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导入性教学研究

本文由用户“yangliao201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12-02 20:17:07 举报文档

以下为《课程导入性教学研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堂导入性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有效课堂甚至高效课堂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追 求.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 课业负担,我校申报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教学思 想与教法研究”,并确立了“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子课题,旨在针 对我校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效果.随之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融通课 堂内外,积极构建“有效课堂甚至高效课课堂”.现将我校在该课题研究方面所 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组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二)组织开题学习,明确意义 课题申报成功后,我校召开了校级开题会.会上,刘某某副校长宣读了课题研究实 施方案,为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明确了追求课堂 教学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转变和优化师生传统教学方式为重点,广泛开展教学 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进行了“课堂教学低效原因”调查分析.通过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自我 反思与调查,通过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讨论,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分析目前学校、 学生、家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策略;通过课题组成员分学科走进课 堂,进行课堂观察与调研,对本校常态课堂教学实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分析,开展 本校课堂教学低效原因的调查工作,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与侧重,寻找研究的突 破口. (四)依据调查分析、学校总课题,各年级、学科教研组确立了本组的研究侧重 点与子课题. (五)以“优化教学环节 构建有效课堂”为主题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理论学习,理念先行 研究指出,长期的被动学习状态下学生形成的不良习惯,导致学生学习自主性 差、两极分化严重等不良问题,要改变这种局面,真正展现学生学习状态的真实 性,就需要教师主动改变、提升思路、强化行动.所以组织教师采用自学与外出 培训学习,观看专题讲座视频等形式,进行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方 法与策略.先后组织教师学习和观看了余某某教授撰写的《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 思》、《给老师的 100 条建议》、《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等教育教学理论 书籍和视频. 课堂实践,寻找策略 (1)研读课标与教材 经过分析研究,一致认为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对教材的熟悉 程度、理解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号召教师结合课标研读教材,以教学内容 为契机再学课标.要求教师先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掀起研读教材、分析教材 的良好教研氛围.通过这一活动,使每位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都能认真学习课 程某某,研读教材,用课程改革的理念、整体联系的观点,在读懂教材上做文章, 在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上下功夫. (2)立足常态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立足常态课,即教研组或分管领导采用随机抽查听课的形式,发现问题及时研讨 点评,让每位教师明确一节常规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任务要求,教法学法等环 节内容,能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有效组织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当堂学习任务, 达成既定学习目标为标准,努力提高常规课的教学效率. 推进教研课.为了帮助教师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研究氛围,促进教师听课 评课的实效,开展了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展示活动.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 课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学校公开课.依据课堂评价,通过教师全程参与,实现资源 共享,达到了教学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教师的高效课堂研 究提供实在的研究案例,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引领示范课.即发挥本土资源,组织和开展本校各级能手示范观摩课活动,发挥骨 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进名校,解读有效课堂”主题教研活动.我校曾多次借各种区级教学活动安 排、片区教研活动的开展,鼓励和安排相关老师去其它兄弟学校学习借荐,以提 高对有效(高效)课堂的深入理解.通过学习,使老师们重新认识了课堂改革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加深了对有效课堂的理解,同时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之,各项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优化教学环节 构建有效课堂 追 求高效课堂”为宗旨,不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 升,促进了课题向更深层次的推进.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研究,明晰了构建有效课堂甚至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首先要静下心来钻研教材和备课,静下心来研究学生,明确了理清了教师角色. 只有备课充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重难点,要充分研究好学生,做到因 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课型的不同设计灵活的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分层,不能一把抓;要体现有所侧重,不能一刀切;在充分 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取舍.把教学目标分解若干个教学活动目标.这样既 提升到了优的学习优势又适当兼顾差生.在教学活动中知识点的呈现要也分层 次,循序渐进,做到兼顾共性,照顾个性.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要有前瞻性,留有学生 个性发展的空间.但要注意如何避免出现一些设计上的无效活动,从而提高课堂 效率. 2.做好课堂提问环节.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不同层次的问题要有不同水平的学 生回答.要让基础很差的学生对已经由其他学生回答对了的问题进行重复,这对 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进步.教师要像无私的太阳一样,毫不保留地吧赞美之词送给 那些需要我们鼓励的学生.做到在课堂上人人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权. 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到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勇敢地站起来,体面地 坐下去.所以及时的表扬、必要的耐心、适当的有趣的课堂活动更能激发他们学 习积极的内驱力. 3.作业的布置要体现侧重和分层的原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做出不同的标准 的要求. 4.课堂练习要稳扎稳打.向学生提出小目标,有小目标的完成来逐渐向大的目标 靠近.要求学生小步子,低起点.逐步的积累来完成一节课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 务. 5.开展好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的成功感.鼓励优生带动差生,让基 础差的学生能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鼓励他们把小组讨论的 结果展示给大家,使他们知道同学们和老师都没有抛弃他们,也没有放弃他们,愿 意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在教学环节的有效策略探讨和研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较成功地解决了课题 中提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策略,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形式的相关问 题. (二)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策略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 研究促使教师走进“有效教学”,研究“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在过程 中,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有效教学的本质,理解了开展有效教学的目的,感受到 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在研究中,他们了解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并且对优化每个流程的有效策略有了较为清晰地认识. 2、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名师成长梯队已经形成 教师们深刻认识到科研给学校带来的活力,他们都力图借助课题研究提升学校教 学品位,改变教师的教学状态,提升自身的工作质态.在研究中我们积极组织教师 撰写课题论文和案例反思,并汇编成《凤阳小学十年课改成果展示集》教师的课 题研究成果,经过教、研、思、写等多层次的磨炼,不少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脱颖 而出,成为学校、区、市的教学骨干,现在我校已有省学科带头人 1 名,骨干教师 2 名,省教学能手 2 名,市教学能手 5 名,区教学能手 6 名. 3、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年多来,我校通过课题研究的引领,教研风气空前浓厚,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优化 正成为广大教师数学教学的追求目标.教师们在一次次研究、追寻、反思、改进 中,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自本课题立项以来,我校教师获国 家级奖超过 20 余人次,省级 60 余人次,市级 150 多人次.在本学年中组织的小学 学科课堂教学对抗赛中,我校有一名教师获一等奖,三名教师获二等奖,一名教师 获三等奖,团体获二等奖. (三)通过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优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课堂上学生搞小动 作的少了,专心听讲的人多了;只会倾听的人少了,会听善思敢说的人多了;教 师说话的时间少了,学生表达的多了;单一评价的少了,学生参与的多了.总之, 一个积极向上、紧张有序、和谐文明的课堂气氛形成了. 今后,我们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不再戴着“有色眼镜” 把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改变教师一贯地运用师威和高高在上的身份进行知识 的传授,而是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和学生一起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 老师的关怀,使学生能在每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学而有得.

以上为《课程导入性教学研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