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练习-教师用卷

本文由用户“ad39400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8-25 08:54:42 举报文档

以下为《化学键练习-教师用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化学键练习

副标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B.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

I

2

的挥发破坏了共价键 D. 非极性键只能存在双原子单质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化合物类型的判断、氢键,根据离子键、共价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共价键,故A错误; B.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过氧化钠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故B正确; C.

I

2

的挥发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没有被破坏,故C错误; D.同种非金属原子间形成非极性键,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中含有O?O非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B。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②化学键只存在于原子或离子之间 ③化学键是一种静电作用? ④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 ⑤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⑥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⑦金属和非金属只能形成离子键? ⑧两个非金属和非金属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A. ②③④⑦ B. ②③⑤⑧ C. ②④⑤⑥ D. ①③⑤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的形成及判断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及特例,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①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错误; ②化学键为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键只存在于原子或离子之间,故正确; ③化学键是含静电吸引和排斥作用,是一种静电作用,故正确; ④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排斥作用,是一种静电作用,故错误; ⑤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中含离子键、O?H共价键,故正确; ⑥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故错误; ⑦金属和非金属可能形成共价键,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故错误; ⑧两个非金属和非金属原子间只能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只能形成共价键,故正确; 故选:B。

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用电子式表示MgC

l

2

的形成过程为:

②两个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③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

④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⑥次氯酸的电子式:

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键,熟悉化学键形成的一般规律及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即可解答,并注意利用实例来解答,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解答】 ①氯化镁是由1个镁原子和2个氯原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正确的形成过程为,故①错误; 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如HCl,故②正确; ③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电离出阴阳离子,能导电,故③正确; ④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

a

2

O

2

,故④错误; ⑤过渡元素在第ⅡA与第ⅢA之间,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常属于半导体,故⑤错误; ⑥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H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O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则其电子式为:,故⑥错误; 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故⑦正确。 故选C。

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用电子式表示MgC

l

2

的形成过程为:

②两个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③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

④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⑥次氯酸的电子式:

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键,熟悉化学键形成的一般规律及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即可解答,并注意利用实例来解答,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解答】 ①氯化镁是由1个镁原子和2个氯原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正确的形成过程为,故①错误; 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如HCl,故②正确; ③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电离出阴阳离子,能导电,故③正确; ④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

a

2

O

2

,故④错误; ⑤过渡元素在第ⅡA与第ⅢA之间,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常属于半导体,故⑤错误; ⑥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H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O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则其电子式为:,故⑥错误; 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故⑦正确。 故选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一定没有共价键

②NaHS

O

4

固体XX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1?1

③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一定只含共价键

④稳定性:

H

2

O>

H

2

S,沸点:

H

2

O<

H

2

S

⑤NaCl和HCl溶于水破坏相同的作用力

⑥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非金属单质中,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

A. ①②⑥ B. ①③④⑥ C. ③③⑥ D. ①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与化学键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不是所有物质都含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解答】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如NaOH含离子键及O?H共价键,故错误; ②NaHS

O

4

固体XX离子是钠离子和阴离子是硫酸氢根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1:1,故正确; ③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不含有离子键,故正确; ④非金属性越强,稳定性越强,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所以稳定性

H

2

O>

H

2

S;水分子间含氢键,所以沸点

H

2

O>

H

2

S,故错误; ⑤NaCl溶于水破坏离子键,HCl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所以破坏不同的作用力,故错误;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N

a

2

O

2

中含有O?O非极性键,共价化合物过氧化氢中含有O?O非极性键,故正确; 故选C。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②两个非金属和非金属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③化学键是一种静电作用④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

⑤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⑥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⑦金属和非金属只能形成离子键

A. ②③④ B. ②③⑤ C. ④⑤⑥ D. ③⑤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的形成及判断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及特例,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①共价分子内存在化学键,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而离子化合物、原子晶体和金属中也含有化学键,故①错误; ②两个非金属和非金属原子间只能以共用电子对相结合,只能形成共价键,故②正确; ③化学键是含静电吸引和排斥作用,是一种静电作用,故③正确; ④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排斥作用,是一种静电作用,故④错误; ⑤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中含离子键、O?H共价键,故⑤正确; ⑥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故⑥错误; ⑦金属和非金属可能形成共价键,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故⑦错误; 故正确的是②③⑤,故B正确。 故选 B。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②NaCl熔化破坏了离子键 ③C

O

2

、Si

O

2

熔点后者高是因为前者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后者熔化破坏共价键 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一定能形成离子键 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⑥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⑦单质分子中一定含非极性键

A. ①②⑤ B. ④⑥⑦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键与物质的关系,明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是解答本题关键,采用举例法来分析解答,注意: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为易错点。 【解答】 ①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与其化学键有关,与氢键无关,故错误; ②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NaCl熔化发生电离,所以离子键发生了破坏,故正确; ③C

O

2

、Si

O

2

熔点后者高是因为前者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后者熔化破坏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化学键小,故正确; 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不一定能形成离子键,如氯化铝中只含共价键,故错误; 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如KOH,故正确; ⑥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铵,故错误; ⑦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含非极性键,如稀有气体,故错误;所以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按照要求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种物质:①

H

2

O? ②N

H

3

? ③KOH? ④N

a

2

O

2

? ⑤MgC

l

2

? ⑥Ne,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含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

(2)下列变化过程:①碘的升华? ②NaCl固体溶于水? ③

O

2

溶于水? ④HCl气体溶于水? ⑤烧碱熔化?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________;仅破坏离子键的是________;仅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__。

【答案】(1)⑥;⑤;①②;④? (2)①③;②⑤;④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较易。 【解答】

(1)①水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②氨气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③K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④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⑤氯化镁中含有离子键, ⑥稀有气体单质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 所以不存在化学键的是Ne;只存在离子键的是氯化镁;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则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水和氨气;含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过氧化钠。

(2)①碘的升华是物理变化,化学键没有被破坏; ②NaCl固体溶于水电离出阴离子和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 ③

O

2

溶于水是物理变化,化学键没有被破坏; ④HCl气体溶于水电离出阴离子和阳离子,共价键被破坏; ⑤烧碱熔化电离出阴离子和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氨气和氯化氢,离子键和共价键均被破坏, 则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①和③;仅破坏离子键的是②和⑤;仅破坏共价键的是④。

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物质:

O

2

H

2

O

2

③MgC

l

2

H

2

S

O

4

⑤N

a

2

C

O

3

⑥N

H

4

Cl?⑦C

O

2

⑧Ne?⑨N

a

2

O

2

⑩NaOH

(1)这些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⑥的电子式是_________;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

(3)?②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⑦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

①N

H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gC

l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列变化中,①碘的升华②烧碱熔化③MgC

l

2

溶于水④HCl溶于水⑤N

a

2

O

2

溶于水,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

(6)已知断开1mol?H—H键、1mol?I—I键、1mol?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436kJ、151kJ、299kJ,则由1mol?

H

2

和1mol?

I

2

生成2mol?HI会_____(“放出”或“吸收”)_____kJ的热量。

【答案】(1)①②④⑦;③;⑤⑥⑩;⑨;⑧;②④⑦ (2)、 (3)H—O—O—H;O=C=O (4))①; ②。 (5)①;②③;④;⑤ (6)放出; 11kJ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结构式、化学键、化合物的判断,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来分析解答,试题难度不大。 【解答】 (1)①

O

2

中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单质; ②

H

2

O

2

中O?O之间是非极性键,H?O之间是极性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③MgC

l

2

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④

H

2

S

O

4

中S原子和O原子、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 ⑤N

a

2

C

O

3

中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碳酸根离子内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为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⑥N

H

4

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N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 ⑦C

O

2

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是极性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⑧Ne不存在化学键; ⑨N

a

2

O

2

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 ⑩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为离子化合物; 只含有共价键的是:①②④⑦; 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③; 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⑤⑥⑩; 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⑨; 不存在化学键的是⑧;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②④⑦。 (2)?N

H

4

Cl的电子式为,?N

a

2

O

2

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3)?

H

2

O

2

、?C

O

2

结构式分别为?H—O—O—H;O=C=O,故答案为:?H—O—O—H;O=C=O。 (4)用电子式表示氨气、氯化镁的形成过程分别为:,,故答案为:)①;②。 (5)碘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化学键;烧碱、?MgC

l

2

属于离子晶体,烧碱熔化、MgC

l

2

溶于水形成离子的过程中破坏离子键; 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生成氢离子和氯离子,破坏共价键;?N

a

2

O

2

溶于水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化学键破坏,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

(6)在反应

H

2

+

I

2

?2HI中,断裂1molH?H键,1molI?I键共吸收的能量为:1×436kJ+151kJ=587kJ,生成2molHI,共形成2molH?I键,放出的能量为:2×299kJ=598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98kJ?587kJ=11kJ。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比较元素活动性顺序。



已知单质

I

2

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2的现象为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4基本无现象,证明Mg难与冷水反应,步骤5有无色气体冒出,溶液变红,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甲、乙”证明金属性:Na_________(“弱于”或“强于”)Mg。

(3)步骤7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A

l

3+

+3O

H

?

=Al(OH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丙证明金属性:Al________(“弱于”或“强于”)Mg。



(4)步骤8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9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5)由实验丁某某Br、I、Cl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答案】(1)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2Na+2

H

2

O=2NaOH+

H

2

↑; (2)Mg+2

H

2

OMg(OH

)

2

+

H

2

↑;强于; (3)白色沉淀由少到多,一段时间后白色沉淀逐渐消失;Al(OH

)

3

+O

H

?

=Al

O

2

?

+2

H

2

O;弱于; (4)C

l

2

+2KBr=B

r

2

+2KCl;溶液由橙黄色变蓝色; (5)Cl>Br>I。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元素活动性的顺序,注意结合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以及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1)步骤2是Na加入到滴有几滴酚酞的水中,反应的现象为: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

H

2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

H

2

O=2NaOH+

H

2

↑; (2)步骤5说明Mg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Mg(OH

)

2

以及

H

2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2

H

2

OMg(OH

)

2

+

H

2

↑;由“甲、乙”对比可知Na比Mg更容易置换出水中的H,证明金属性:Na强于Mg; (3)向AlC

l

3

溶液滴入NaOH溶液,两者先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

)

3

,完全反应后,Al(OH

)

3

可以继续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则反应的现象为:白色沉淀由少到多,一段时间后白色沉淀逐渐消失;有关离子方程式为A

l

3+

+3O

H

?

=Al(OH

)

3

↓、Al(OH

)

3

+O

H

?

=Al

O

2

?

+2

H

2

O; 实验丙中生成的Mg(OH

)

2

与NaOH不反应,Al(OH

)

3

可与NaOH反应,说明Al(OH

)

3

具有两性,可以得出碱性:Mg(OH

)

2

>Al(OH

)

3

,说明金属性:Al弱于Mg; (4)氯水可以将KBr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l

2

+2KBr=B

r

2

+2KCl;向含有B

r

2

的淀粉溶液中滴加KI溶液,B

r

2

可以将

I

?

氧化为

I

2

,淀粉遇碘变蓝,则可以观察到溶液由橙黄色变蓝色; (5)实验丁某某氧化性:C

l

2

>B

r

2

>

I

2

,则Br、I、Cl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Br>I。

在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后,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以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答案】(1)①②④;③;⑤⑥⑦⑨⑩;⑧;④;③⑤⑥⑦⑨⑩ (2);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键,试题难度一般,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的形成及判断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解答】 ①

O

2

只含非极性共价键,为单质; ②金刚石只含非极性共价键,为单质;??? ③NaBr只含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 ④

H

2

S

O

4

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 ⑤N

a

2

C

O

3

含离子键和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 ⑥N

H

4

Cl含离子键和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 ⑦NaHS

O

4

含离子键和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 ⑧Ne不含化学键;???? ⑨N

a

2

O

2

含离子键和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 ⑩NaOH含离子键和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 (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①②④;只含离子键的是③;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⑤⑥⑦⑨⑩;不存在化学键的是⑧,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④;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③⑤⑥⑦⑨⑩。 (2)C

O

2

为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为:;Mg

F

2

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为;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方程式汇总
  2.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3. 01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4. 硅烷化试剂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5.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 第1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3节 第2课时 共价键
  6. 《无机化学C》B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7.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基础知识填空【新教材】-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
  8. 每日一测——牢记化学性质,记住化学方程式(镁铝)
  9. 【全国百强校】**_*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教案)离子反应
  11. (教案)化学键
  12.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框架素材人教版必修1-2
  13.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学及反思
  14.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学反思
  15. 芳基碘的修饰性合成研究答辩ppt

以上为《化学键练习-教师用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