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小学欺凌和暴力典型案例及教育意义》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小学欺凌和暴力十大典型案例与警示教育
典型案事例之一
教育挽救“恶逆变”犯罪少年
一、基本案情
2015年9月,**_*学高三学生高某某(17岁)由于看到同学将自己的照片“丑化”,并在网上发布有损自己形象的图片信息,遂购买了净重5克的溴敌隆毒鼠药一包,投入本班饮用水的保温桶中。当日,有8名同学饮用此水。后高某某担心造成重大后果,便主动告知大家保温桶中投放毒鼠药的情况,校方立即将饮用过保温桶中水的学生送往医院观察治疗,未造成人员伤亡。此案在当地引起了相关部门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检察机关受理此案后,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到,高某某因性格内向,长期遭受同学的欺凌无法排解,故采取极端方式报复。针对高某某长期受欺凌造成的心理问题,检察机关聘请专业人员迅速介入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并依法对高某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满后,最终作出了不起诉的处理。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就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的治理预***分别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学校及教育部门加强校园法治教育和学生心理关怀,并组织未检检察官进入案发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对高某某也多次进行回访,持续关注其成长。2016年6月,高某某顺利考取大学,专门向检察机关发来感谢信。
二、警示教育
本案中,高某因遭遇长期的校园欺凌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导致其最终采取极端手段,以暴制暴,由一名校园欺凌的受害人“恶逆变”为加害者。检察机关通过深入开展社会调查,挖掘出其犯罪动机、遭受长期欺凌的经历,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迅速组织专业力量进行心理干预,慎重作出不捕不诉决定,助其消除心理危机,最终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典型案事例之二
“宽严相济”处理涉罪未成年人
一、基本案情
2015年3月至6月,周某飞(16周某某)、卢某(15周某某)、刘某西(15周某某)、周某浪(15周某某)、刘某浪(15周某某)、牟某余(15周某某)等6人因沉迷网络,在无钱上网的情况下,共谋抢劫其他学生的财物。其后,6人多次采取语言威胁、持刀威胁、甩棍殴打、搜身等方式,在XX3所中学附近及网吧周边抢劫过往学生的财物,严重危害了校园周边的安全。检察机关根据6名未成年人在抢劫犯罪中的作用大小、情节轻重以及悔罪表现,分别作了提起公诉、附条件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其中,周某飞和卢某因积极实施威胁、拦截、搜身等行为,提起公诉后,均被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刘某XX周某浪仅跟随周某飞和卢某对被害人进行拦截、搜身,且均具备监管帮教条件,检察机关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在考察期内,未检部门、派驻检察室和当地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以及高校教育学专业大学生共同组成专门小组进行帮教,使其顺利重归社会;刘某浪和牟某余参与抢劫次数少,且仅发挥望风等辅助作用,未参与赃款消费,因情节轻微,检察机关对二人予以相对不起诉。由于本案的抢劫行为系上网所引发,检察机关针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监管漏洞,及时向当地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出了检察建议,促使该局在全城开展了一次网吧大整治,收到良好效果。 二、警示教育
对于未成年人在校园周边实施的抢劫犯罪,如何在教育挽救和惩治保障之间寻求平衡,是办理校园周边暴力案件的重要内容。本案的承办人结合6名未成年人的年龄大小、***的主观恶性、作用大小,并根据6名未成年人是否具备监管帮教条件,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罚,集中体现了“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同时,检察机关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开展网吧整治,有效维护了校园周边秩序。
典型案事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法网进行同步全程网络直播。五是以“西检杯”为龙头,全方位多角度预防校园暴力和欺凌。结合担任法治副校长、建设法治教育基地、制作XX区未成人犯罪调查报告等方式,多措并举,进一步深化法治教育,构筑学校犯罪预警机制,做好校园暴力的提前预防和事中预防。五年来,XX区未成年人犯罪下降了76%,涉罪校园暴力、欺凌几乎为零。
二、警示教育
“西检杯”XX区中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调动了辖区在校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在校学生更为清楚地知晓基本的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自我保护能力也不断提升,在持续深化预防校园违法犯罪、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中小学欺凌和暴力典型案例及教育意义》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