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8.21

本文由用户“jgkzh”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3-31 04:43:21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育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8.2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XX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实施科教XX县与人才强县战略,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教育体育现代化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教育体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生均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县XX区初中、小学校舍不足,消除大班额,占用了部分教学辅助用房,对照省定办学标准,我县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运动场面积、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二)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初中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高中阶段教师紧缺问题突出,队伍整体实力不够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素质教育的推进亟待加强。

(三)生源分布不均衡。受二孩政策影响,2019年我县适龄入园幼儿7500人左右,2020年达到15000人左右,翻了一番。幼儿入园人数从2020-2023年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加5000-7000人左右,幼儿园招生压力陡增,2023-2025年小学在校生将增加至少16000人,小学扩容迫在眉睫。

(四)群众体育需求增加,竞技体育水平较低、校园体育开展不丰富。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体育健康需求不断增加,群众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需求,体校办学形式单一缺乏优质生源,培养输出高水平运动员数量教少,学生体质普遍下降,校园体育活动不丰富。

二、“十四五”教育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紧密结合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根据学龄段少年儿童数量变化和区域分布,整体谋划、精准施策,科学编***规划;创新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等问题;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速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XX全优质发展,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创新实施体教结合办学模式,丰富校园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

(二)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到2025年,我县教育发展水平、综合实力走进全市前列。规范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使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所有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打造高中教育品牌,使普通高中教育更加特色多样;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全力全速推进职教中心新校建设,确保2021年春季开学前新校投入使用;特殊教育更加全纳融合,对县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改扩建,高质量普及残障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创建规范化新型体校,实行体教融合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进规范化体校训练基地建设。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外来务工子女就学和社会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优质教育体系。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素质教育得到切实推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重点工作

(一)高标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规范民办幼儿园

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均衡发展、体制顺畅、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力争2024年前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评估认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以上,省示范幼儿园和一类幼儿园达到80%以上,全县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主体地位凸显,民办幼儿园发展规范有序,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明显提高,师资队伍日趋优化,保教质量显著提升。基本解决适龄幼儿“好入园”、“入好园”问题,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认真实施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加快幼儿园建设,逐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实施农村幼儿园建设与提升工程,把农村幼儿园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体系。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落实政府学前教育发展和监管主体责任,建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加强对各类幼儿园指导和监管。制定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规划,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教师、保育员素质。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幼儿教师培训力度。

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加强对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的管理,实行民办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估制度及年审制度,每年对民办幼儿园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办园条件、办园质量、幼儿园管理等进行逐园评估和年审,结果向社会公告。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计划。认真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办法,每年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到2025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民办幼儿园总数的80%以上。按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类别、办园条件、保教质量等,通过生均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学校、群体之间差距。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提供优质充足的教育资源,保证县域内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就近入学的需求。科学规划,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解决学校规模偏小的问题。落实省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程要求,切实提升薄弱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到2022年所有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学校标准,2025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优质均衡标准。健全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教育装备经费保障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地区倾斜。到 2024年,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在资金投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全面消除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三)加快普通高中优质发展

夯实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逐渐配套教育教学设施,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到2024年完成改扩建高中学校2所,新建10000平方米,规划52个班,新增学位2600个,总投资4000万元,新增教师200人。加快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鼓励学校根据高中教育性质、学生发展要求与办学状况,推进课程基地和特色项目建设,到2025年所有高中全部建有省或市级课程基地。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到 2025年,全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量达到 6000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比例达到42%,年培训总量达到30000人次。争创高水平中职学校,重点建设船舶水手与机工、康养休闲旅游服务、机电技术应用3个高水平中职专业。至少引进12-14个企业入校。培养10名教学名师,全县“双师型”教师平均比例达 70%。

全力全速推进职教中心新校建设,确保2021年春季开学前新校投入使用;充分利用省政府发行的教育类专项债券政策,已申报专项债券用于改扩建县二中,再建一所高标准职业学校,扩大办学规模,调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力争三年内实现职普比例42%的目标。坚持“实训基地建设与产业技术进步相适应,同步规划,结合地方特色,适当超前布局”的原则,计划用3-5年时间建成“港航船舶”、“康养休闲”、“XX湖红色研学基地”、“德悦汽车城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四个实训基地,力争1-2个基地进入全省重点建设的100个实训基地。加大“职教高考”工作的研究力度,把握改革动向,深化技能教学改革,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建立“职教高考”教育教学工作突出贡献个人激励机制。

(五)抓好特殊教育,保障入学率

2022***学校改扩建,投入使用并形成办学特色。每个镇、街道添置资源教室,学前、小学、初中学校设置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并建设1口资源教室,形成教育+康复+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扩大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数量,加强融合教育资源教室使用,到2025年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稳定在100%。

(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推动信息化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提升智能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升级教育城域网,构建5G环境下的互联、支持多网络应用、具有全方位安全防御体系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形成完整的基础教育骨干网。着力打造智慧校园,建设完善物联网智能系统,为师生提供教科研、学习、生活等各类信息化服务;探索5G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应用与实践研究。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支持IPv6用户访问。

推进资源“供给侧改革”,落实“电教两费”基准定额,配备学习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和校本特色资源。建立校园APP监管机制,规范学习类APP的第三方引入。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构建与课程标准相配套的教育资源体系,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进复合型数字课程和伴生资源建设应用,着力打造泛在化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我县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应用,继续组织电教资源的征订,并加大对入校资源的培训和应用。

实施“融合创新”发展行动,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智能评价等关键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组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课题研究,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水平,打造一批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开展普惠制创客教育,构建创客教育生态环境体系,大力提高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创客活动的深入开展,持续举办创客节和机器人竞赛等活动,并继续“创客空间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加大创客教师的培训工作,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跨学科学习(STEAM)下创客教育新模式,让创客教育走进课堂。

(七)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切实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充分调动教师的教书育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障。

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和竞聘上岗制度。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各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积极性。优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以岗位设置为基础,在核准的岗位设置总量、类别、等级及其数量内进行竞聘上岗,严格竞争聘任程序,继续推行合同管理制度,实现职称和教师聘用相衔接。

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实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编制总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岗位总量,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学校编制、岗位数量的管理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在总量内统筹管理、自主调配教师,县域内中小学教师交流,不再申报用编进人计划,教师交流工作完成后,教育行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向机构编制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及时办理调动手续。

落实教育补贴政策。对长期在偏远湖区学校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教师培训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切实解决湖区学校师资薄弱、教师派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对在偏远湖区工作的教师,按每人每月200—300元不等的标准增发绩效工资;对跨区域、跨乡镇自愿交流到偏远湖区和薄弱学校的教师,每人每月发放200-300元不等的生活交通补贴。落实湖区教师教育补贴政策。

实施教师周转房项目。为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按照省发改委等五部门关于印发《XX省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发改社会[2020]814号)要求,根据实际需求,在全县7个乡镇,2020—2022年共建设13处教师周转房,286套,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292万元。

(八)加强群众体育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全民健身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建立项目技能师资专家库,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各级体育干部的培训力度,培养适应全民健身发展需要的组织、管理、研究、健康指导、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人才队伍。通过政府采购,加大对符合采购政策的社会化体育健身培训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大学生、退役运动员等从事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和体育教学工作,并将其纳入创业扶持范围,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优惠和补助。到2025年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占总人口比重达2.5‰。依托各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配送中心,整合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满足社会对体育指导的需求。

(九)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

继续全面推进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一是根据《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协调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体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提高现有体育设施利用率,防止公共体育设施闲置浪费或被挤占、挪用。三是调动各乡镇的积极性,加大辖区内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四是做好行政村健身设施及时更新维护。五是加大XX区内篮球、足球等大众性体育项目场地的建设力度,确保满足群众健身需要。六是进一步做好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体育总会,协调和指导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支持发展各类公益性体育社会组织和民办非营利性体育俱乐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性质的健身俱乐部,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到2025年,全县所有村庄建立健全体育总会,县级体育单项协会达到20个以上,乡镇(街道)、开发区体育健身组织和各类民办非营利性体育俱乐部数量达到200个以上,全县健身站点数量达到每万人8个以上。

加强湖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

按照**_*等7部门《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教基字[2019]9号)文件精神,2019年我县规划新建、改扩建薄弱小学5处,到2021年底前全部完成。***、***、第三实验中学学生公寓楼、***、***。建设面积总计24449平方米,计划建设资金5311万元。湖区学校和薄弱学校优先发展,主要包括:小学科学探究室、数字化探究室、VR/AR虚拟实验室、3D云幻课室、3D打印实验室、STEAM学创空间、航模实验室、沙画美育实验室、移动阅读实验室、科技馆、国学创新实验室、数字历史(地理)教室、数字音乐(美术、书法)教室等。坚持“一校一主题、一校一特色”,以满足学校教育改革与学生创新需要。

(十一)稳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依法取缔非法民办教育机构

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综合施策,疏堵结合,稳妥推进,从全面开展专项治理和建立长效机制两方面发力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定期检查和日常巡查制度、“白某某”“黑名单”制度。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增强自律意识,不违规办学。畅通群众反映渠道,设立全县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监督投诉电话和咨询电话。继续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标准化管理。成立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协会,形成在教体局主管下的自治管理模式。规范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促其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依法依规管理,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科学规范净化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夏镇一中西校同**_*学协议,2020年十月份启动新的教学楼、公寓楼和学生餐厅的建设,并同时建设高某某,对原校舍进行升级改造。

(十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牢记使命—服务、指导、引领、提质;明确一个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做实两项工作—常规教学视导、学科教学研讨活动;用好三条主线—教师专业发展、习惯养成教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以《*_**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意见》和《XX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规程》为抓手,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倡一校一模式,各校各特色,校校都实效。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实现我县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悉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根本任务。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教研组织,改革评价体系,不断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之中。

建立教育奖励机制

设立政府教育质量奖,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奖金,用于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奖励;每年安排不少于60万元奖金,用于义务教育质量奖励;每年安排不少于40万元奖金,奖励在国家、省、市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设立省级学校创建奖,对创建成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省实验幼儿园的学校(幼儿园),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县委、县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 (十四)在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方面实现新突破

构建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拓宽教育投入渠道、健全学生助学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力度。持续保障财政投入。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财政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用于支持特困地区发展教育和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推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某某。健全完善资助育人机制,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全覆盖、奖助贷勤补免多元化”的资助体系,提高精准水平,实现应助尽助。

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是教育经费的直接使用者、管理者,在教育经费使用管理中负有主体责任,要依法依规、合理有效使用教育经费。财政部门要按规定落实国家财政教育投入等政策,加强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优先保障教育支出。发展改革部门要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依法加强办学成本监审,合理制定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收费标准并动态调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优先保障学校教职工配备,落实完善教师待遇政策。

(十五)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全面落实依法治教,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和策,创设有利于教育快速发展的法制环境,依法维护和保障教育健康发展。健全教育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的教育决策机制。推进教育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努力形成社会依法参与监督、学校依法办学的良好局面。积极推进学校章程和制度建设,强化学校依照章程和制度办事的意识,依法办学、从严治校。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加大对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惩治力度,严肃教育行风。

全力打造平安校园,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始终把校园安全综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平安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部门负责”的学校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模式,明确部门职责,健全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重安.大全问题督办约谈制度。继续完善校园“三防”建设,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值班警务室达到标准化建设,配足配齐校园安保力量,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接入公安机关,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建立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落实重点信访包案制度,认真做好信访投诉调查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捐赠。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将体育场地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

创新体育体制,增强体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加快体校改革步伐,创建规范化新型体校。实行体教融合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进规范化体校训练基地建设,培养、输送优秀体育人才,到2024年在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创建10所体校训练基地,5所省级规范化训练基地,配备专兼职教练员50名。预算投资总额500万元。

积极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县政府创建AAAAA级景点创建工作,依托XX岛特色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体育运动、红色渔村为一体的XX岛体育休闲特色小镇。逐步建成足球训练基地、铁人三项、游泳、皮划艇、龙舟、水球等项目基地。各乡镇体育总会根据自身地域特点,打造品牌赛事,打造最美体育路线;同时把XX湖国家湿地公园、XX镇、欢城镇打造成绿色、生态、休闲活动基地。以此为引领和促进体育旅游健身、户外休闲、自然生态、人文景观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体育+健康”、“体育+养老”、“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激发XX经济活力,促进XX县绿色发展、快速发展。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育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8.2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