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印刷车间平版胶印理论基础知识培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印刷车间胶印理论基础知识培训
、平版胶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水、墨不相溶。
、什么叫做网点?它在印刷中所起作用如何?
网点是胶印印版上构成图文的最基本单位,它是中心距相等而面积不等的规则排列的实点。
网点的作用:
1、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呈现色相、亮度、饱和度的任务;
2、在印刷过程中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单位,它是图像传递的基本元素;
3、在图像合成中是图像颜色、层次、轮廓的组织者;
4、能起到冲淡的作用。
、网点的线数:
一英寸内横线和直线条的根数叫做网点线数,线数越高,网点的面积越小,表现层次越丰富,一般常用的是150线和175线。
、色光的XX色,色料的XX色?
色光的XX色:红、绿、蓝
色料的XX色:黄、红、青
、印刷品的高光、高调、中间调、暗调与网点大小有何关系?
印刷品的高光就是指其光亮部位一般是指在0.1—1成网点的区域(1%—10%)
高调是受光部位,一般是指1—3成网点的区域(10%—30%的网点)
中间调是指明、暗交界部位,一般是指4—6成网点的区域内(40%—60%)
暗调是指阴暗部位的深处,相当于7—9成网点的区域内(70%—90%)
、如何识别印版的色别?
①按样张颜色深浅
②按网点的线数
③黄某某Y,红版是M,蓝某某C或cany,黑版为B、K。
、胶印机一般分几个部分,其主要结构包括什么?
胶印一般分为三大部分:输纸部分、印刷机组、收纸部分。
输纸部分主要由纸张分离、堆纸升降、纸张传递、自动控制等机构以及气路系统组成。
印刷部分主要由:定位、润湿、输墨以及压印装置组成。
收纸部分主要由:链条、理纸和堆纸机构组成。
、在纸堆中插入木楔的作用是什么?
1、用来调整纸堆的平整度;
2、调节纸堆的高低,以便控制纸台自动上升。
、颜色的三属性。
色相、亮度、饱和度
、纸张的丝缕
1、与咬口平行的纹路叫直丝。
2、与咬口垂直的纹路叫横丝。
比如:787×1092(直丝)
1092×787(横丝)
正度:787×1092 mm
31×43 英寸
大度:889×1194 mm
35×47 英寸
1英寸=2.54cm
纸张的丝路主要指纸张中纤维排列方向,它对印刷印后加工成型比较重要。
、1、由于新闻纸施胶度很低,吸湿性很高(强)所以在印刷中对润湿液的用量必须严格控制,不能过大。
2、胶版纸主要用于多色套印,为了保证其套印准确度,纸张在印前要做好湿度调整工作,在印刷过程中,尽量使纸张润湿液的吸入量保持最小;另外,由于胶版中含填充料的比例略大,油墨过粘会引起纸张拔毛,所以要适当调节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同时选用干燥性适当的油墨对纸张吸墨量加以控制,以保持印品干燥后的XX度和色彩鲜艳。
3、铜版纸其平油度很高,能保证印后网点完整、清晰,层次表达准确,铜版纸的弹性不高,所以印刷压力不宜过大,另外,铜板纸的白某某,吸墨性能略差,印后产品色泽光亮,所以印刷时必须选用光亮,快干的树脂油墨。
4、白板纸种类很多,性能不一,在印刷中根据纸张的实际情况和工艺的特点选用油墨,另外,白板纸芯层及底层吸湿性较强,且含水量较高,印刷中要采取一定措施以保持白板纸的正常含水量。
白燥油由里向外干燥≤10%,红燥油由外向里干燥≤5%。
、纸张的PH值能影响润湿液的PH值吗?
纸张的PH值在7.0左右为最好,纸张的PH值达到7.0以上纸张的碱性物质在润湿液的作用下,不断溶解,破坏了润湿液原来的酸度和酸性,与润湿液发生中和反应,提高了润液的PH值,使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下降,加快了油墨乳化,油墨的分离速度缓慢,影响油墨的正常转移。
纸张的PH值过低,则会降低润湿液的PH值,从而润湿液的酸度提高,这样会影响油墨的干燥,延长油墨干燥时间,另外,降低印版的耐印力,有时还会出现掉版现象,使产品的阶调层次受很大的影响。
油墨
、胶印油墨的特点有哪些?有哪些种类,它们的用途、特点和印刷的适用性分别是什么?
1、具有较强的抗水性,同时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耐光热性。
2、着色力强,油墨中颜料用量比例高。
3、粘度、粘性适中。
4、干燥方式:以氧化结膜为主,干燥速度不是很快。
胶印油墨的种类:
普通树脂型油墨和亮光树脂型油墨
普通树脂型油墨:主要用于普通彩色印刷品,它由颜料、树脂连结料和植物油、油墨油、填充料组成。
普通型树脂油墨具有渗适干燥、凝聚干燥和氧化结膜干燥形成,固着较快,颜色表现力较好,印刷品XX度较高,主要用中速胶印机和非涂料印刷。
亮光树脂型油墨:具有渗干燥、凝聚干燥氧化结膜三种形式,其中以氧化结膜干燥为主,并具有着色力强、颜色表现力强、色彩鲜艳等特点,印刷时配用涂料纸和其它高级印刷品适用于高速胶印机和单张胶印机。
、何谓油墨的流动性,它和油墨的粘度有什么关系,对油墨的传递和转移有什么影响?
油墨的流动性:把油墨在外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特性称为油墨的流动性。油墨的流动性和其粘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油墨在增加其粘度的同时,会降低其流动性,反之则提高其流动性。
稠度大的油墨并不等于粘度大,粘度大的油墨并不一定稠,只有粘度相同的油墨,稠度越大,流动性越差。
流动性过小,油墨的传布不流畅,不均匀,造成同一印刷上前淡后深及其他供墨不正常。流动性过大,印迹不能准确地转印,图文层次不分明,墨色不饱满,网点扩大,色泽不鲜艳。
、印刷色序的排列:
1、暗色先印,亮色后印。
2、透明度差先印,透明度强某某。
3、网点面积小的先印,面积大的后印。
4、以暖色为主的图文先印克兰,后印红、黄,以冷色调为主的图文先印克红、后印兰黄。
5、单色或双色的印刷色序一般为明暗色墨互相交替,四色机色序一般:KCMY或KMCY。
6、根据纸张性质排列,手滑紧密的纸先印暗色,后印亮色,而粗松的纸先印明亮色,后印暗色。
7、根据油墨的干燥性排列,干燥慢的油墨先印,干燥快的油墨后印。
8、手网先印,实地后印。
9、深色先印,浅色或专色后印。
10、主色和强色尽量紧挨在一起,不要随意分开。
11、粘度大的油墨先印,粘度小的油墨后印。
、1、为什么选用铝板用作PS版?
因为铝板具有化学性能活泼、质量轻、易于加工等特性,制成印版砂目细腻,亲水保水性强,耐印力高。
2、晒制好的阳某某PS版能否受强光照射,为什么?
一般不能,这是因为阳某某PS版图文基础是由未曝光的感光层构成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较差,但经烤版处理后的PS版强光不受影响。
3、如何识别PS版的色别?
①版上通常会写有KCMY
②网点的角度的鉴别
③颜色深浅的鉴别
4、PS版表面结构实质上是指图文基础和亲水部分。
5、晒版时间长短和显影落水的浓度对晒版的影响?
晒版的时间越长,会使版面网点缩小,细微的网点丢失,反之,晒版时间越短,曝光不足,就会使版面出现模糊和缺乏清晰度,另一方面,显影条件,显影浓度、湿度、干燥速度、显影时间。
①显影落水浓度过浓,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网点受损,使5%以下的网点消失,40%的中间调缩小,反之,就会造成网点显影不彻底,使5%以下的网点不清晰,40%中间调网点由于显影不足而扩大,一般显影液用碱量Na(OH)为5.5%±1
温度保持在24±1左右,显影时间为30秒。
显影液投放一次一般不能超过3天或显影件不超过200件。
PS版成像的合格标准:80%以上网点坚实清晰,阴、阳线可辨,各线区阴阳线条的宽度应当相同。
网点转移
印刷过程对印刷损坏的因素:
1、水斗液:
一件合格的印刷版在上机印刷时,发现印版网点遭到破坏,经查证是水斗液的问题:
①水斗液时间过长
②清洁不干净,水箱水路残留的杂质太多,经上机回笼的水液夹带了墨迹和洗车水,汽油和润版液的成分产生了变化。这时润版液不但不能起到预设的作用,反而还会腐蚀印版,造成丢网、糊版、坏版等不耐用的现象。
润版液的PH值5——6,酒精浓度在10%——12%。
如果润版液PH值掌握不好,就直接影响印版对油墨转移的质量,甚至影响油墨干燥的速度,图像界面的张力等。
2、水墨的平衡
大家都知道平版印刷的原理是利用亲油部分吸墨,亲水部分吸水来实现复制的。如果在胶版印刷生产中,水墨调节不能做以平衡,就不可能实现网点正常转移,从而不可能完成印刷复制的目的,为了能使空白部分保持干净则上脏,又不影响网点的正常转移,印刷显先上水后上墨,这就是胶印中所谓的水墨平衡。
怎样去看水呢?
通常在印刷过程中每一座印版滚筒印在高速运转时,从侧面观察转动中印版空白部分有银灰色的淡光时,而且又不上脏,这说明处于水墨平衡状态,当发现版面有水光时,说XX大,印品网点就会发虚度形,严重的出现不上墨;发现版面空白部分有墨迹,这说明是水干或者版上脏,须用洁版液擦版。
3、水墨失衡的现象和排除方法
①水墨失衡的现象
A、纸张容易曲卷软绵状,影响下一色或者背面套印不准,纸张差的还会出现皱折、紧边、荷叶边的现象,湿软的印件还会导致收纸不齐。
B、使油墨产生乳化,油墨中的颜料颗粘受水大的冲斥,在印版表面产生不规则的堆积或通过水路流进橡皮布表面,增加压印的摩擦力度,在被冲散的油墨颜料的作用下,印版产生了水杠和墨杠。
C、导致墨色冲淡。水量过大降低了油墨的饱和度,于是颜色变浅,色泽变差,使印版展示的亮调发暗,出现浮版和浮脏的现象。
D、导致油墨差色,干燥降低。如果不改变水墨的控制,而妄想通过墨量去解决,就势必会造成网点增大、糊版,印迹失去层次,模糊不清,对印品的干燥带来更大的影响。
4、水墨失衡的排除方法。
让水墨辊、橡皮滚筒、压印滚筒、印版滚筒它们之间的压力要均匀,而且它们之间的压力务求最低,能够以最小的压力和最小的水墨位完成印刷,印品才是最好的。
墨杠
1、杠的种类:水杠、墨杠、压力杠、交接杠。
墨杠:在条痕区域内网点发生不规则的扩大,网点拉长,文字重花,导致墨色加深,在印版面上形成一条明显的深条痕。
白某某:也叫水杠,在条痕区域内网点发生不规则缩小,形成一条明显的浅条痕。
问题通常出现在印版与橡皮滚筒之间,印版不发生亮版现象,而印品有条痕出现,问题多数出现在橡皮滚筒与压印之间。
2、哪类印品最容易某某“条痕”杠子,为什么?
①印刷实地和细网印品,容易某某墨杠。因为大面积的实地版在印刷时,机器和其他部分调节稍有问题,使印刷品不平服,而细网线着墨后,网点易某某。
②印刷铜板纸比印刷其它纸容易某某墨杠。这是因为铜版纸的表面比其它纸张表面要光滑,吸附力较差的原因。
③使用透明度大的油墨印刷品易某某条痕,是因为印刷品的版面水分难以掌握,且印版的水分难以掌握,且印版大多数为细线网。
④印涤色油墨(蓝某某)易某某条痕,是因为色调与纸张色调对比强烈。
⑤印刷专色出现条痕,其原因是专色一般用量大,印版墨层过厚。
⑥印刷品中调较长的印版出现条痕的可能性较大,这是因为调长.子,网点密度大的缘故。
4、条痕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条痕的产生是因为橡皮布、墨辊、水辊与印版表面接触后产生了瞬间摩擦滑动,致使在同印版、滚筒轴心线平行的某一直线的图文,改变了网点的形状和油墨堆积的厚度形成条痕。
产生滑动的原因:机件磨损、压力骤变、线速不匀,接触面光滑、齿加工精度不高。
5、墨杠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①滚筒齿轮磨损严重产生了墨杠,这类墨杠是等此离的精墨杠,墨杠的距离等于齿的节距。
②滚筒的轴承磨损严重产生墨杠。这种杠一般出现在咬口处,而且比较宽,少数是等距。
③印版滚筒与橡皮之间的压力过大,由此引起的墨杠大多是固定的区域内,位置往之不变。
④着墨辊对印版和串墨辊压力过大,这类杠的位置不固定,一般可能单边出现墨杠。
⑤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的压力过大,产生的墨杠一般出现在版尾。
⑥振动杠:其现象是时有时无,其原因是滚筒在匀速转动的某一瞬间有振动,这一振动破坏了匀速转动,使三滚筒和墨辊产生微量的晃动,从而产生墨杠。
白某某产生的原因:
①着水辊同印版表面接触压力过大产生的白某某,大多出现在咬口的图文部位,而且位置相对固定。
②串水辊转动齿轮严重产生的杠通常在印满版图文或者实地时,某一区域内产生。
③传水转动时间调节不当出现白某某,通常是固定部位。
④着墨辊与串墨辊之间相互滚压过程中产生的白某某,这种白某某是前轻后重而且宽,有时单边出现白某某的位置不固定。
重影
印刷时由于印刷机、油墨、纸张、橡皮布等因素使印刷得到网点或文字某一侧出现阴影或毛边现象叫做重影。
0°角重影(重影方向与印刷方向相同,称为纵向重影)
产生纵向重影的原因:
①当滚筒的离合压机构磨损松动或印刷压力过大时,导致不能一次性合压,需几次完成,而且每次压力不同,橡皮的压缩量也不同,致使各次网点不能完全复合,而产生纵向重影。
②纸张在咬纸牙中转动:
当油墨粘性太大,而压印滚筒咬纸牙咬力太小,或者牙与牙垫磨损严重或光滑时,由于纸张与橡皮布的刹车力致使纸张在咬牙时产生移动。
③橡皮布绷得不紧:
当橡皮布没有绷紧或者裁切歪时,致使橡皮布受压后而不能及时复位。
④ 压力过大:
当印刷压力过大,特别是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过大时,橡皮布产生凸色,每次运转印后完全复位而产生;
⑤纸张咬口处产生拱曲:
由于压印滚筒咬纸牙严重磨损,致使牙垫低于滚筒面,纸张被压力咬牙咬住后,在咬口处不能紧贴滚筒表面而产生拱曲。
⑥齿轮精度不够或磨损后齿间隙过大,压力接触点错动。
90°的重影(重影方向与印刷方向垂直,称为横向重影)
产生横向重影的原因:
①橡皮滚筒横向串动:
其主要表现在高速胶印机,大多数是滚筒轴端防串动的滑动轴承磨损或者紧固向心轴的螺母松动后造成的。
②纸张荷叶边:
这种纸张的形状是荷叶边,在印刷时由于压力作用,纸张向两边挤后而被挤平,这时产生的横向重影,严重的甚至产生打皱。
45°的重影称为斜向重影:
斜向重影一般是橡皮布扭曲变形而产生,压力过大,咬牙咬力不均,纸张不平的原因造成。
咬口局部重影:由于牙垫不平,纸张不平,牙印滚筒表面有墨垢或粘有纸屑等造成。
拖梢上、下重影:由于印刷压力过大,橡皮布未绷紧,色衬过软或过厚。
水墨平衡
胶印是利用油和水三不相溶的自然规律在印刷上构成图文和空白部分,对印版即供水又供油墨。通过图文部分吸油抗水,空白部分亲水抗油来进行印刷。在胶印过程中,水墨平衡是否恰倒好处,与印迹的正常转移、墨色深浅、套印的准确性以及印品的干燥速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水墨失衡的问题分析
1、水墨失衡的表现:
润版液量太小,空白部分起脏,图文部分糊版;供量大,油墨乳化严重,也无法正常印刷,具体表现有:
①纸张在印刷过程中过量地吸收润版液而曲卷绵软。
②橡皮XX梢处出现水滴,甚至积聚滴下,在印品表面形成水渍,浸湿橡皮色衬和印版色衬。
③发生印刷中断时,其前后印张之间墨色差异较为明显。
④颜色变淡后,增加供墨量也不能及时变深。
⑤墨斗中有润版液液滴,匀墨辊也可见到积聚后离析出来的润版液液滴。
二、水墨失衡对印刷的影响:
1、水墨传递不正常,油墨过量乳化后,由于水分过多,加上机械力的作用,细小的水珠颗粒就积聚在油墨的表面,影响油墨的印刷适性,墨辊特别是串墨辘脱墨,水辊表面粘脏,在多色印刷时,过量的水分还会使纸张在与橡皮滚筒剥离时发生湿剥现象。
2、印品墨色冲淡:
在印刷过程中,过量的水分使油墨饱和度降低,墨色变浅,色泽变差,色彩产生陈旧感,而且使印版高调处易某某,暗调处易某某,出现版面浮脏的现象。
3、着色力降低,如此盲目加墨,会使网点并糊,层次不清,由于水大、墨大的恶性循环,产生严重的油墨乳化。
4、印刷品的印迹干燥,是以油墨中连结料的氧化结膜为主要形式,当油墨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水溶液后,印迹表面氧化结膜时间延长,印迹干燥缓慢,造成印品粘脏、蹭脏。
5、过量水分经印版、橡皮布转移到纸张上,由于纸张吸水而变形,造成套印不准,收纸不齐。
6、产生条杠:
油墨过度乳化,其颜料颗粒堆积于某某、橡皮和水辊上,彼此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增大而产生条杠。
三、解决水墨平衡方法:
1、印前根据版面图文面积、实地和网点等情况进行水墨预调,在印刷过程中根据版面XX及印品情况来调节水量大小。
2、做好各类印张、润版液、印刷适性和匹配。
3、实现三平:滚筒平、水辊平、墨辊平;三小:压力小、水小、墨小;五勤:勤看水、勤搅墨、勤掏墨斗、勤洗橡皮布、勤对样张。
4、环境温湿度的控制:
夏季:20℃—30℃ 相对湿度:53%—67%
冬季:18℃—20℃ 相对湿度:45%—55%
印版
版面故障一般因油墨、润湿液、水、墨辊、印刷压力等因素,使版面上形成破坏水墨平衡而造成。
一般现象:脏版、油脏、浮脏、糊版、掉版。
1、脏版的原因和排除方法:
水辊压力调节不当起脏版:
①着水辊与印版压力太轻,阻碍了对印版的正常供水。
②着水辊与串水辊压力过大,让水挤压在着水辊与串水辊表面,引起脏版。
③水辊的偏心轴不对称,导致水辊两边压力轻,中间重,出现印版两端脏版。
④串水辊与水斗辊表面有墨,不能均匀地传递水量。
⑤水斗辊表面太光滑,挂不住水,难以形成水膜。
2、油脏:
①着墨辊与印版压力太轻,不能及时将油墨收尽,引起油脏,咬口部位轻为明显。
②着墨辊与印版太重,使印版咬口部位发生跳动,摩擦加大,使印版咬口部位砂眼被磨平,版面发亮,产生油脏。
③墨辊老化:墨辊长期与油墨、润湿液接触并与印版滚压,其表面很易某某、剥落,其表面不平整,亲油性减弱,不能有效吸收浮墨,而产生油脏。
④装版时未锁紧锁版螺丝而使版凸起受水,墨辊压力摩擦,版面发亮而起脏。
⑤印版色衬太厚,使印版与水、墨辊、橡皮滚筒压力增大,印版容易加剧磨损、空白基础被磨损而产生油腻。
⑥墨量过大,过量油墨使网点铺展,逐渐向空白部分扩张而产生油脏。(可采用洗版膏和阿拉伯胶混合摩擦)
⑦油墨受热分解(在水斗内加入适量的阿拉伯胶水)。
⑧纸张产生掉粉、掉毛堆积在橡皮上,辗转上移至印版,墨辊增加其摩擦力,使印版空白基础受到损坏,引起脏版。
⑨润版液酸性太强,腐蚀印版砂眼,引起油脏。
3、浮脏(飞墨):
①版面水分过大,使印版表面和油墨严重乳化,油墨吸附力降低,并呈小颗粒状游离于某某,墨辊表面在机器运转时,小颗粒飞出来,造成飞墨。
解法:1、减少版面水分;
2、洗去版面、墨辊上的乳化油墨;
3、减少润湿液的浓度。
②油墨稀薄引起浮脏:
油墨过稀,粘性降低,特别是浅色油墨形成飞墨。
解法:1、调浓油墨;
2、提高油墨的稠度。
③油墨化水:
油墨化水是指油墨组成物中的颜料遇水溶解的现象,某些颜料耐水性较差,生产过程中如遇油墨中颜料化水,会在印版上飞墨,抹之则无,开机则有。
解法:减水量,降低水的酸度,否则换新油。
4、掉版、糊版:
①靠版水辊压力调节不当:
压力太重容易掉版,压力过轻,容易某某版。
②版面水分控制不当:
当水分太大时,版面及油墨辊存有较厚的水膜,一定程度上阻止油墨传递,造成掉版。有误认为墨小而大量加油墨量,导致水大、墨大,造成油墨乳化而糊版,版面水分小则也会糊版。
③油墨稀薄,使得其粘度降低,流动性大,在挤压的作用下,图文网点向外铺展并糊,图文层次模糊,层次不清。
④印刷压力太大,导致掉版,网点变形而糊版。
⑤着墨辊压力太重,导致掉版,加之摩擦太大,降低版面亲水性,而造成糊版。
⑥润版液、酒精太浓也会掉版,太淡容易某某版。
墨色深浅
一、滚筒压力不一致的原因:
当滚筒重心偏向叨口中侧,就会出现压力前重后轻,而产生墨色前深后浅的现象;而重心偏向拖梢方向时,就会出现压力前轻后重,墨色出现前浅后深的现象。无论滚筒的重心是哪种偏向,都会因为滚筒转动时的偏向性造成叨口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承印物上,网点在转来转去中始终处在变化状态。一般来讲,网点就是增大、变大,如现网点边缘部分均匀向外扩大,图案暗调部分层次丢失,亮调和中间调变得灰暗,造成整个图像暗淡。
一、网点增大的原因:
主要是印刷机械压力所致。再有是制版的图文输出工艺流程中,由于应用的材料,输出设备的质量和精度,晒版时间太短引起。除此外,纸张的吸墨性能也是种原因,俗称:“化水纸”的扩大性能,晒版阳片的密度,显影条件,版材质量都是产生网点增大,制约印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润版液的配比)。
二、克服网点不均匀的办法:
印刷网点不均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网点轻移过程中的不连续性,致使网点密度呈现不全,形象不均匀,色彩XX度差,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印刷使用的纸张质量差次粗糙,附着性能差,对油墨的吸收性不牢。
二是橡皮布质量欠佳,底基松散,缺乏足够的敏弹性,致使印刷压力无法均匀。
三是靠版墨辊调节的接触压力不成比例,线面接触不良,与印版压力不平衡,造成传墨失衡而不均匀,印品网点大小不一致。应调节好靠版墨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
大家注意,当印刷压力过大时,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之间的压力就会增大,这两滚筒间压力越大,网点增大的机会就越大。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印刷车间平版胶印理论基础知识培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