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蜗牛长大了》集体备课第1、2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大班艺术领域:
小蜗牛长大了(第一稿)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体验歌曲的幽默诙谐。
2.能根据歌词分角色边唱边进行情境表演。
3.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尝试唱准歌曲中的附点。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并能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
难点:熟练演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附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蜗牛、袋鼠的习性特征。
2.音频《小蜗牛长大啦》,实物资源《蜗牛、袋鼠的头饰》(活动前制作好)。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词,并熟悉歌词内容。
1.儿歌导入,幼儿倾听。
教师:这首儿歌说的是蜗牛和袋鼠之间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来听一听。
2.教师有节奏、带角色特点地念儿歌,念完后请幼儿想一想并回答:小蜗牛去玩耍,遇到了谁?小袋鼠对它说了什么?小蜗牛是怎么回答的?
如果幼儿没有完全记住儿歌中的内容,教师可再次念儿歌,并回答之前的问题
二、完整地学唱歌曲。
1.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完整地念儿歌。
2.播放音频《小蜗牛长大啦》,幼儿倾听3至5遍,每次听之前或听之后教师提问。还可用角色对话的形式巩固歌词。
3.尝试让幼儿演唱歌曲。演唱之后,幼儿提出问题,和同伴讨论解决。若幼儿指出有附点的乐句,教师可使用带领幼儿集体拍手、拍腿等打拍子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附点。
四、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角色表演。
1.一半幼儿扮演小袋鼠,一半幼儿扮演蜗牛。一边做各自的动作,一边演唱。
2.教师提醒幼儿表演出角色的特点,并邀请个别幼儿进行展示、互动。
3.交换角色表演并演唱。
大班艺术领域:
小蜗牛长大了(第二稿)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体验歌曲的幽默诙谐。
2.能根据歌词分角色边唱边进行情境表演。
3.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尝试唱准歌曲中的附点。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并能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
难点:熟练演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附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蜗牛、袋鼠的习性特征。
2.音频《小蜗牛长大啦》,实物资源《蜗牛、袋鼠的头饰》(活动前制作好)。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词,并熟悉歌词内容。
1.儿歌导入,幼儿倾听。
教师:这首儿歌说的是蜗牛和袋鼠之间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来听一听。
2.教师有节奏、带角色特点地念儿歌,念完后请幼儿想一想并回答:小蜗牛去玩耍,遇到了谁?小袋鼠对它说了什么?小蜗牛是怎么回答的?
如果幼儿没有完全记住儿歌中的内容,教师可再次念儿歌,并回答之前的问题
二、理解歌词
1.引出歌曲
(1)师弹奏表现小蜗牛走路的旋律,请幼儿猜一猜是哪个小动物去春游。
可提示幼儿:走路慢慢的。引导幼儿听旋律学做小蜗牛。
(2)请幼儿说说小蜗牛会到哪里去玩,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
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评析: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为理解歌词、引出歌曲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是为幼儿学唱歌曲作准备的,但是老师没有让幼儿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记忆歌词,而是在幼儿感兴趣的小蜗牛旅游上做文章,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讲讲、做做中理解了歌词。
3.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完整地念儿歌。
4.播放音频《小蜗牛长大啦》,幼儿倾听3至5遍,每次听之前或听之后教师提问。还可用角色对话的形式巩固歌词。
5.尝试让幼儿演唱歌曲。演唱之后,幼儿提出问题,和同伴讨论解决。若幼儿指出有附点的乐句,教师可使用带领幼儿集体拍手、拍腿等打拍子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附点。
四、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角色表演。
1.一半幼儿扮演小袋鼠,一半幼儿扮演蜗牛。一边做各自的动作,一边演唱。
2.教师提醒幼儿表演出角色的特点,并邀请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开了丰富的想象,在讲讲、做做中理解了歌词。
3.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完整地念儿歌。
4.播放音频《小蜗牛长大啦》,幼儿倾听3至5遍,每次听之前或听之后教师提问。还可用角色对话的形式巩固歌词。
5.尝试让幼儿演唱歌曲。演唱之后,幼儿提出问题,和同伴讨论解决。若幼儿指出有附点的乐句,教师可使用带领幼儿集体拍手、拍腿等打拍子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附点。
四、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角色表演。
1.一半幼儿扮演小袋鼠,一半幼儿扮演蜗牛。一边做各自的动作,一边演唱。
2.教师提醒幼儿表演出角色的特点,并邀请个别幼儿进行展示、互动。
3.交换角色表演并演唱。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蜗牛长大了》集体备课第1、2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