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分享》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跨越古今 ,寻美丽江
——《一滴水经过丽江》说课稿
教学目标
通读全文,理清一滴水的行踪,找准地点的转换,梳理全文。
以时间为节点,分古今去品析和感悟丽江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聚焦丽江的大美,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通读全文,理清一滴水的行踪,找准地点的转换,梳理全文。
教学难点:以时间为节点,分古今去品析和感悟丽江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聚焦丽江的大美,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方法:品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选2-3位同学谈游丽江感受,以谈丽江印象为导入。
师:有人说,丽江静美得像一片散淡的云,雅致得像一幅写意的丹青。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跟随一滴水的脚步,跨越古今,寻美丽江。(文章的主线就是寻找丽江的美,以三个问题贯穿全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诗填写并齐某某(课前预习作业,配上音乐诵读)
几百年前 ,我是一片雪,
落在 玉龙雪山 ,
后来我化成一滴水扑向山下
看到了松杉与 杜鹃 ,
经过 马帮来往的驿道 ,
我欣赏了 丽江坝 ,
又看到了 象狮山、笔架山
几百年后
我从 黑龙潭 ,
冒出来
远眺了 玉龙雪山
顺着玉河,我来到 四方街
我看到了古城、柏树、重重房屋、 蜿蜒的老城 ,
回到玉河,
穿过 道道小桥 ,
我看到了银器小店、玉器店和 字画店
经过壶中之旅,
我回到河流,
来到城外
来到了喧腾奔流的 金沙江
最后奔向到 大海 ,
我终于以一滴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师:从小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全方位展示了丽江古城美,现在就让我们回到几百年前,去与丽江初遇。
(三)壹:初见丽江
思考一:默读1-5自然段,结合具体语句,说说古代丽江坝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品析关键句、关键词:
1、“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和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做杜鹃,叫作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
找准修饰语何某某:“高大挺拔的树”“开满鲜花的杜鹃树”“马帮来往的驿道”“纳西族村庄的人们”“美丽的大盆地”,生说:“感受到了丽江的自然宁静,生机勃勃”
2、师追问:还有没有表现丽江的自然宁静,生机勃勃得词语或者句子?
生:森林 、田野 、瀑布 、象山、狮子山、笔架山 、草甸
3、师:可否像之前品析的句子一样加上修饰语?
生:古老的森林 、碧绿的田野 、宏伟的瀑布 、相望的象山、狮子山、笔架山 、放着牛羊的草甸
4、那你能否感受到这滴水初见丽江时的美?
明确:初见丽江坝:美在自然、古朴、宁静
(四)贰:再见丽江
过渡语:几百年前,我初见丽江,它还叫做丽江坝;几百年后,我再见丽江,它就已经时一座——
学生齐答: “城”
PPT出示:“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
2、思考二:品读7-13段描写现代丽江城人文景观的句子,具体分析有何特点?(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分享)
生1:“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看到了顺水而去蜿蜒的老街。古城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自然”
生1:古城依止于自然,美丽自然”
师:你非常善于从本文找到关键句来进行概括,你能否就具体词句展开分析?如:房屋是依山而起的。
生:古城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从政府的角度和阿来的角度来分析其目的。
3、师总结:我们本就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绝美的山川风物不可胜数。同时我国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和最深厚的文化底蕴。*_**的一个代表,我们还有很多让世界瞩目的景观和人文,我们当有自己国家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4、结合文本内容改编小诗,收束全文:
我们会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 黑头发的人, 黄头发的人, 黑眼睛的人, 蓝眼睛的人,在桥上,
在堤上, 说着不同的语言, 在不同的语言里, 有一个词频频出现, 大美丽江, 大美中国。
(六)课后作业布置:
请以《一滴水经过随州》为题,仿照本文,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分享》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