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数学探究性活动课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方案(第一单元)
单元
观察物体《三》
单元课时
2
主题
《学校教学楼三视图探究活动》
总课时
2
第 1课时
背景分 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三》的基本内容,学会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对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本课安排在学生学完第一单元之后进行,以巩固基础知识+真实校园情境的模式进行课程实践。通过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喜欢上数学。本课还将添加学生未学习过的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尺寸按照本单元的内容,画出学校教学楼的三视图,并利用乐高等工具对学校教学楼模型进行制作。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该阶段孩子心理和生理特征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自控能力较好,有创新精神。技能学习也正逐步从模仿向创新发展,表现欲望强烈,可能合作意识相对较弱。因此,课程以小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让学生在校园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了第一单元的课后巩固作业。
教学目 标
1.熟悉本单元三视图的基本知识,学会观察不同方向物体的形状图。
2.利用校园情境中的教学楼,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搭建教学楼模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评价设 计
1.最佳作品奖
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根据活动要求,画出教学楼三视图并搭建教学楼模型,根据小组作品,评出最佳作品奖。
2.最佳合作奖
在活动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意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倍数的概念。
2.巩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概念,会分辨和判断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
3.小组内合作,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评价设 计
最佳小组奖。
方法:根据活动过程中各小组的表现,以及在活动中所积累的比赛结果作为评判依据。
最佳贡献学生。
方法:在所有小组中,表现最优的学生被评最佳贡献学生。
学与教活动设计
活动一:
班级人数分成5组,每组6人
老师报出一个数,每组抢答,哪组最快报对这个数的所有因数和5个这个数的倍数积累一分。一共玩5轮
活动二:
小组内轮流玩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从1开始,往下报数,左手贴上质数,右手贴上合数,左脚表示奇数,右脚表示偶数。(满足对应特征,举起手或脚离开地面。)当满足多个特征时,需要同时做出动作并报出这个数。时间规定五分钟,看哪组玩到的数越大,为胜者。小组内成员有失误或错误时,其他成员可以帮忙和解答,推荐游戏运行。
活动三:2,3,5倍数游戏
从1开始报数,不满足要求,直接报出数字,满足一个数的倍数敲一下桌子,满足两个数的倍数敲两次桌子,满足三个数的倍数,敲三下。动作和报数不能同时出现。
总结:根据小组间的积分排名评出最佳小组奖
根据组内游戏,评出最佳贡献奖
教
学
反
思
这节游戏课充分体现学生之间的默契和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巩固了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对于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对于2,3,5的倍数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活动,学生加大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学数学探究性活动课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