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

本文由用户“甜嫩姜丝棉花糖”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2-23 19:17:3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李某某

第一课??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重点: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难点: 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师: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其中又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呢? 老师给予肯定。 2、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少数民族——鄂伦春族。老是带领大家走进鄂伦春,了解与鄂伦春相关的知识。课件展示。 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1.播放范唱录音,你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2. 请同学们打开书p6,观察鄂伦春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 3.再听范唱录音,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1)带学生分句读歌词,要求:划节拍有节奏地读,声音位置要高。 (2)师生划拍齐读歌词,注意反馈第四句节奏及歌词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奔跑着的什么声音? (3)学生跟琴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每句结尾二分音符的时值。 5.跟着小老师一句一句学唱歌曲。老师弹琴伴奏(如果没有会唱的学生由老师分句教唱) 7.生生接唱歌曲。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 一杆 枪”“日夜 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 8.生生交换接唱歌曲。让我们用掌声谢谢小老师——X X X ,请回座位上。 9.如果你来扮演勇敢的小鄂伦春,你会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现他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呢?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10.自豪的、骄傲的演唱全某某,你可以试着加上动作演唱。 四、巩固练习《勇敢的鄂伦春》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兴安岭有了勇敢的鄂伦春,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重点: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难点:1.歌曲中“一呀 一杆 枪” “日夜 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 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 一、情境引入 师:森林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呀! (课件:逐一出示各种小动物图片。) 师:我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们轻轻拍手为我伴奏好吗? (教师拍手读两遍歌词,适当做简单律动。) 二、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快瞧,那里有一群我的小伙伴唱着歌向我们跑过来了。 (课件:出示一群奔跑的小鹿,同时播放歌曲录音。) 三、游戏创编 学生戴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巡视指导。 四、分组展示 学生依次展示两到三组,每组展示完可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五、集体游戏 师!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学生进行游戏。 六、结束部分 (课件:小鹿说:“小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郊游要结束了,可我看到咱们玩过的地方有许多小朋友留下的垃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不爱护环境,我的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呀!”) 师:小朋友们,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说) 师: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还小动物们一个美丽的家吧! (音乐声中,学生边捡起地上的垃圾,边走出教室。)

第二课??跳呀,快来跳舞 教学目标 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重点: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难点: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一、情境定向: 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 A、X? ?X ?X? ?X ??? B、X X??X X ?X X??X ?? C、X X??X ?X X??X ?? 二、 导入引趣: 1、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 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 3、出示课题:课件:《情系彝族》 4、引趣:今天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彝族的“九乡村寨”。(课件:九乡村寨) 三、激趣体验(一): 课件画外音:欢迎小朋友到我们彝族做客。 1、导入:你们听,彝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 2、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 (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_*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4)、问:还有哪些歌词? (5)、小结:彝族小朋友为我们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词)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初步体验歌曲: (1)、启发: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学上1、2句。 (2)、启发: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采用接龙游戏学会。 (4、深入体验歌曲: (1)、教师示范:边某某边用律动伴奏。 (2)、自己尝试:学一学边某某边用律动伴奏。 (3)、全体在音乐伴奏下边某某边用律动伴奏。 5、情感激发: (1)、问: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样的?速度呢? (2)、启发学生说:情绪——活泼轻快,速度——稍快 (3)、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唱。 (4)参与表现:全体起立边某某边某某。 6、小结:踏着歌声,告别彝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又出发了。 四、激情体验(二): 1、导入:闭眼听,远处传来动听的音乐…… 2、初步感受乐曲:《快乐的罗嗦》 (1)、导入: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的旅行团来到了彝族的第二站——“云南民族村”。(点击图片:民族村录像欣赏和火把节) (2)、点击画外音:你们真幸运,赶上了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 (3)问: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为什么? (4)、小结:这首欢快的乐曲是彝族音乐《快乐的罗嗦》(点击图片:快乐的罗嗦) (5)、问: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 (6)、启发学生回答:两个小朋友讨论一下。 (7)、小结:这段重复出现的音乐是这首乐曲主题音乐,它是彝族最常用的乐器“月琴”演奏的。(点击图片:主题音乐) 3、深入体验乐曲: (1)、聆听主题音乐:边听边哼唱。 (2)、动一动:教师示范表演 (3)、小组合作设计动作,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五、评价小结: 1、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云南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点击图片:情系彝族)2、随彝族音乐走出教室。

第三课? ? (活动)做做敲敲 教学目标 学生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与奇妙。 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能用自然的声音整齐演唱歌曲,不喊叫,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能用碰铃和沙某某给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讨论式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在晴朗的夏某某,每当你们仰望浩瀚的夜空,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二、新歌教学(音乐实践,启发想象)? 1、A、谁能说一说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 (B、谁能用动作学学星星发光的样子?? 2、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学学闪烁的星星。 3、这首歌好听吗?(好听)现在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 4、小朋友们真棒,学得这么快,你能跟着伴奏演唱这首歌吗?? 5、分组表现歌曲(甲组:唱;乙组:跳;丙组演奏(由学生选择碰铃和沙某某。)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游览了夜空,认识了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其实夜空中的神奇和奥秘还多得很呢!只要我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总有一天,我们真的会在天空中飞呢!

第四课 农场的早晨

教学目标 1、在模仿各种动物叫声的活动中,能掌握二分,四分,八分节奏及四分休止符。 2、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中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3、能学会歌表演《母鸡叫咯咯》 重点:引导学生大胆,自信的参与表演。 难点:模仿动物们的歌声,进行多声部节凑练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教师面对学生:小朋友,跟着导游阿姨一起来吧! 2、 CAI:放《火车开了 》师生随火车开了音乐在教室活动。 二、情境模仿。 CAI展示小羊的家,学生模仿小羊。 CAI:小鸭的歌声 1 导游:这是谁的家?羊妈妈在干什么 ? 2 导游:听,这是谁的歌声这么特别? 3 导游:小鸡知道小朋友来了,他们正急急忙忙往这里赶,小鸡会怎么样走4 导游:小鸡,小羊,小鸭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学的很像,他们走到一块,边走边某某,声音更好听。 ??三,歌表演 1 导游:在大家的努力下,鸡妈妈已经开门了,她在家干什么呢 ? CAI:播放歌曲《母鸡叫咯咯》鸡画面。 学生:她在唱《母鸡叫咯咯》 四,听赏表演。 1 导游:小朋友块块坐好,联欢会马上开始,首先欣赏动物们为我们准备的节目《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2 听完后导游请大家一起表演,可以扮各种小动物,指导学生扮各种小动物。 3导游:小朋友们准备好没有,我们一起来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4导游:小朋友们今天的联欢会非常成功,非常美好,我们在农场玩的开心及了。 5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第五课《山谷回声真好听》

教学目标: 1.在聆听声音的活动和游戏中,能够听辨出声音的强弱,认识记忆强弱记号。 2.能学会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并能用歌声表现声音的强弱。 3.能用声音模仿、表现“回声”这一自然现象,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声音的强弱 教学难点:较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效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接唱问好歌 2、听师弹《山谷回声真好听》 师:大家的动作都能合着音乐的节拍,都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下面我来考考大家的观察力怎么样?课件示图:找不同 二、认识“声音的强弱” 1、感受渗透 师:你能找出这两幅图有哪些不同吗? 师:这么多的不同,都是因为两只小狗敲鼓的声音不同,一起来听一听。 师:有一个小朋友把这一组对比的声音用图形记录下来,我们来看,哪组图形适合呢?(出示大小对比、颜色浓淡对比的图形,学生判断选择) 2、呈现记忆 师:在音乐中,把我们听起来感觉声音响的、大的、重的叫“强”,反之叫“弱”。用记号“f ”和“p”表示。赶快往心中记忆。? 师:示飞机图片,“f ”外形象起飞的飞机,大家想飞机起飞的声音,学一学。 师:示气球图片,“p”外形象漂浮的气球,漂浮的气球是什么状态,大家学一学。 师:大家记住了吗?板书“f 、p”,。 3、体验表现 (1)、音乐游戏:快乐的小豆,敲鼓的时候,小豆会怎样?? ??? 做高低不同的跳跃动作 (2)、听赏乐曲:感受强弱的变化 师:我们在这里欢快地跳舞,而有的人却听着音乐睡着了,想个办法提醒他,快来听美妙的音乐吧。想个什么办法好呢? 师:听到声音强某某,我们就拍手。? 三、? ?学习歌曲 1、导入情景 师:好,听音乐出发。师弹奏《山谷回声真好听》旋律,一次强,一次弱。 2、感受模仿回声 师:(示课件)我们来到两边是高山中间低凹的地方,这是一个大山谷。真美呀,你准备对大山喊什么话?? ?? ?? ?? ?? ? 是谁在学我们说话呢?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声音被大山挡住传回来再次被我们听到。回声内容和原声相同,但比原来的声音要怎样?师:回声和原声是强弱对比的一组声音,还有谁愿意对着山谷喊话?大家当你用了这样的方法,把那些打瞌睡的人惊醒,一起来听《惊愕》,听到声音弱时,的回声。?? 师:请你来当我的回声。3、学唱回声: 师:听一听《山谷回声真好听》,歌中哪里有回声呢?? ? 生:找见歌中回声的地方,不同色块提示f 和p处,再次聆听歌曲。 师:我唱歌曲,同学们扮演回声。一起完成这首歌曲。唱“啊”的时候把口腔张开,嘴巴张某某。 4、跟着老师学唱歌曲其他乐句 (1)老师弹奏,学生模唱,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师:这首歌曲中有几个地方是一样的,如(师唱)……你发现了吗?后面是怎样变化的,唱一唱,想一想。 师:第三条线应该是断开的,还是连起来的呢?听老师唱。? 师:好,听你们的,重画一下。我会把这个了不起的发现告诉其它班的小朋友。都向你们学习,爱动脑筋,善于总结发现规律。 5、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五、小结本课?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还编了很多新的歌词,大家用歌声让老师感受到“回声真好听”,听,山谷爷爷送给我们神奇的回声(聆听无伴奏合唱曲《回声》),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活当中美妙的音乐吧。随乐出教室。

第六课 青草小河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捉迷藏》、表演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学习5(sol),并随着琴声能练,做。 情感态度价值观:演唱《青青小河边》,体会江西童谣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学会歌曲《青青小河边》。 教学难点:进行音乐游戏 一、律动练习:   播放《躲猫猫》的音乐,学生随音乐自由动作。   二、歌曲教学:?   第一步:听《躲猫猫》的录音,感受歌曲的风格。   要求学生注意倾听歌曲中都唱了什么?   第二步: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拍手感受。?   1、听教师范唱歌曲,熟悉歌词。2、学生跟节奏读词。   3、注意歌曲中的难点。 第三步:教师弹琴,学生学唱歌曲。   1、学生听琴边拍手边某某歌。2、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3、注意歌中“快”“来”等一字多音处指导学生唱准。   第四步:聆听《捉迷藏》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生动活泼的情绪。   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到了什么?什么乐器在演奏??   2.复听时随着乐曲做动作。提示:这首乐曲适合表现课本上的哪一幅图??第五步:播放背景音乐《躲猫猫》,进行音乐游戏:1、教师口述游戏规则: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每组请一个同学担任“找”的任务。 游戏开始全体唱歌,互相串座位“躲起来”,让一个同学“蒙”上眼睛。歌声结束,全组同学加两声“哦”用高位置喊出。只有熟悉同学们的声音,找到“藏起来”的每一个组,游戏才结束。然后换组进行。?   2、学生也可编创游戏,共同商议游戏的方法,使大家在创编中活动起来。三、在游戏中结束该课:   躲猫猫的游戏好玩吗?教师里的地方太小了,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玩一玩吧!再次播放《躲猫猫》音乐,孩子们随音乐跑出教室。

第七课 同坐小竹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带有三、四度音程关系的歌曲《同坐小竹排》。能准确地为变拍子的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 过程与方法:学会准确的掌握《同做小竹排》这首变拍子歌曲的节奏。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重点:唱准四度音程 ,及含四度音程的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同做小竹排》。准确地为变拍子的歌曲打节奏。 一、听音乐进教室:老师放 《同坐小竹排》音乐 二、学习四三拍及四二拍舞步,感受《同坐小竹排》这首歌的特点。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每个人都喜欢唱歌和跳舞,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来教大家做一个舞步练习,热热身,看看你们谁学得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到它。你们要仔细看,看谁一下就学会。 老师示范,先做一下四三拍的华尔兹舞步,再做四二拍的点步,然后做四三、四二的变化。 (师):我们跟音乐试一下好吗?老师放音乐。 学生活动:学生跟音乐律动。 2、(师):同学们做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下节奏卡片游戏,看谁读的规范,划拍准确:(1)X X? ?X X? ?X? ?? ?? ?? ?? ?? ??? (2)X X? ? X XX?? 3、(师):这个练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比较容易,下面我们来进行一项有点难度的练习,老师向检验一下谁的小耳朵最灵。我们先来模唱一下五声调式音阶: 3 5??1 3? ?2? ?? ?? ??? 6216??6? ?? ?? ?? ?? ?? ?? ?? ??? 4、学习新歌: (1)导入:? 咱们做了不少练习了,这些练习我们做得都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这首歌的名字叫《同坐小竹排》,先听老师唱一下好吗?(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你们谁能给老师评价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然后为老师评价 (2)感受壮族音乐的美: (师):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歌是一首壮族儿童歌曲。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他们分布在云南、广西一带,他们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放幻灯片)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壮族歌曲。老师先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你们,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学习歌曲的节奏好吗?结合咱们前面的节奏游戏。? (3)小组学习念歌曲节奏 (师):下面我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咱们集体读一下节奏 (4)老师伴奏,学生唱谱。 (师):大家的节奏念得还不错,你们能跟琴直接唱前一部分吗? 四句节奏一样,注意音准,尤其是6? ?2,这个四度音程要唱准。 第二部分,老师带唱。 (6)学生学唱歌词 (师):大家可以直接唱词吗?试一试吧,如果哪儿有问题老师在更正,好吗? 学生活动:学生跟琴唱词,提醒学生最后两小节要唱满四拍。完整地在演唱一遍 (7)变化形式演唱: a.学生和老师做歌曲接龙,两段互换 b.两个或几个学生领唱,其他人唱衬词部分,学生评价。c.加上打击乐器,分组进行表演,两组打击乐,一组唱歌,一组打拍子,一组表演。 (师):为了把歌曲唱得更好听我们给音乐加点打击乐器怎样? 老师选两样乐器,让学生演奏。 学生自愿分成小组展示。 (8)跟着伴奏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声音不要大。 四、教学效果与评价设计 1、建立平等的评价制度,师生互平,生生互评。 2、学生自我评价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会哪些知识?

第八课 鼓和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大鼓和小鼓两种乐器,能听辩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在大小游戏中能听音乐作出相应动作,感受 ta ta ,??titi ta 两种节奏,体验活动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演奏《少先队鼓号曲》 教学重点:认识大鼓与小鼓,并听辨大鼓与小鼓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演奏《少先队鼓号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起动机 伴随钢琴《大鼓小鼓》师生做相应的动作入场。   要求幼儿学习倾听钢琴声音的大和小。   二、游戏——极大极小,极高极低   在钢琴声中加入大小鼓的声音,让幼儿听到大鼓小鼓声音时做不同的立即反应的动作,感受大小、高低。   如:听到大鼓的声音手上举,听到小鼓的声音蹲下来。   听到大鼓的声音张大嘴巴,听到小鼓的声音闭上眼睛等。   三、幼儿肢体探索游戏   1、出示大鼓和小鼓,让幼儿听辩声音的区别。(音量、音质、节奏)   2、幼儿肢体探索游戏   引导幼儿从肢体中获得大小游戏的方式,并在钢琴和鼓声中游戏:   如:听到大鼓拍手,听到小鼓拍腿;听到大鼓跺脚,听到小鼓拍手等。   3、出示活动道具,引出大象、小狗和大鼓、小鼓进行配对,并引出歌曲《大鼓小鼓》 4、听音游戏听CD玩游戏。   第一遍:听到大鼓、大象时走路,听到小鼓、小狗时跑步;   第二遍:听到大鼓、大象时手上举拍手,听到小鼓小狗时蹲下食指相碰; 第三遍:听到大鼓、大象时做打大鼓的动作,听到小鼓、小狗时停住闭眼。   四、结束部分   出示活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练? 练声曲:模仿小鸡、小猫、小鸭叫。? 三、《新朋友,老朋友》的教学?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让学生在进教室后随意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再组织同学演唱《两只小象》《找朋友》两首歌曲,使他们融入到歌曲的教学情境之中。? 2、 教学歌曲? (1)、带领学生唱读 2).请学生用“噜”模唱? (3).学生跟音乐轻声的演唱歌曲。 (4).师生对唱。? (5)..全班进行表演。 3、 演一演? (1)让学生自己根据歌词来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让学生分成的几个小组,自编自演。? (3)评价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好。? 四、《音乐夏令营》的教学?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歌曲和游戏。? (2)分小组讨论把本学期的歌曲分类。 汇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类。? (4)每小组根据自己的分类派一名学生选一首曲进行演唱。(5)组织学生分小组出发参加“夏令营”活动。“玩具国”—“回声谷”—“雁儿林”—“运动场”—“大本营”。让学生每到一个情境都大胆地参与活动表演。? (6)让学生互评,评出最佳小队。? 四.小结:同学们,今天的音乐夏令营到此结束,现在就让我们带者愉快的心情,边某某边某某离开教室吧!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