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

本文由用户“shantoughost16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7-03 05:06:51 举报文档

以下为《10.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试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在品德教育中,为什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较有影响的德育理论流派。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儿童可以通过替代强化 获得道德行为,其基本途径是通过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类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而并非本能论所认为先天拥有一个行为库。个体经由学习而获得行为和认知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 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也叫试误性学习,这是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的,在直接经验其结果的强化性质的基础上获得新的行为方式,是更为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行为的起源。这是传统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任何由直接经验产 生的学习现象,都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在替代经验的基础上产生。这就是个体获得行为和认知的第二种途径:观察学习(也叫替代学习),这是人类获得新的行为更为普遍、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替代学习。可以减少个体存活的风险,使人类的生存方式的社会传达过程成为可能。和其它类型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技能一样,儿童道德认知的获得以及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着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通过对周围示范榜样(即道德原型)的观察和模仿,儿童获得了示范行为的符号表征,以形象或语意的形式加以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这样,儿童就习得了该示范原型的行为方式和技巧,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班杜拉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攻击性行为的信息符号,并在一定的外部强化下表现出该行为。同理,儿童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也是通过对示范榜样的观察和模仿而获得,并在一定的动机激发下转变为具体的道德行为。

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 学习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 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 其学习模式是刺激—反 应—强化,离开学习者本身对刺激的反应及其所受到的强化,学习就不能产生。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正因为人类具有观察学习的能力,所以人们才能不依靠尝试错误一点一点地掌握复杂的行为, 而很快地学到大量的复杂的行为模式。由此可以看出, 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青少年儿童的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地位就更为重要。班杜拉认为,除了基本的反射之外,人并不具备各种先天的行为技能。各种行为技能或新的反应模式, 或者是通过直接经验,或者是通过观察学习来 的。来源于直接经验的学习的最基本形式是通过行为所产生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结果进行学习。一种行为方 式如果产生积极的结果,证明是成功的,它就被择取;反之, 如果产生消极的结果,证明是无效的,它就被抛弃。所以人们在行动之前,至少可以用一种近似的形 式向榜样学习,他们就可以避免一些错误。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十分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整个观察学习过程就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不同示范而进行的。首先,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榜样具有替代 性强化的作用,这使人们对榜样在儿童品德教育中的重 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曾说道:很多父母为了防 止孩于某某,就在他们斗殴时打他们,这样做往往使孩 子间的格斗变本加厉了,这就是消极示范的影响。这提 醒我们,品德教育中应尽量多提供正面、积极的榜样, 少提供反面、消极的榜样。教育者应该要求自己的行 为举止合乎道德规范,不但注意言传,更应该注意身 教,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实践证明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因而榜样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传统的理论教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积极上进的良好学风和校风。

榜样教育在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是一条捷径。所以,我们在对人进行教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采用榜样教育的方式就是一种简单而又快速有效的方式。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榜样发挥作用的基础是通过我们对其的模仿。模仿作为一种社会学习方式 不仅仅只局限在对外在行为的模仿,对于一个人内在的态度、情绪、道德品质也都可以模仿。榜样发挥作用是无形中渗透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很大程度上受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愿意主 动接受该榜样的影响,则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招聘试卷
  3. 《形势与政策》网络教学平台操作指南
  4. 农大-超星学习通学生操作手册-(学生用)
  5. 观察记录表(学习故事)
  6. 观察力训练教案初案
  7.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
  8. 布鲁纳的发现主义和结构主义教学观
  9. 4.创意美术区域游戏—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表
  10. 幼儿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表
  11.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
  12. 我的个性研修计划
  13.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14. 我的个人研修计划
  15. 复学前家长和孩子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学习上的)
  16. 小学生心理疏导辅助材料
  17. 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18. 三年级语文停课不停学计划
  19.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教学设计
  20. 2.《规范促销行为暂定规定》的宣传学习情况

以上为《10.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