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内容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议方案

本文由用户“wxt93010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8 19:08:19 举报文档

以下为《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内容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议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内容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议方案》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519号建议的答复

教材建议〔2020〕25号

  您提出的关于“统一编订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材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部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融入课程教材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树立珍爱生命、健康第一的理念,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是研制相关课程教材指导建议方案。委托北京大学和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开展专项研究,梳理提炼国内现行课程教材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内容目标体系,参考国外相关课程设置情况,研究提出《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内容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议方案》,作为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和教材编修的基本参照,明确不同学科、学段的学习要求。方案专设心理健康板块,包括社交与社会适应、情绪与行为调控、心理问题与援助支持3个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塑造健全人格,使其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能够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起”单元,让学生学习适应集体生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四年级下册教材专设“同伴与交往”单元,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交往,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六年级下册专设“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单元,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宽容、反思,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七年级下册教材专设“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单元,让学生学会情绪控制和行为调控。高中体育全一册教材中,专门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章节。在第四章“塑造健康行为”第四节“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中,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心理和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的烦恼和困惑,了解调节情绪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发展调控情绪能力增进心理健康,通过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中小学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研究,谋划推动持续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内容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议方案》,研究设置专门课程的可行性,并修订相关课程标准和教材,采取专题讲述与渗透融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健康素养。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0年8月31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内容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议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