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基础教育改革与试验》期末考试题库

本文由用户“Ascend李”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8-25 14:37:52 举报文档

以下为《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基础教育改革与试验》期末考试题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基础教育改革与试验》期末考试复习题

搜题方法:输入题目题干部分文字,按键盘快捷键Ctrl+F查找题目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2分)校长负责制概念的基本要素是:

A.校长全面负责

B.学生全面配合

C.党支部监督保证

D.上级机关领导

参考答案:A,C,D,

2.(2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

A.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B.要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

C.课程评价体制改革要同步进行

D.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

参考答案:A,B,C,D,

3.(2分)基础教育改革的决策原则是:

A.公开原则

B.合理原则

C.主观能动

D.客观原则

参考答案:A,B,D,

4.(2分)不属于改革的四个阶段及其核心得是:

A.学校课程权力分化与结构多样化

B.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

C.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纵深发展

D.注重传统课程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答案:A,B,C,

5.(2分)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有哪些:

A.政府

B.社会利益主体

C.学生及其家庭

D.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E.参与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

参考答案:A,B,C,D,E,

6.(2分)以下属于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得是:

A.国家决策主体

B.社会投资人

C.专业研究人

D.地方学校教职人员

参考答案:A,B,C,

7.(2分)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基础性

B.群众性

C.人本性

D.普及性

参考答案:A,C,D,

8.(2分)基础教育的使命是:

A.富国强民

B.进行国民素质教育

C.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

D.可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答案:B,C,D,

9.(2分)下列属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取得的基本成就是:

A.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B.学生综合水平日益提升

C.日益注重发展和决策

D.注重运用现代科学

参考答案:A,C,D,

10.(2分)下列属于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在保障教育公平方面的变化是:

A.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B.不同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

C.鼓励缺乏教职人员地区的学生到城市高校交流学习

D.重点校与重点班的取消。

参考答案:A,B,D,

二.?判断题

11.(2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

12.(2分)我国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可以概括为基础性、普及型。

参考答案:错误

13.(2分)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跨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参考答案:正确

14.(2分)教育改革的相对阻力体现的是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相对差异与相互冲突,而教育改革的绝对阻力体现的是人们自身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

参考答案:正确

15.(2分)校长负责制概念基本组成要素是:、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和教职工民主管理。

参考答案:错误

16.(2分)1985年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特别是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是教育事业面临的基本矛盾。

参考答案:正确

17.(2分)1983年9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答案:错误

18.(2分)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新时期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的第一份内含“基础”这一关键词的文件。

参考答案:错误

19.(2分)目前来看,教育办学主体主要由政府、社会、个人三类主体构成。

参考答案:正确

20.(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答案:正确

21.(2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教育的要求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区域优化。

参考答案:错误

22.(2分)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

23.(2分)人本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所有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人。

参考答案:正确

24.(2分)教育评价系统改革使教育评价机构和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正确

25.(2分)从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定位来看,基础教育几乎等同于精英教育。

参考答案:错误

26.(2分)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主要是防止地区差异与学段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参考答案:正确

27.(2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告送我们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

参考答案:正确

28.(2分)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取得的基本成就:随着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校关系也开始调整,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参考答案:正确

29.(2分)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与其他教育相比,对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意义,具有更为根本和综合的作用,它为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提供双重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

30.(2分)任何教育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社会改革必然对基础教育发展带来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参考答案:正确

31.(2分)1998年至今是我国课程改革的第四个阶段。

参考答案:错误

32.(2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是课程改革的唯一核心内容。

参考答案:错误

33.(2分)基础教育改革的决策有四大原则。

参考答案:错误

34.(2分)学校课程权力分化与结构多样化是基础教育的使命。

参考答案:错误

35.(2分)教职工民主管理是校长负责制概念的基本要素。

参考答案:正确

36.(2分)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是相互支持、互动的过程。

参考答案:正确

37.(2分)教育民族化是国际化的前提。

参考答案:正确

38.(2分)我们一般从三方面理解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改革目标、改革过程、改革主题利益。

参考答案:错误

39.(2分)基础教育共有两种使命:一是进行国民素质教育;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

参考答案:错误

40.(2分)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教师教育系统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代。

参考答案:错误

41.(2分)教育改革为社会改革提供一定的人力、知识资源等,能更好地加速社会的改革。

参考答案:正确

42.(2分)民族化发展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外部条件。

参考答案:错误

43.(2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参考答案:正确

44.(2分)教育是社会文化的唯一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错误

45.(2分)基础教育的普及性是指它要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

参考答案:正确

46.(2分)我国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可以概括为基础性、普及性。

参考答案:错误

47.(2分)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们构成了教育利益的主体。

参考答案:错误

48.(2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校关系也开始调整,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参考答案:正确

49.(2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十分完善。

参考答案:错误

50.(2分)基础教育关乎国家的兴衰和成败。

参考答案:正确

一.?多项选择题

1.(2分)下列属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取得的基本成就是:

A.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B.学生综合水平日益提升

C.日益注重发展和决策

D.注重运用现代科学

参考答案:A,C,D,

2.(2分)基础教育的使命是:

A.富国强民

B.进行国民素质教育

C.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

D.可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答案:B,C,D,

3.(2分)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有哪些:

A.政府

B.社会利益主体

C.学生及其家庭

D.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E.参与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

参考答案:A,B,C,D,E,

4.(2分)校长负责制概念的基本要素是:

A.校长全面负责

B.学生全面配合

C.党支部监督保证

D.上级机关领导

参考答案:A,C,D,

5.(2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

A.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B.要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

C.课程评价体制改革要同步进行

D.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

参考答案:A,B,C,D,

6.(2分)基础教育改革的决策原则是:

A.公开原则

B.合理原则

C.主观能动

D.客观原则

参考答案:A,B,D,

7.(2分)下列属于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在保障教育公平方面的变化是:

A.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B.不同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

C.鼓励缺乏教职人员地区的学生到城市高校交流学习

D.重点校与重点班的取消。

参考答案:A,B,D,

8.(2分)不属于改革的四个阶段及其核心得是:

A.学校课程权力分化与结构多样化

B.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

C.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纵深发展

D.注重传统课程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答案:A,B,C,

9.(2分)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基础性

B.群众性

C.人本性

D.普及性

参考答案:A,C,D,

10.(2分)以下属于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得是:

A.国家决策主体

B.社会投资人

C.专业研究人

D.地方学校教职人员

参考答案:A,B,C,

二.?判断题

11.(2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

12.(2分)我国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可以概括为基础性、普及型。

参考答案:错误

13.(2分)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跨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参考答案:正确

14.(2分)教育改革的相对阻力体现的是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相对差异与相互冲突,而教育改革的绝对阻力体现的是人们自身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

参考答案:正确

15.(2分)校长负责制概念基本组成要素是:、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和教职工民主管理。

参考答案:错误

16.(2分)1985年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特别是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是教育事业面临的基本矛盾。

参考答案:正确

17.(2分)1983年9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答案:错误

18.(2分)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新时期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的第一份内含“基础”这一关键词的文件。

参考答案:错误

19.(2分)目前来看,教育办学主体主要由政府、社会、个人三类主体构成。

参考答案:正确

20.(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答案:正确

21.(2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教育的要求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区域优化。

参考答案:错误

22.(2分)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

23.(2分)人本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所有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人。

参考答案:正确

24.(2分)教育评价系统改革使教育评价机构和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正确

25.(2分)从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定位来看,基础教育几乎等同于精英教育。

参考答案:错误

26.(2分)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主要是防止地区差异与学段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参考答案:正确

27.(2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告送我们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

参考答案:正确

28.(2分)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取得的基本成就:随着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校关系也开始调整,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参考答案:正确

29.(2分)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与其他教育相比,对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意义,具有更为根本和综合的作用,它为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提供双重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

30.(2分)任何教育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社会改革必然对基础教育发展带来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参考答案:正确

31.(2分)1998年至今是我国课程改革的第四个阶段。

参考答案:错误

32.(2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是课程改革的唯一核心内容。

参考答案:错误

33.(2分)基础教育改革的决策有四大原则。

参考答案:错误

34.(2分)学校课程权力分化与结构多样化是基础教育的使命。

参考答案:错误

35.(2分)教职工民主管理是校长负责制概念的基本要素。

参考答案:正确

36.(2分)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是相互支持、互动的过程。

参考答案:正确

37.(2分)教育民族化是国际化的前提。

参考答案:正确

38.(2分)我们一般从三方面理解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改革目标、改革过程、改革主题利益。

参考答案:错误

39.(2分)基础教育共有两种使命:一是进行国民素质教育;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

参考答案:错误

40.(2分)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教师教育系统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代。

参考答案:错误

41.(2分)教育改革为社会改革提供一定的人力、知识资源等,能更好地加速社会的改革。

参考答案:正确

42.(2分)民族化发展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外部条件。

参考答案:错误

43.(2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参考答案:正确

44.(2分)教育是社会文化的唯一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错误

45.(2分)基础教育的普及性是指它要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

参考答案:正确

46.(2分)我国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可以概括为基础性、普及性。

参考答案:错误

47.(2分)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们构成了教育利益的主体。

参考答案:错误

48.(2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校关系也开始调整,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参考答案:正确

49.(2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十分完善。

参考答案:错误

50.(2分)基础教育关乎国家的兴衰和成败。

参考答案:正确

一.?多项选择题

1.(2分)下列属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取得的基本成就是:

A.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B.学生综合水平日益提升

C.日益注重发展和决策

D.注重运用现代科学

参考答案:A,C,D,

2.(2分)基础教育改革的决策原则是:

A.公开原则

B.合理原则

C.主观能动

D.客观原则

参考答案:A,B,D,

3.(2分)以下属于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得是:

A.国家决策主体

B.社会投资人

C.专业研究人

D.地方学校教职人员

参考答案:A,B,C,

4.(2分)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有哪些:

A.政府

B.社会利益主体

C.学生及其家庭

D.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E.参与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

参考答案:A,B,C,D,E,

5.(2分)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基础性

B.群众性

C.人本性

D.普及性

参考答案:A,C,D,

6.(2分)基础教育的使命是:

A.富国强民

B.进行国民素质教育

C.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

D.可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答案:B,C,D,

7.(2分)校长负责制概念的基本要素是:

A.校长全面负责

B.学生全面配合

C.党支部监督保证

D.上级机关领导

参考答案:A,C,D,

8.(2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

A.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B.要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

C.课程评价体制改革要同步进行

D.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

参考答案:A,B,C,D,

9.(2分)不属于改革的四个阶段及其核心得是:

A.学校课程权力分化与结构多样化

B.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

C.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纵深发展

D.注重传统课程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答案:A,B,C,

10.(2分)下列属于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在保障教育公平方面的变化是:

A.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B.不同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

C.鼓励缺乏教职人员地区的学生到城市高校交流学习

D.重点校与重点班的取消。

参考答案:A,B,D,

二.?判断题

11.(2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

12.(2分)我国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可以概括为基础性、普及型。

参考答案:错误

13.(2分)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跨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参考答案:正确

14.(2分)教育改革的相对阻力体现的是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相对差异与相互冲突,而教育改革的绝对阻力体现的是人们自身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

参考答案:正确

15.(2分)校长负责制概念基本组成要素是:、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和教职工民主管理。

参考答案:错误

16.(2分)1985年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特别是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是教育事业面临的基本矛盾。

参考答案:正确

17.(2分)1983年9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答案:错误

18.(2分)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新时期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的第一份内含“基础”这一关键词的文件。

参考答案:错误

19.(2分)目前来看,教育办学主体主要由政府、社会、个人三类主体构成。

参考答案:正确

20.(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答案:正确

21.(2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教育的要求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区域优化。

参考答案:错误

22.(2分)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

23.(2分)人本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所有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人。

参考答案:正确

24.(2分)教育评价系统改革使教育评价机构和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正确

25.(2分)从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定位来看,基础教育几乎等同于精英教育。

参考答案:错误

26.(2分)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主要是防止地区差异与学段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参考答案:正确

27.(2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告送我们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

参考答案:正确

28.(2分)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取得的基本成就:随着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校关系也开始调整,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参考答案:正确

29.(2分)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与其他教育相比,对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意义,具有更为根本和综合的作用,它为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提供双重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

30.(2分)任何教育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社会改革必然对基础教育发展带来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参考答案:正确

31.(2分)1998年至今是我国课程改革的第四个阶段。

参考答案:错误

32.(2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是课程改革的唯一核心内容。

参考答案:错误

33.(2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 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 )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 性 D.先导性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 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三、 判断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 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基础教育改革与试验》期末考试题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