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本文由用户“avast198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2-05 08:50:10 举报文档

以下为《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 彭某某 ***

地理思维是指人脑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所进的由表及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刺于学生调整自身学习惯,独立自主地学习地理,提自己的地理应用能力。在深刻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当前环境问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既依赖于地理知识的认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思维能力又赋予地理知识以认识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从而使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掌握更为牢固,应用更为灵活。在地理教学中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必须通过各种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来引导学生的。

一、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闪念、一颗火花而且是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黄河中游特点时,教师事实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要求对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难。

三、联系学科内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它能使人的思维宽阔、富于联想、对地理基本原理规律的学习理解,有特殊作用。地理学科中有大量的内容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复习完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地理意义时,再联系地理其它知识,可提出问题:(1)假设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地球上还会有昼夜更替现象吗?如果有、 昼夜更替周期将会变成多少?地球上还会有生命的存在吗?(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地球上五带范围将会怎样变化? 如果黄赤交角变为零,地球上中纬度地区还会四季分明吗?地球上能养活的人口应该

增多还是减少?(3)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我们运用发散思维至少可以分析出下面这些变化: 日月星辰西升东落;昼夜时间比现在的二十四小时短; 地球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从而导致全球风带的风向和洋流的

流向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气候、自然景观、动植物分布等都会发生重大改观,如:我国XX气候将由温带季风气候变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将变成沙漠气候。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八年级下 期中考试 地理成绩分析
  2.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第一步
  3. [研修作业]初中政史地学科如何进行融合教学
  4.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5. 地理教学计划
  6. 实验中学地理中考备考计划
  7. 中考地理复习策略指导
  8.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9. 观点报告: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数学抽象能力
  10. 地理评课内容
  11. 总结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以上为《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