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上虞区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推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迭代升级,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根据《水利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办法及其评价标准〉的通知》(水运管〔2022〕130号)《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办运管〔2022〕129号)和《**_*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水运管〔2022〕11号)等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标准化管理成效。“十三五”期间,按照水利部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标准强省”的决策部署要求,根据省及市级统一部署,我区因地制宜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责任主体)针对水利工程功能特点和管护模式,根据省定标准制度,编制标准化管理手册,开展标准化管理创建。截至2021年底,我区基本建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按照“省定标准、分级实施”的原则,全区已完成113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水利工程“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改革,截至2022年8月底,全市规模以上水利工程产权登记率达47%,物业化管理覆盖率达92%,并纳入“浙里九龙联动治水”应用平台管理。“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面临的形势任务。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办法》及其评价标准的通知和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工作要求,要强化工程安全管理,消除重大安全隐患,落实工程管理责任,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提升总体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实施计划和工作要求,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统筹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
(三)存在的短板问题。对照“两个先行”和水利部、省水利厅部署要求,我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还存在一些短板问题。主要是部分已通过验收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尚未形成长效机制,部分新建、改建、扩建和除险加固工程在竣工验收前未及时完成标准化管理创建;在近年来的“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 改革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尚未全面推广,同时在“三化”改革中发现水利工程产权不够清晰、运行管护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手段单一传统等问题仍然存在,对现代化管理的支撑能力不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加快推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推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迭代升级,打造标准化管理标志性成果,加快推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
(二)实施对象。全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水库、堤防、水闸、泵站、闸站、山塘、农村水电站、水文测站等水利工程。
主要包括:水库(大坝),4级及以上堤防、海塘(含沿堤沿塘小型水闸、小型泵站、小型闸站等交叉建筑物,下同),
大中型水闸,容积5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总装机容量1000-50000千瓦的农村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法律法规、水利工程管理标准、标准化管理、“三化”改革、岗位技能等业务知识,有计划地组织专业和专项培训,全面提升工程管理的能力。加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闻报道,总结推广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宣传水利工程效益和标准化管理成效。
(五)强化监督考评。结合实际,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指导,定期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动态跟踪工作进展情况,对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推行不力、任务完成不及时、水利工程管理失职渎职的,要及时通报,必要时约谈问责。要加强激励措施,把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成果作为水利综合考核、面上水利管理资金安排、推荐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等重要依据。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