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教学计划

本文由用户“h4x9r”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8-03 23:49:39 举报文档

以下为《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教学计划》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科学

教材分析

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起点,选用常见动物、物质、科学现象、自然现象、简单工具等为探究对象,以了解其特征变化为主要内院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并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实验等探究技能、渗透体验分析、归纳、抽象、概况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进一步关注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的同时,了解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要求

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加强教学组织,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明确观察要求,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达标情况

力争达标





周某某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9.2—9.6

它溶解了吗?





2

9.9—9.12

生活中的溶解





3

9.16-9.20

自制泡泡液





4

9.23-9.27

观察兔子的反应





5

9.29-9.30

观察蜗牛的反应





6

10.1-10.7



国庆放假



7

10.8-10.12

有趣的动物反应





8

10.14-10.18

发光发热的太阳





9

10.21-10.25

看太阳认方向





10

10.28-11.1

变化的月亮





11

11.4—11.8

它在什么方位





12

11.18—11.22

它有多远





13

11.25-11.29

做尺子





14

11.26-11.30

改进尺子





15

12.2—12.6

活动





16

12.9-12.13

活动





17

12.16-12.20

活动





18

12.23-12.27

活动







2019-2020年度二年级科学(上)整体备课

学情

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起点,选用常见动物、物质、科学现象、自然现象、简单工具等为探究对象,以了解其特征变化为主要内院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并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实验等探究技能、渗透体验分析、归纳、抽象、概况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进一步关注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的同时,了解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溶解”,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本课教材采用“分分总”的结构构建单元,按“示例聚焦一类比举证一提炼概念一判断检验—拓展迁移”的活动流程,建构溶解概念,重点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对比实验、制作与调试等技能。

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本课教材采用“分分总”的结构构建单元,按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思路,布设“兔子的反应”“蜗牛的反应”“有趣的动物反应”三课,重点训练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对比实验、描述等技能。教材首先引导学生类比人的眼、耳、鼻、舌等感官功能,观察发现兔子感知环境的特点再针对蜗牛的不同感官,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各自的功能,最后采用观察交流会的方式,驱动学生了解更多动物的感官功能及对环境的反应,让学生体会到了解这些反应对更好地关爱和饲养动物的意义。

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是儿童经常感知的天体,教材中布设“发光发热的太阳”“看太阳认方向”和“变化的月相”三课,引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太阳和月亮,发现并应用其特征、运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理、收集证据、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一课旨在引领学生寻找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和太阳对动植物、人类的影响的证据,体会阳光对生命的意义;第二课旨在引导学生依据太阳晨升晚落与东南西北的方位关系,学会“看太阳认方向”,为下一单元描述物体的位置做好铺垫;第三课旨在引领学生有计划地长期观察月相,自主发现并描述月相圆缺变化的特点。

第四单元“物体的位置”,教材中布设了由定性到定量描述物体位置的两课它在什么方位”和“它有多远”,用“小猫在哪里?“旗杆在哪里?”等活动引领学生描述物体的方位、远近,抽象归纳位置描述的要素,用“小兔子吃萝卜“找地雷”等趣味游戏,驱动学生自主运用前面的方法描述位置,判断位置

第五单元“尺子的科学”,教材创设“没有尺子测量课桌长度”的需求情境,驱动学生重演尺子科技发展史中那些关键的步骤:身体尺一物品尺一标刻度的尺子一统一长度标准一现代尺子,引领学生了解尺子技术发展史,感悟“统一标准”带来的便利,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测量、制作、评估等技能。





教学

建议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精心安排多种活动;

3、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加强教学组织,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2、注重科学课教学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明确观察要求,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1、必须准备好观察材料。

2、把握各课的观察重点。

3、掌握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

四、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1、保持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空间。

2、遵循规定的安全试验程序

3、建议并执行恰当的安全操作步骤。

4、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如在用火加热或使用化学药品时可能出现的灼烧;使用玻璃器皿时可能出现的刺伤;观察动植物实体时可能出现的意外伤人;感官观察时的安全隐患如强光、强噪声、强刺激异味;户外活动触动不明物体,等等。

5、认真按照教材和教师的指导、示范进行活动(包括户外)。

6、始终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学

重点

1、培养学生科学观测、比较、描述、动手做实验或设计制作等基本技能。

2、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3、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

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教学

关键

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



教具

准备

烧杯、水、试管、玻璃棒、筷子、沙子、吸管、食盐、白糖、味精、食用油、淀粉、陈醋、沐浴露、雪碧、洗发露、洗洁精、肥皂、各种动植物图片等



课时

安排

第一单元:溶解3课

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4课

第三单元:太阳与月亮3课

第四单元:物体的位置3课

第五单元:尺子的科学2课





第一单元溶解

单元

概况

1、它溶解了吗

2、生活中的溶解

3、自制泡泡液



单

知识

目标

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如食盐和白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和食用油等。





科学

探究

通过感官观察、实验分析、类比推理建构溶解概念,依据概念判断物质是否容易溶解在水里。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获取证据,尊重事实,激发探究兴趣;

感受生活中有很多与溶解有关的现象和问题。



单元训练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类比推理等探究技能。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

烧杯、水、试吃杯、玻璃棒、筷子、盐、沙子、白糖、味精、食用油、淀粉、陈某某、雪碧、吸管、洗发乳、肥皂、洗洁精、沐浴露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标要求

依据溶解概念判断物质是否容易溶解在水里。



单元小结







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

单元

概况

1、观察兔子的反应

2、观察蜗牛的反应

3、有趣的动物反应



单

知识

目标

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科学

探究

加强观察训练;经过对比实验的过程,继续发展描述、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关注动物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行为。喜爱进而爱护身边的动物。



单元训练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类比推理等探究技能。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

兔子、兔笼、胡萝卜青菜、甘草、苹果,蜗牛、棉棒、小玻璃瓶、透明尺子、棉线绳、铅笔、放大镜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标要求

能够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单元小结







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

单元

概况

1、发光发热的太阳

2、看太阳认方向

3、变化的月亮



单

知识

目标

1、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2、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3、描述月相有圆缺变化的现象。





科学

探究

观察、比较、记录、概况、判断。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经过初步较长期观察,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2、太阳、月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3、知道利用太阳辨认方向的生活技能。



单元训练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类比推理等探究技能。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

各种有关太阳发光发热的图片、小的冰块、各种月相的照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标要求

1、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2、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3、描述月相有圆缺变化的现象。



单元小结







第四单元物体的位置

单元

概况

1、它在什么方位

2、它有多远



单

知识

目标

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名词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科学

探究

观察、提出问题、分析、比较、归纳、描述。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通过游戏激发学习兴趣,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2、学会描述位置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单元训练重点、难点

观察、提出问题、比较、抽象、描述等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

玩具、篮球、钢球和乒乓球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标要求

学会描述位置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单元小结







第五单元物体的位置

单元

概况

1、做尺子

2、改进尺子



单

知识

目标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科学

探究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会多角度多方法设计制作自己的尺子,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体验、学习生活中尺子的发明史,了解“米”的规定,体验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单元训练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设计和制作技能。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

小方块、小木棍、硬纸条、木条、塑料条、记号笔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标要求

学会多角度多方法设计制作自己的尺子,培养创新意识。



单元小结







以上为《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教学计划》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