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比例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比 例 尺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3~44页例6、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够将它们相互转化。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抽象和概括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视频,请看大屏幕。
师:有什么感想?
生1:我们的祖国很美。
生2:我们的祖国很大。
师: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幅员辽阔,国土总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么辽阔的地域是如何绘制到一张并不是很大的纸上呢?
师:同学们很好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 比例尺。
二、自主合作,主动探究
过渡句:一位伟人曾说过,任何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简单的生活存在,今天就从我们最熟悉的长方形开始,可以吗?
(一)揭示比例尺的定义 (出示例6)
师: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如何理解“按一定的比例缩小”?
师:我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师: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写出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然后和小组成员分享你的思考成果。
生1:图上长:实际长 = 1:50
生2:50米 = 5000厘米 图上长:实际长 = 5:5000 =1:1000
交流:这两组的答案不同,其他组的意见呢?
生:我认为第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尺,叫做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 0??????10??? 20??? ?30米
进一步指出:像这样用线段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叫做线段比例尺。
谈话:你们量一量课本第43页上的线段比例尺,图中每一段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想一想,图中标出的长度10、20、30米表示什么?
提问:你能看懂这个线段比例尺吗?这与1:1000的含义相同吗?
提问:怎样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相互转化?
小结:将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时,要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或由图上1厘米所表示的实际距离推算出相应的比。
将数值比例尺转化成线段比例尺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推算出图上1厘米所表示的实际距离。
三、巩固练习
(一)填一填
① 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厘米或(??)米。②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2、做“练一练”第1题。
先同桌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追问:同样长的实际距离在哪幅图中画得长?
(二)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
让学生把求得的数值比例尺转化成线段比例尺。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延伸
生活中的比例尺。
自己练习进行投影。 数值比例尺→线段。
建议小组合作兴趣。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比例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