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食物应急活性概念建构、测度方法和实证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近年来,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食物应急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提高政府应急治理能力成为新时代的重大课题。食物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其保障与供应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食物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应急情况下的食物供应,成为了一个紧迫的任务。
为了深入挖掘食物应急保障的影响因素,本文运用了扎根理论和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从营养活性、物流活性和食用活性三个维度建构了食物应急活性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营养活性维度反映了食物中营养素的含量和质量,物流活性维度评估了食物应急物流的畅通度和效率,食用活性维度则考虑了食物的食用便利性和适口性。
为了对食物应急活性进行测度,本文采用了模糊物元分析方法。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_**在0.557至0.737之间,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来说,食物的营养活性介于0.3至0.8之间,营养素含量较低;物流活性介于0.7至0.9之间,总体上比较畅通,但仍存在堵点;食用活性介于0.3至1.0之间,即食食品的食用便利性明显优于小麦和稻谷。
针对以上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应急食物储备和推进应急治理能力提升的建议。首先,应优化应急食物储备的品类和结构,确保储备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其次,需要完善家庭应急食物储备建议清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还应提升物资储备的效能,提高应急物资的储备和分配能力。另外,针对不同的应急场景,需要进行应急食物的营养干预,确保人们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此外,还应打通应急物流大动脉,畅通微循环,确保食物的及时分发。最后,应推进生产能力的储备,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研发更多优质营养、便于运输、适口方便、种类丰富的应急食物。
综上所述,食物应急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各个部门的合作与努力。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食物应急活性,为提高应急治理能力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食物应急保障体系提供参考。二、理论框架
2.1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论,强调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框架。在本文中,我们运用扎根理论来挖掘食物应急保障的影响因素,深入了解食物应急活性的内涵和特征。
2.2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物理、事理和人理这三个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于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在本文中,我们运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建构了食物应急活性的概念,并从营养活性、物流活性和食用活性三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探讨。
物理维度指的是食物在突发事件中的物质性贮备和储备能力,包括食物的品种、数量、储存方式等因素。事理维度指的是食物应急保障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包括政府的应急治理能力、协调能力和规划能力等因素。人理维度指的是食物应急保障的参与主体和行为,包括个体、家庭以及社会组织的应急意识、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等因素。
通过综合考虑这三个维度,我们可以全面了解食物应急活性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通过优化应急食物储备品类和结构、完善家庭应急食物储备建议清单、提升物资储备效能等措施,可以提高食物应急活性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食物保障挑战。三、食物应急活性概念的建构
3.1 营养活性维度
食物的营养活性是指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丰富程度和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营养活性维度是衡量食物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营养活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33(19): 82-89.
[7] 王某某, 赵某某. 食品应急保障中的应急物流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40(6): 52-56.
[8] 邓某某, 姚某某, 韦某某, 等. 食物应急保障中的应急食品储备与分配[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 20(3): 1-8.
[9] 王某某, 张某某, 王某某. 食品应急保障中物流网络的建模与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39(5): 97-100.
[10] 赵某某, 朱某某, 陈某某, 等. 基于模糊物元分析的食品应急保障能力评价[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40(13): 329-334.[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食物应急活性概念建构、测度方法和实证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