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体育课程纲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学体育课程纲要(水平一下)
学校名称:裕东小学
课程名称:小学体育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体育教科书水平一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适用年级:小学水平一(一、二年级)
课时安排:40课时
一.课程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养成尊重他人的品质,让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明白终身锻炼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专项技术,如:队列、体操、跳绳、滚动及滚翻、短跑、跳远和投掷;
3.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模仿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集体项目的比赛及练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课程内容:
单元
序号
单元专题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课时
安排
1
复习体育基础常识、队列练习
室内课:基础常识:体育课的着装要求、安全性教育。
室外课:队列练习:站队、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看齐、报数、反口令练习;游戏:小蝌蚪找爸爸、块块集合、接力赛、一切行动听指挥。
学会并且能够站好队形,能够准确分别左右,能够正确报数。
本单元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8
2
复习广播体操、学习韵舞和韵律操等组合动作。
复习广播体操的教学;学习韵舞和韵律操等组合动作;游戏:挑战应战、一切行动听指挥、障碍赛跑、跳垫子游戏、端水平衡比赛、换物接力、迎面接力。
让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复习并能独立完成广播体操,能够做出简单的组合动作;
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模仿能力,培养他们的节奏感、身体的灵活性以及对事物的审美能力,让他们通过简单组合动作的学习来增强自己的自我表现能力及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10
3
正确的身体姿态;走跑跳练习
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走跑跳练习:各种姿势的走、走跑跳交替练习;基本部位操、简单舞蹈的身体基本姿势练习:自编动作来教学;游戏:绕木棒运动、换物接力、挑战应战、十字接力、韵律活动;
能够作出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能够准确的分辨走、跑、跳并完成,能够模仿老师的动作并准确做出;
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对动作的表现能力,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反应的灵敏性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6
4
短跑、跳远和投掷
短跑:起跑姿势、个人练习与集体练习;立定跳远:分步骤练习,再完整练习;投掷:先用纸团练习,再用沙包练习;游戏:十字接力、挑战应战、跳垫子游戏、换物接力、走跑交替;
短跑:知道30米跑的技术要领, 能做出30米的快速直线跑的要领;立定跳远: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概念投掷: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正确挥臂的基本动作,建立投掷的概念,发展投掷能力;
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环境,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并能说出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
10
5
各种形式和方式的跳绳
跳小绳、集体跳长绳、60秒跳小绳练习
游戏:跳进去拍人、单双脚跳圈、60秒跳小绳比赛、“8”字接力、十字接力、改换目标;
能够单独熟练并准确的完成跳单绳,能够集体参加跳长绳并掌握跳绳的技巧;
让学生体验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的区别,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
6
三.课程实施:
本学期主要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为主,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低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本学期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设计新颖的组织形式,选择有效地教学方法。
一、在教学环境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自己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道具,用于学生的游戏及模仿操的练习当中,选用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曲来配合韵律操的学习;
二、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情景教学、示范教学、榜样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对待水平不同的学生要分层次教学,尤其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多帮助和关心;
三、在组织形式上:要让学生自己多练习、多集体练习,不要只是单一的四列站队,应多采取分散的站位。
四.课程评价:
学习评价指标: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课堂积极参与情况;
2.学生个人活动的情况,小组合作的参与情况;
3.期中考试的成绩情况;
4.教师综合评定,给与相应等级。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1.学习评价指标1-3统一后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级依
次评定;学习评价指标3则按百分制评分;
2.若有特殊情况可作特殊处理。
审议意见:
1.本课程纲要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到了体育学科的特点,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2.课程目标科学合理,表述规范,设置有梯度;简洁明了,兼顾三维目标,指向最终结果。
3.课程内容翔实且把握精准;课时安排合理有序。
4.课程实施能与目标相匹配,围绕学生展开一系列活动,充分贯彻目标的要求。
5.课程评价充分考虑学情,并能做到家校联合,能全面多维的对学生及课程实施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及学生的发展。
6.本课程纲要明确了本学期的课程在本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明确了课程内容与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明确了知识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的整体。
?
运动与健康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种亚健康的症状和疾病像潮水般向人们袭来。触目惊心的现实向我们鸣起了声声警钟。针对自身需求进行适宜、适时、适度的长期健身运动,健康就会常某某。
世界之大,人口众多。人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和理想也千差万别。但是,大家都渴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总体来说,健康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有适合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为基础;有科学合理的饮食做保障;保持适当运动的良好习惯。这三项缺一不可。然而前二项是可以通过人为努力控制、调整和改变的。唯独运动对健康的作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显现的,但它是不可替代的。尽管人人心里都明白“生命在于运动”,但这不只是一句漂亮的口头禅,而是正确的真理。
适量的运动对促进健康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进身体健康
经常从事体育运动有益于全身各个系统,可改善肌肉、心血管、呼吸系统功
能,提高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适能力,改善亚健康状况,从而达到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的完好状态,使人精力更加充沛,工作效率提高。
二、促进心理健康
健康心理的促进与维护是现代人所必须注重的一种心理教育内容,也是预防心理异常的最好方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较强的抗干扰和抗刺激的能力),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和抑郁,培养自觉性、坚韧性、竞争意识,提高自控能力,使人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别人。这些心理素质有利于形成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充分的自信心。积极的、快乐的情绪,是获得健康、幸福与成功的动力,可使人充满生机。
三、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专家结合当今人类的健康特征与疾病危害趋势,明确指出,缺乏运动是导致疾病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当今最不合理生活方式之一。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在个人的生活中建立促进健康的行为,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而体育运动在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育锻炼在诸多促进健康的行为中,以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内容。可以说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终身体育,享受健康人生是我们追求的人生目标之一,也是我们获得健康的基本保证。
了解了体育运动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之后,也应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其中最容易也最适宜的运动方式就是有氧运动。
运动时,由于运动的强度(剧烈程度)不同,体内为运动提供能量需要的代谢过程也不相同。我们如何判断体内进行的是有氧代谢还是无氧代谢?一般来讲,短跑,运动中的冲刺,跳跃等均属于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项目,称为无氧运动;而长跑、越野赛、长距离的自行车赛和游泳,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散步、慢跑等则属于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项目,称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因过于激烈,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一般人是很难承受其对身体要求的。作为健康促进的锻炼手段,应该采用对身体确实有益,机体又能承受的有氧运动。
目前健身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其中有氧运动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展,这主要归因于有氧运动在健身效果和促进健康方面的独特作用。有氧运动可以准确地控制运动量,而且个体健身效果明显运动技术简单,容易掌握。在运动过程中感觉轻松、愉快,没有不良的身体反应。更重要的是有氧运动成本低,不受环境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锻炼。
总而言之,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基本素质,针对自身需求,适宜、适时、适度地进行健身运动,在快乐与轻松中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达到身体与心理的完整健康。
以上为《小学体育课程纲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