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经典古诗练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诵读经典古诗,完成练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尚:还,仍然。戍:守卫。轮台:现在的某地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夜阑:夜深。阑:残尽。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创作背景】防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许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虑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他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聘中原的愿望。
借助注释,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2.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 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 之情。
3.判断题。
(1)诗的第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
(2)诗的第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
(3)“僵卧”道出了年迈的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5. 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你从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我直挺挺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2.梦境 爱国
3.(1)√
(2)√
(3)×
4. C
5.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
根据平日所积累的重点字词的意思,结合古诗的写作背景和所给注释进行翻译,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又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3.(1)“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一个“思”字,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2)一个“梦 ”字,表明了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想替国家戌守边疆,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3)作者虽然年老体衰,僵卧孤村,但是内心的报国之志丝毫未减,并没有体现出凄凉的情感。
4.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C 项有误,“夜阑卧听风吹雨”是写实,故该项错误。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这首诗情感激昂,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和情感的把控能力。
首先需要对整篇文章大致内容进行理解,其次对其进行概括并思考题目的要求并匹配合适的内容填入即可。除此以外,需要仔细品析诗歌中的情感,理解其中的意境。
《江某某》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某某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台景色,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
2.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
根据平日所积累的重点字词的意思,结合古诗的写作背景和所给注释进行翻译,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经典古诗练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