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XX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终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0年度《XX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发布2020年度《XX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_**长 郭某某
2021年6月2日
概 述
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开展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和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十三五”各项目标全面完成。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完成国家“十三五”约束性指标,PM2.5为31微克/立方米,实现了较2015年下降15%的既定目标。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6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3.3%,创“十三五”水质最好水平。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国家考核标准。土壤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一、环境质量状况
(一)水环境质量
1.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地表水源地 对地表水源地浏园水源监测61项,达标率为100%。
地下水源地 对5个地下水源地(XX区2个,中心XX区3个)监测35项,除铁、锰外,其它监测项目均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
2.各县(市)地下水源
各县(市)的地下水源地中,除XX县、XX县下半年铁和锰超标以外,其余各县级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上、下半年监测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
3.地表水
XX水系XX段某某1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年均水质达到Ⅰ-Ⅲ类的断面比例为70%,无劣Ⅴ类水质断面,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同比有所好转。
XX干流 年均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同比有所好转。
XX支流 查哈阳乡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Ⅱ类,水质状况为优,同比无明显变化;音河水库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同比有所下降;雅鲁XX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Ⅱ类,水质状况为优,同比无明显变化;讷谟尔XX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同比无明显变化;龙某某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同比无明显变化。
尼尔基水库 年均水质类别为Ⅴ类,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同比无明显变化。
4.考核指标
水十条的6个考核断面为讷谟尔XX、龙某某、拉哈、浏园、江某某、白某某。其中,年均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的断面为5个,Ⅳ类断面为1个,无劣Ⅴ类断面,年均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的比例为83.3%,超额完成国家考核标准。
(二)环境空气质量
1.市区环境空气质量
XX区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16μg/m3、17μg/m3、54μg/m3、31μg/m3;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分别为1.2 mg/m3、110μg/m3。六项指标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XX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为达标区。优良天数为337天,达标率为92.1%,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与上年相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μg/m3、1μg/m3;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上升2μg/m3、3μg/m3;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上升0.1mg/m3;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上升10μg/m3。
城市
名称
监测项目
各项指标统计结果
2020年
2019年
同比变化
XX市
达标天数(优+良)
337
341
↓4
达标率(%)
337/366=92.1%
341/365=93.4%
↓1.3个百分点
SO2(μg/m3)
年均值
16
17
↓1
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
60
60
持平
NO2(μg/m3)
年均值
17
18
↓1
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
47
44
↑3
PM10(μg/m3)
年均值
54
52
↑2
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
132
113
↑19
PM2.5(μg/m3)
年均值
31
28
↑3
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
97
78
↑19
CO(mg/m3)
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
1.2
1.1
↑0.1
O3 (μg/m3)
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
110
100
↑10
2.各县(市)环境空气质量
各县(市)PM10年均值范围在20-72μg/ m3之间,二氧化硫年均值范围在8-79μg/ m3之间,二氧化氮年均值范围在6-16μg/ m3之间。
(三)XX区声环境质量
区域声环境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1[dB(A)],同比降低0.8[dB(A)],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水平为较好。
道路交通声环境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9.0[dB(A)]、同比降低0.2[dB(A)],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水平为较好。
功能区声环境 1类区昼、夜间达标率分别为62.50%、37.50%;2类区昼、夜间达标率分别为87.50%、50.00%;3类区昼、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3.75%、68.75%;4类区昼、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0.00%、10.00%。
(四)辐射环境质量
辐射环境状况良好,无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五)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2020年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是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2359.82吨,氨氮排放量8792.0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2866.79吨,氮氧化物排放量52355.93吨。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管理状况良好,无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六)生态环境
土地 ?XX市土地总面积约4225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0。
森林 全市林地面积863.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6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0.5%。主要树种有杨树、樟子松和落叶松等12种。
湿地 全市湿地面积58.4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稳定在45%以上。
草原 全市基本草原面积497.1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65%。
二、重点工作进展
(一)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140项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环境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1.水环境保护。完成了市、县、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定期监测和公开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水质;印发《浏园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分工方案》,浏园水厂水质稳定达标;完成中心XX区水源替代工程,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同比提高13.4个百分点。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14个县级以XX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提标改造到一级A;12个省级***处理;6处黑臭水体治理全部完成。开展XX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整治、乌裕尔河水污染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建立71个排污口档案,完成9处排污口整治;强化XX流域化冰期、汛期、枯水期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入落实乌裕尔河、XX河和XX干流水生态补偿机制。
2.大气环境保护。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进秸秆禁烧。完善五级禁烧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入落实禁烧巡查、督导、“零报告”机制。开展百日会战、“冬病夏某某”、“三重一改”等专项行动,淘汰建成区内燃煤小锅炉24台,削减和替代燃煤45.6万吨;在主建XX区内划定了首批8个大气污染综合整治XX区,完成329家“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加大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完成17台20蒸吨以上非电力锅炉升级改造。建设“天地车某某”一体化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监督性抽测柴油货车20481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3831台。加强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75家企业纳入“重污染天气工业企业限产停产名单”,全市启动2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其中1次三级黄色预警,1次一级红色预警,预警发布率100%。
3.土壤环境保护。确定疑似污染地块10块,对疑似污染地块进行现场检查并督办开展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工作;组织开展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工作,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单。352个加油站全部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防渗改造。
4.农村生态环境保护。28个建制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全市农村村屯生活污水处理现状调查,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21个。完成了全市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编制和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处理设施配套率超额完成国家治理任务目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得到全面加强,确定了1个示XX县、18个示范乡镇和262个示范村;全市126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达到国家生活垃圾治理要求和“五有”标准。
(二)生态环境保护
绿盾自然保护地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全市“绿盾2017-2020”专项行动共461个问题点位全部完成整改。
(三)危废辐射监管
强化危险废物管理,对危险废物产生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考核,严格执行危废登记申报、转移联单制度,全年跨省危险废物转移2377.745吨,省内转移25171.671吨。疫情医疗废物全部实现闭环管理,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加强辐射环境管理。严格落实辐射安全许可证制度,完成30家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审批核发工作。对24家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
三、保障措施
(一)环境法治
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迎接人大执法检查。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全面征集问题线索,依法依规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印发《*_**法(试行)》,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将企业和环评机构、在线运维机构纳入环境信用评价范围,实行分级管理。
(二)环境准入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审批环评报告书项目83个、报告表项目492个,849个登记表项目全部实现网上备案。全力推进99个“百大项目”和178个重点产业项目环评审批,成立两级服务专班,全程跟踪服务,提出非接触性审批原则,实行网上受理,全流程网办。制发《关于进一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十条措施》,推出豁免审批、承诺备案、简化程序、疫情过后补办4种环评审批模式,对23个项目提供了“环评免审批”服务。开展固定污染清理整顿工作,基本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
(三)环境执法
深化“双随机”抽查工作,先后开展了“秸秆污染专项治理工作”、“散乱污”企业专项、“冬病夏某某”“放、管、服”执法服务等专项行动,派出现场检查人员1000余人次,实施行政处罚53起。
(四)机构建设
调整了市、县(区)两级环委会成员,规范了工作机制,制定印发了负有生态环境职责相关部门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权责清单,强化执法程序建设;明确乡镇(街道)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机构和人员,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五)能力建设
市生态环境大数***数据共享,数据中心数据总量达2438万某某。安装在线监控设施企业153家,安装视频监控并联网企业329家,突出污染源自动监控的“执法哨兵”功能,探索数字化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加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能力建设,迁建完成1个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8个省级大气自动监测站和1个省级跨市界水质自动监测站,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初步形成。
(六)环境宣教
结合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中央、省、市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引导和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大微信微博新媒体宣传力度,发布信息900余条。举办了纪念“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四家单位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
以上为《《XX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终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