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集合的概念 教学设计(2)

本文由用户“dsc86300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28 12:55:33 举报文档

以下为《1.1 集合的概念 教学设计(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新教材】1.1集合的概念 教学设计

(人教A版)

/

由于空间时间维度的不同,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如:在平面内,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一个圆;而在空间中,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一个球面。因此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范围是研究数学问题的基础。为了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对象及研究范围,我们需要使用集合的语言和工具。作为高中数学的第一节,本节主要通过实例研究研究集合的含义,表示方法及表示方法,比较简单。

/

课程目标

1. 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与“不属于”关系;熟记常用数集专用符号.

2. 深刻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能够用其解决有关问题.

3. 会用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简单集合。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数学学科素养

1.数学抽象:集合概念的理解,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

2.逻辑推理:集合的互异性的辨析与应用;

3.数学运算:集合相等时的参数计算,集合的描述法转化为列举法时的运算;

4.数据分析:元素在集合中对应的参数满足的条件;

5.数学建模:用集合思想对实际生活中的对象进行判断与归类。

/

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的表示方法.

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集合.

/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

预习课本,引入新课

阅读课本2-5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集合和元素的含义是什么?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2.集合有什么特性?

3.元素和集合之间有哪两种关系?有什么符号表示?

4.常见的数集有哪些?用什么字母表示?

5.集合有哪两种表示方法?它们如何定义?

6.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7.它们使用什么符号表示?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二、知识归纳、梳理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元素: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 总体 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4)元素的特性:确定性 、 无序性 、 互异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关系

语言描述

记法

读法



属于

a是集合A中的元素

a∈A

a属于集合A



不属于

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a?A

a不属于集合A



3.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常用的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

数集

整数

有理

数集

实数集



记法

N



??

?

Z

Q

R



4.列举法

把集合的元素 一一列举出来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5.描述法

(1)定义: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

(2)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 共同特征.

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

题型一 集合的含义

例1 考查下列每组对象,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

①某校高一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

②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相等的点;

③不小于3的自然数;

④2018年第23届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A.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题技巧:(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的标准)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关键看该组对象是否满足确定性,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y| y=x2+1}的代表元素是y,满足条件y=x2+1的y的取值范围是y≥1,所以{ y| y=x2+1}={ y| y≥1},所以集合中的元素是大于等于1的全体实数.

解题技巧(认识集合含义的2个步骤)

一看代表元素,是数集还是点集,二看元素满足什么条件即有什么公共特性。

四、课堂小结

培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

五、板书设计

/

本节内容为集合的概念,主要通过研究集合中的元素来确定集合的三个特性,由于元素的种类不同引入数集,点集等等,又由于元素的个数不同,所以元素分为有限集合无限集,从而引入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1 集合的概念 教学设计(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