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八年级历史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题:第十课 建设美好祖国
第2框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教学对象:八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者:胡某某 单位:*_**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国家观念,属于新的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确历史的发展、国家的成就人民用劳动创造的;
(2)懂得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3)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懂得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2)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性,明确国家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国家层面的相关概念,对于很多政治性的术语不太了解,课程内容很多是远离学生生活的,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中国一分钟》,
思考:一分钟,中国能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离不开谁?
因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劳动成就今天
展示视频《习近平讲话》及材料:
厉害了,我的国!
GDP: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粮食生产能力:12000亿斤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稳定脱贫:6000多万人
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
“复兴号”投入运营,最高时速355公里
可燃冰试采成功
C919首飞成功
港珠澳大桥开通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的重要性。
展示图片:农民喜获丰收、人在工作、科学家做实验、理海洋污染
思考:他们为什么令我们感动?我们应如何对待每一种劳动?
3.实干创造未来
展示关键词:
有一种奇迹叫中国、30分钟、55公里、120年、香港、珠海、澳门
这是哪一项伟大的工程?
展示材料: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世界最长钢铁大桥
世界最大海底隧道
世界最大沉管隧道
世界最深沉管隧道
世界最精准深海对接
世界建筑史上投资最多
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
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思考: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展示视频:《筑梦英雄》
思考: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身上,你看到了哪些品质?
探究分享:看对话,答问题:
结合P110“探究与分享”
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4.课堂小结
展示本课框架结构。
展示图片:少年强则国强。
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你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一梦想的实现会带来哪些影响?(提示: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
展示视频:《青春·中国梦》
离不开每一个人。
学生朗读本框框题。
学生观看视频,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取得的成就。
思考:
这些成就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创造出来的?
答: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归纳:
四、劳动有什么重要作用(意义)?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巩固总结。
情感升华,结合实际,落实行动。
情感升华。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框设计围绕课程标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感知国家建设成就,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明确踏实肯干才能取得成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要努力学习,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创设情境,结合案例分析,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但自己感觉在引导学生明确处理好学习与实践的关系时,道理讲述不够到位,这是本课的不足之处,也是今后要改进的地方。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八年级历史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