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本文由用户“lvhen_200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5 23:17:46 举报文档

以下为《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教学模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些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任务驱动”教学的含义及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新知识,在实践中体会成就感。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主要步骤

“任务驱动法”将教学目标隐含于任务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任务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倡导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最终在任务的完成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我根据教学实践把“任务驱动”教学的主要步骤大体分为:

1、确定学习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首先向学生提出与现实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学习任务”。“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中的核心,任务的提出要以“学习主题”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确定学习任务要具有合理性、适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教学模式实施的好坏与其设计的任务是否恰当密不可分。设计学习任务要遵循以下原则:

1、设计学习任务要因材、因人而异

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精心设计好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法是让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在实践中掌握教学内容。任务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模式的实施。在设计“任务”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例如,在教《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我发现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同学在小学时就掌握了有关内容,可以熟练地完成文字排版工作,有的同学对文字处理还是一个“门外汉”。这样在设计任务时,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具体办法是:对于一些没有学过的同学,我就要求他们先学会简单基本的文字处理方法,比如设计课程表;对于那些学过一些基本知识的学生,设计学习任务的难度要大些,比如设计电子版报,并打印出来。这样分层设计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2、设计学习任务要联系实际,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具有趣味性的学习任务,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所以教师设计学习任务时要注重趣味性。如何才能设计出具有趣味的学习任务呢?不难发现,任务的设计一定要联系社会的实际情况与学生需求,使任务“生活化”,具有意义性、挑战性。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