例变化图

朝代

南方

北方





粮食(斤)

占全国粮食产量比例

粮食(斤)

占全国粮食产量比例



西汉

***

19.8%

***

80.2%



唐代

***

43.2%

***

56.8%



南宋

***

62.9%

***

37.1%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现象最终完成是在什么时期?

3. (2022·**_*·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某某《南宋社会生活史》

材料三



(1) 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的重要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二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3) 材材料三“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纸币,它最早出现的地区。在《宋代海外贸易图》中的广州和泉州,宋朝政府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机构。

(4) 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宋朝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4. (2022·全国·期中考试)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融合,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文学艺术硕果累累,科技发明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分立与统一】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1) 写出材料一图片中①对应朝代名称。他的建立者是谁?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经济繁荣】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某某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某某,天下足。”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

材料三“风暖繁弦翠管,万家竞奏新声”是宋词流行盛况的写照。

材料四??元朝时,曲是最活跃的文学形式。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大基本样式。观赏戏剧、崇拜名角成为那时的社会风尚。

(3) 列举一位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请说出他的代表作名称。

【科技高峰】

材料五??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

(4) 根据材料五回答,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在哪个朝代?结合所学,请写出这一时期的两项重大科技发明。

(5) 你认为我国当时科技文化发展达到高峰的原因有哪些?

5. (2022·**_*·期中考试)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某某,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到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材料二: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 材料一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呈现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 材料二这一类货币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图二的纸币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

(3) 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

(4) 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6. (2022·**_*·期中考试)我国江南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宋元时期,江南经济不断进步,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运河



(1) 材料一图中大运河开通的朝代和在位的皇帝是谁?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某某,天下足”。

(2) 材料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经济出现了什么现象?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元世祖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四: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某某,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4) 材料四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元朝时期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创立什么制度?

7. (2022·**_*·期中考试)近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一号文件”,对于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从古至今,各国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某某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朔定制。文某某,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1) 据材料一,概括文某某、景帝发展农业的措施。他们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

(2) 结合唐太宗的治国名言。列举一例能体现他这一思想的经济措施。并分析他的治国理念形成的历史原因。

材料三??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3) 据材料三,指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的朝代。

(4) 任意说出一部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材料四??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的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5) 材料四是美国历史上哪次改革在农业上的整顿?这次改革是国家采用什么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材料五??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俟国,国内经济异常困难,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社会矛盾加剧。

(6) 1921年苏俄在农业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化解这种社会矛盾?有何积极作用?

8. (2022·全国·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某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其故非他,方某某(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两宋时期曾与少数民族政权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摘自刘某某《“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

材料三: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某某,天下足”。

——摘编自教材《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某某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史》

(1) 材料一中“太祖”指何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太祖接受(赵)普建议”实施了什么国策?结合材料分析,宋初统治者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2) 材料二中“三次和议”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3)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 材料四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原因是什么?

9. (2022·湖南省·期中考试)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团结度、自信感,而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也能够推动国家政治的发展,提高民智、增强民族自信、提高民族凝聚力。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某某《萍洲可谈》

材料二:“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商人(尤其是大商人)极感不便,客观上需要一种容易携带的、轻便的货币。真宗时,成都十六户富商私造钱券,称为“交子”。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艺术,儒、佛、道的内容都包含在其中。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摘自朱某某《历史》

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某某(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某某,天下足。”

——南宋《陆某某》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指南针已经运用于哪一领域,宋朝人运用指南针的目的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指出“交子”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交子”在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 材料三反映出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哪些皇帝在位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

(4) 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0. (2022·天津市县·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某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某某(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某某(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材料二:



材料三:《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四:中国有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英国近代思想家)

(1) 材料一中的“太祖”是谁?材料认为唐末以来战乱不止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所学,材料中“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完成材料二的图一填空,写出①②政权名称。图二中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 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 材料四中的三种发明,说明宋朝在哪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5) 综合上述材料,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

11. (2022·**_*·期中考试)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重大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融合……到隋唐时期,南北经济可谓并驾齐驱……与南北朝相比,都城总体上向南迁移……这种发展趋势为南宋建都东南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再思考》材料二:安史之乱,江淮独全;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

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

——《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材料三:北宋的市舶岁入约110万某某,约占国库收入的1/60,南宋仅广州、泉州两处海港,每年市舶之利就达200万某某。

——《中华文明传真?第三卷》材料四:千百年来的滥垦滥伐,严重破坏了(北方)黄土高原的植被……自唐某某,陕北黄土高原上水、旱、风、雹横行肆掠……而诸业并举、农工商并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繁荣,适度开发得到了优厚的回报。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再探讨》请回答

(1) 材料一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对南北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2)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什么影响?“五季纷争”反映出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到什么历史时期?材料二认为“东南渐重”的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三中宋朝海外贸易得以繁荣的技术原因是什么?为获“市舶之利”,宋朝政府是怎么做的?

(4) 材料四认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5) 结合以上探究,经济重心南移对今天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12. (2023·天津市·单元测试)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对外交通路线图(如图)

???????

(1)请列举一例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材料二? ……宋朝时,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面对北方好战民族的侵袭、围困,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2)依据材料二归纳宋朝“海上航路日益发达”的一项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柏杨先生(3)材料三中所说他“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他最远到达的“天地”是哪里?

材料四?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怎样的对外政策?材料四认为该政策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通过比较我国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答案】【小题1】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

【小题2】文景某某;休养生息政策。

【小题3】北人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小题4】占城稻;南宋。

【小题5】生产工具的改进、人口数量的增加、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科技的进步等。

2.【答案】【小题1】589年;大运河。

【小题2】贞观之治;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开元盛世。

【小题3】水稻;交子;造船业。

【小题4】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3.【答案】【小题1】现象: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原因:北民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等。

【小题2】宋代商业繁荣(或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沿街设立店铺;旅店业兴旺;使用纸币;出现娱乐场所瓦子;有春节(或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等。

【小题3】四川地区;市舶司。

【小题4】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4.【答案】【小题1】北宋;赵某某;民族政权的并立。

【小题2】经济重心南移。

【小题3】李清照;关汉卿,《窦某某》。

【小题4】宋朝;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小题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重视科教工作,制定发展规划,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一批海外科学家也为新中国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等。

5.【答案】【小题1】经济重心南移(或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或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南方相对稳定。

【小题2】纸币携带方便;促进商贸的繁荣;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等(任意1点)。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川地区。

【小题3】机构:市舶司;瓷器、丝绸、棉织品等。

【小题4】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造船业发达;南方经济发展。(任意2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展;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等。

10.【答案】【小题1】宋某某(赵某某);方某某(藩镇)太重,君弱臣强;加强中央集权。

【小题2】①西夏;②辽。宋金达成和议。

【小题3】经济重心南移。

【小题4】科学技术。

【小题5】中央集权的加强;民族政权的并立;经济重心的南移;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等。(答出两点)

11.【答案】【小题1】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融合;临安。

【小题2】影响:使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五代十国;原因:北方战乱,南方较为安定。

【小题3】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运用;鼓励海外贸易。

【小题4】滥垦滥伐,严重破坏了北方黄土高原的植被,诸业并举、农工商并盛和适度开发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繁荣。

【小题5】要兴建水利工程;进一步对外开放贸易;适度开发、注意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

12.【答案】(1)史实: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

(2)原因: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条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机构:市舶司。

(3)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导致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5)启示:开放则国兴,封闭则国衰;坚持对外开放等。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国古代史宋代经济的发展测试题-自定义类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