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本文由用户“jenslee7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12-22 13:48:24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2、能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国歌》。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3、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三连音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特点。

2、通过欣赏《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能正确的唱会,并运用较有力度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导入

2、问:我们的国旗是什么?

3、欣赏《升旗仪式》视频。

二、感受欣赏、体验创造

1、看到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你的心里一定是激情澎湃的,那么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它的原名是什么?你知道国歌的词曲作者是谁吗?

师介绍:

2、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使这首歌成为抗战时期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发出最后的吼声”,处于全曲低音区,上行的旋律线,附点音符的运用很是出色。

d、三个“起来”,重现了由低到高的大调主三和弦分解式进行,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加上渐强的力度,把全曲推向最高潮。边唱边用手势表现旋律走向。

e、为什么在“前进”后面多加一个“进”?并加重音记号?

在三次层层向上的“起来”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之后又添了一个“进”字,在语法上看似有些多余,但却是画龙点睛之笔,“进”出现在强某某,一方面使歌声更具有创造性,能够反复连续的唱,另一方面它加强了歌曲的终止感,同时有无限的余味,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

三、拓展延伸

完整演唱歌曲,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表达心声。

四、总结

为什么要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就是为了记住这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血肉筑起的新的长城!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记着这些,我们才能更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才能更好的珍惜我们的生活!“牢记历史,居安思危”!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