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lelelle998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0-12-29 13:16:56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米和用米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 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

三.教学难点:用测量工具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我们学习了什么长度单位? 如何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在直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9厘米的实际长度。

2.讲授新课:

(1)认识米

找一生和教师同时测量黑板的长度。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

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体,可以用“米”做单位。

4. 1米=100厘米

找一根绳子,量出2米、3米、4米,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巩固提升:

1.填空。

操场长100( )

汽车长3( )

课桌长50( )

爸爸身高170( )

2.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 )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作单位。

3.计算

1米=( )厘米+( )厘米

=( )厘米+( )厘米

21厘米-13厘米=(  )厘米

10米+6米=(  )米

4.看图选择合适的单位。

5.判断对错。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米和厘米的概念,重难点是让学生建立起米和厘米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米和厘米。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