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完整)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课:书写用具
【教学目标】 :
1、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教学难点】: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
用利器刻在甲骨上,
用树枝写在沙上,
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二、介绍文房四宝的基本常识
1、书写用具主要有: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 。
教学:班班通展示图片,分别指出笔、墨、纸、砚的位置,了解文房四宝的样子。 师简单介绍除文房四宝外的常用书写工用具。
2、如何挑选毛笔:
( 1) 、好的毛笔具备四个优点:圆、尖、齐、健。
圆:指笔头周围XX;
尖:指笔毫聚拢后尖锐不秃;
齐:指笔毫捏扁后顶端整齐;
健:指笔毫富有弹性,铺开后容易恢复原状。
提示: 选择毛笔的大小要根据所写字的大小而定, 我们学习时 可以选择一支羊毫或兼毫的中楷或大楷来练习。
3、墨的选择与使用:
(1) 、墨主要油烟、松烟和漆烟三种。漆烟最黑,油烟次之。
(2) 、墨锭(dìng) :须在砚台中加水研磨。研磨时要重按缓 推,保持墨锭平正。所磨墨汁的浓淡根据需要而定。
(3)提示:平时练习时用瓶装墨汁,少倒多添,用完再添,比 较方便。
4、纸的选择与使用:
(1) 、宣纸:常用的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
生宣:吸水性强,适宜写行草。
熟宣:经矾水处理后水墨不易渗开,适宜写小楷。
半生半熟宣:吸墨在生宣与熟宣之间,适宜写楷书。
(2) 、提示:平时练习可选用手边纸、元书纸、废旧报纸。
5、砚的选择与使用:
(1)砚的选择:最好选用有盖的,以免染尘。
(2)提示:如果用瓶装墨汁,可以用小碟子来代替砚台。
四、布置作业
1、准备笔、墨、纸、砚
2、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文房四宝”
五、收拾整理
【板书设计】
第1课 书写用具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第二课 执笔与姿势
【教学目的】:执笔姿势教案 培养孩子的静、定。
【教学重点】:执笔和姿势执笔的目的是书写,因此要从是否便于灵活书写来看执笔姿势。
基本功的练习:(横、竖线条)
知识与技能:掌握横线条和竖线条的画法,就可以找到中锋用笔的技巧。
【学具预备】:毛笔、墨盒、练习纸
【教学课时】:(1课时)
过程与方法:看视频、示范法、纠正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回复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是必不可少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综合素质。
2、认识写字学习是一项长期坚持
【教学过程】:
一、热身准备:
1、静坐5-8分钟;搓热双手捂眼睛,再撮热双手干洗脸,拍拍脑袋和肩膀放松。
2、复习导入:
(1)、上节课内容: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培养综合素质的“五力”伏羲教育理念。
(2)、今天我们学习,吴教授视频,如何执笔(5分钟)。
二、如何执笔
(1)、执笔的各种方法
如何执笔,有很多说法,如双苞(即双钩)、单某某(即单钩)、回腕、撮管、握管、搦管等。还有据说传自锺繇、王羲之、虞某某,陆某某等综合而成的“五字执笔法”(即d搿⒀骸⒐场⒏瘛⒌郑?/p>
学习执笔首先要记住苏XX说的“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无定法”就是没有固定的方法,字的大小不同,书写的姿式不同,纸的位置不同,执笔的方法也不同。“虚”是指手掌要“虚”,如果“实”(握死了)就无法运笔了。“宽”是指运笔的范围要。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因此,要根据字的大小来看运笔的范围是不是够“宽”。
学习执笔最重要的是看怎样执笔才能够做到灵活运用毛笔。毛笔是个圆锥体,顶端尖,逐渐粗,我们用毛笔写字时不仅要用笔尖,还要充分运用毛笔的各个侧面。只要能够灵活运用毛笔,能够充分发挥毛笔的性能,怎么执笔都可以,只要你自己觉得自然、舒服、能够达到书写的目的(效果)就行了。
注意笔杆与纸面的角度。不同的字体,笔杆与纸面角度不同。一般来说,静止时笔杆与纸面垂直成九十度角,写静态的书体,如楷书、篆书、隶书时基本保持这个角度,而动态的书体,如行书、草书,在运笔时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变化多端,没有定则。
(2)、执笔位置要低。
(3)、注意指实掌虚。有的孩子握笔很紧,无名指、小指握进了手掌里。这个时候要注意,先解决掌虚的问题。让孩子轻轻捏笔,不用力,手掌自然就虚了。
三、姿势
1、坐姿
两脚与肩同宽,腰、背、颈椎成直线,微微前倾。
两腋打开,不要夹着。
有条件的,可以盘腿坐着写、跪着写。
坐着书写的时候,纸要摆正。
2、站姿
两脚与肩同宽,腰、背、颈椎成直线,微微前倾。
特别要注意时时提醒、纠正书写姿势。
四、练习:画线条。
五、课堂作业
1、画出来的线条要有质感。
2、粗细大小一致。
3、(轻音乐伴写,教师巡视,给坐姿端正、执笔正确、画的有好的学生奖励)
4、画线条好的人临摹字帖,(曰、)临摹就向比着靶心打靶,临摹好的人可以写少字的作品。
六、课堂小结;
1、教师设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练习的是基本功,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吗?
2、评出本次课堂的优秀和需要努力的作品。
【板书设计】:
执笔与姿势
执笔:d搿⒀埂⒐场⒏瘛⒌?/p>
姿势:坐姿 站姿
第3课 临摹的方法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临摹的方法和作用;了解临、摹和创造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重点难点】:掌握临、摹的方法,了解只有继承才有创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摹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羲之,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
1、摹法:
(1)描红:
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
(2)摹书:
把油纸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摹写,古人叫作“响拓”。
初学写字不先摹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摹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
2、临法:
(1)方格临写:
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有些依*。将碑、帖放在对面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
(2)去格临写:
如临行、草书,应用无格的纸,就其行笔连接的地方,注意临写;所以用无格的纸,是为了免受拘束。(以上两种方法都算作“对临”。)
(3)分临:
就碑、帖中笔画最清楚无缺损的字选择一个,把这一个字分拆开来,看它一点一画的安顿,学它的结构;再看它每一点、一画的起止转折,学它的笔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贪多。
(4)空临:
古人学习书法,随时随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笔,坐着无事,画沙、画地;睡在床上,画被、画腹;甚至书空作势,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体的笔画结构的印象,用指画空临,也可以收到效果。
(5)背临:
平时将所临写的碑、帖,熟记心中,临写的时候,将碑、帖合起来,照它的笔法、结构,背着摹仿,写完之后,用原碑、帖来对照,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随时重写更正。凡经过更正的字体,印象较深,以后便不易忘记,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3、摹临法:
同时摹临:
先用透明不渗墨的纸,将所要临写的碑、帖摹出,然后用较薄的纸,罩要摹本上,再对照碑帖临写出来。既摹之后,对于结构、笔法已经大概明了,再加临写,形体和精神,更可以结合起来,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有益处的。
从前王羲之说:“始书之时,不可看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以遒润,五遍益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笔势论》)他所说的一遍正手脚,是说写第一遍的时候,要先把字的手脚端正起来,手脚就是字的笔画,横、坚、撇、捺之类,先把它摆端正了;第二遍得形势,形势就是每个字的形体,因为第一遍,只能将手脚安放端正,不暇注意全体,到了第二遍就应该注意每一个字的整体位置;第三遍微微似本,既在第一遍端了手脚,第二遍注意到整体结构,现在第三遍就应该求其稍微像原本了。
这是专指结构而言,到了第四遍,就是应该注意笔法的时候,所以说:“加以遒润”。“遒”是运笔沉着有劲,这是说运笔不论方、圆,笔画总要挺拔;“润”是笔墨秀健不枯槁的意思,行笔太快,墨气不匀,写出来的字,干燥枯焦,当然不会秀润;行笔太慢,笔画滞肥,墨气钝涩,这样“润”倒“润”了,却以不“遒”,就像一个胖子徒有虚肉,不见筋骨,臃肿无力;行笔应该是不快不慢,从容运行,写出字来,不肥不瘦,自然会秀润有劲;最末写到第五遍,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所以说:“益加抽拔”。“抽拔”的意思,就是笔能提得起来4、读帖法:
上面所说摹、临的方法,是学习书法必经的阶段,决不可少的。而帮助摹、临,使得进步更快,还有读碑、帖的一种方法。我们在不临写的时候,把碑、帖摊开来对它的一笔一画,以至字体的结构变化仔细端详。其次,再研究它的笔法,对它的起笔、住笔和运笔中间的转折,都一一加以领会。这样,对于临碑、帖是有极大帮助的。
三、课堂小结:
第3课 临摹的方法
读贴
摹帖: 依影仿写 描红 临帖 校帖
第4课 用笔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是中华民族一门古老的艺术,是国粹。
2、让学生正确掌握毛笔书法的用笔方法——中锋行笔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在学习毛笔书法时怎样掌握最基本的运笔方法。
【教学难点】:其中中锋行笔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教师演示,方法指导等教会学生掌握好这个难点。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要通过介绍书法艺术的历史渊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入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请同学们欣赏古代书法家的作品,目的是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感情,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是民族的象征。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美的艺术”。
二、新授:主要教学生学会毛笔书法的用笔方法。
1、做好书写前的准备。
(1)执笔:五指执笔法是几种执笔方法中最科学的一种执笔方法,也是从唐以后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
(2)坐姿:学生较易掌握,要注意两臂之间要开阔。
(3)蘸墨:笔毫全部浸泡在墨汁里,然后在砚台或瓷碟边缘将笔里多余的墨汁宕出并理直笔毫。蘸墨不易过多也不易过少,再次蘸墨要等笔毫里的墨汁写干,蘸一次可写多个字。
2、运笔方法:
中锋行笔:令笔锋在笔画中行,这是千古以来不变的规律,是书法的根本大法。
中锋行笔写出来的笔画圆润、浑厚、充实饱满,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像一个健康的人充满生命活力。
要中锋行笔,首先要逆锋起笔,回锋收笔。逆锋和回锋是起收的两个呼应动作,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中锋行笔,使线条更加圆润、饱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用笔方法,通过课件反复示范,然后学生对照练习。
三、运笔练习:课件演示
1、线的练习:横向线纵向线、斜向线(左右)
2、点的练习:点是线的浓缩,包括:横点、竖点、左某某、右斜点。
3、折的练习:两笔对起为折。
四、对贴习字
1、让学生了解传统书法书写的规律是:从右向左竖着写。
2、学生对贴习字练习。教师指导,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式及错误的运笔方法。让学生对字体结构的布白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为今后学习埋下伏笔。
3、小组自评,教师点评,展示作品
目的让学生有成就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正确地掌握运笔方法,书写出圆润、饱满有立体感的线条和简单的结字。为今后的书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五、小结:本节课重点地学习了传统书法的基本运笔规律: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同学们依据本节的重点,回去多做练习。要了解更多更深的书法知识,有待于今后教学中继续探讨。
六、作业:对贴练习3遍。巩固本节重点。
【板书设计】:
第4课 用笔方法
藏锋 露锋 中锋 偏锋
第5课 横(长横、短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写好长横和短横,指导学生练习书写含横画的字“二”。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执笔姿势。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汉字艺术。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横与短横的书写要领。掌握它们的书写要领,写好长横和短横以及“二”。
【教具准备】:毛笔、粉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认识它吗?是啊,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长横和短横”,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上课之前我想代表他们邀请同学们走进书法的世界去瞧一瞧。
2.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硬笔书法作品:整齐别致的硬笔书法令人赏心悦目,不过毛笔书法也毫不逊色它风格多样,灵活多变:
有飘逸潇洒,如烟云飘荡,音乐飞扬的草书;有如XX一般,大气稳固的正楷;有像珍珠一样轻盈小巧的小楷;还有很多风格的作品呢,这里这不一一介绍了,咱们中国人的毛笔字现在可是越来越流行,不仅我国的小朋友喜欢练毛笔字,连国际友人也争相学习呢。
3.同学们,咱们去书法的世界浏览了一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看来,同学们都想学好毛笔字,不过学好毛笔字可不容易,需要细心地观察字帖、用心地临摹,还得有坚持不懈的恒心,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一定能坚持到底,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二、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1.同学们,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们写字工具都准备好了吗?自己检查一下毛笔、墨水、字帖、习字纸都带全了吗?
2.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备而来,那么我们就进入今天的学习:长横与短横。
三、指导学生写好横画
(一)长横
横如桥,人们常说长横是笔画之师,在一字之中,长横通常为主笔,是全字的关键所在。
(1)那么长横该怎么写呢?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先逆锋起笔,右下顿笔,再向右中锋行笔,最后顿笔下按,回锋收笔。
(3)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横的运笔口诀。谁愿意来说一说?自己先练一练,说给同桌听一听。指名说。我们一起念行笔的口诀在空中写一写。
(4)你们愿意用这个口诀来教老师写吗?
(5)你们真厉害,帮助老师写好了长横,相信你们自己也可以写好,说到写字,正确的姿势能使我们事半功倍,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坐姿,(齐某某);正确的握笔姿势也是写好字的良好开端,请大家齐说口令拿起笔,检查调整自己的握笔姿势。
(6)万事具备,我们试着写2个吧,注意下笔之前回忆运笔口诀,慢慢写、用心写、求质不求量。(师巡视指导)
(7)同学们,对照着字帖,再写一个。
(8)有进步的站起来,大家用掌声鼓励他们,其他人也要加油哦!
(二)短横
1.同学们那么快就会写长横,相信短横一定也难不倒你们。短横用处也极其广泛。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写好短横:藏锋起笔,轻顿下按,向右中锋行笔,收笔轻顿小回锋。(学生齐读运笔口诀)
3.我们一起边念口诀边在空中写一写。
4.同学们,长横和短横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要仔细看好老师写。你们发现了什么?(它的基本写法和长横差不多,只是比较短,粗细变化也不大,起笔、收笔要更干净利落。)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再读一读运笔口诀,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熟?其他同学会吗?我们一起背口诀书空。
5.自己边背口诀边某某,想好怎么写了再在练习纸上写2个(师巡视指导)。
6.谁愿意像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短横,勇气可嘉,大家给点掌声鼓励一下。实物投影有代表性的学生的作业,全班评议,夸一夸优点,再进行“会诊”、“治疗”,师随机用红笔纠正。
7.同学们看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错误,思考该怎么改正,再临写一个。自我检查,是否有进步?觉得有进步的,自己给自己用铅笔打上五角星。大家再临写一个,相信这一次大家能写的更好。
四、学写“三”
1.同学们,看看这个字,它是由哪几个笔画组成的?(三是由短横和长横组合起来而成的)
2.我们一起再回忆一下短横的写法,边念口诀边某某。长横呢?
3.虽然我们刚才已经学习了长横和短横,不过要写好一个字可不容易,不仅要注意把字的笔画写好写美,同时注意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和长度。老师还真有点胆怯,细心的同学们看看字帖,有什么想提醒老师的吗?(两横都要略微向上斜;短横在横中线的上面,长横在横中线的下面;竖中线把上面的短横平均分成了两段,而下面的长横则是左长右短;短横和长横之间的距离太短太长都不会好看)
4.有了同学们的提醒,老师又充满了信心,看我来写一写,可要专心看哦,老师待会可要和你们比赛呢。
5.在空中写一写,再在练习纸上试一试,写2个!(注意双姿)生练习书写。
6.观察自己的字,和字帖中的字对照,想一想有哪些地方写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正,再临写1个。
第5课 横(长横、短横)
长横:先逆锋起笔,右下顿笔,再向右中锋行笔,最后顿笔下按,回锋收笔。
短横:藏锋起笔,轻顿下按,向右中锋行笔,收笔轻顿小回锋。
第6课 垂露竖
【教学目标】:
1、学会垂露竖的写法。
2、继续练习双钩,培养细心、耐心的双钩习惯。
3、巩固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保持书写环境干净整洁。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写垂露竖,培养双钩习惯,巩固双姿。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课件,大毛边纸,小磁板,双钩用字帖。
【学生准备】:书写用具,双钩用毛边纸,中性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垂露竖的写法
1、书写方法讲解
竖是汉字的另一个主要笔画,在楷书中一般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类。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垂露竖。垂露竖的末端较为圆浑,像欲滴的露珠,因而得名“垂露竖”,大家看图片。
那么我们如何写出垂露竖呢?
师:第一步,笔锋横向切入后按笔;第二步,调顺笔锋,匀速向下行笔;第三步,至尾部时笔锋略按;第四步,顺势提锋收笔。
2、画笔法图
大家看一下屏幕,是刚才老师书写的步骤。一共有几步?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中性笔,跟着老师画一个这样的图。
师:这样用单线画出来的表示笔法写法的图,就叫笔法图。请同学照样子再画两个。(板书上与学生毛边纸上都是三个笔法图)
3、书写准备
师:笔法图的书写是为了一会儿蘸墨书写做准备的。在蘸墨书写之前,咱们还要做点热身运动。第一项,是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书写姿势的十字真言: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执笔五指令:按、压、钩、格、抵。
第二项,是书空练习。大家让笔锋在空中行笔,练习笔画的写法。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书空练习。
【师做书空练习,生跟做】
二、书写练习
1、学生书写练习。
2、学生作品展评。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的内容不多,就是垂露竖的写法,垂露竖的书写大家方法是对的,但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了解掌握竖折的书写要领;
2、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折“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折“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
5、指名说一说竖折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折,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折的字。
1、出示范字。
竖折: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
【板书设计】:
第14课 竖折
转锋向右下顿笔、铺毫、力行
另起一笔向左逆锋起笔写横
向右下顿笔
向左回锋提收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完整)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