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智慧校园” 创建工作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智慧校园” 创建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根据《江苏省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教学,特色发展”为原则,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融合创新。
二、 工作目标
1、全面优化智慧校园环境的构架。
2、全面落实智慧校园应用的研究。
3、通过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验收。
三、智慧校园建设现状介绍
(一)争创优势
1、领导重视。成立了校长领衔的创建小组,明确目标,多部门协同合作,责任到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布置任务,讨论现阶段急需添置的软硬件设备,积极探索我校智慧校园创建特色方向。
2、环境保障。合理规划并实施了网络系统、广播系统、监控系统、安防系统等工程;升级了千兆网络主干,并且实现了班班通网络,校园无线网覆盖所有教学工作区;为每个教室配备了交互式一体机,建有标准录播教室一个,并接入徐州互助云课堂系统,能够实现多校实时互联、互动、互教互学;学校建有门户网站、微信企业号等个性化平台并依托人人通乐教乐学平台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实现家校的时时互通;下一步将与徐州市教育云平台融合,为学校网络教研、智慧管理、师生智慧教学提供保障。
3、特色明显。“XX文化”一直是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我校在智慧校园创建中进行融合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资源保障。
(二)面临问题
1、智慧环境。受资金、场地等限制,目前生机比还不达标,供学生学习用的移动终端数量不能满足要求;学校还没有电子校牌。学校的无线网未能实现全覆盖。目前还没有条件建设创新实验室、智慧体验中心。
2、智慧教学。学校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虽进行了多次培训,教师受知识水平和年龄层次的影响信息化能力水平尚不高。
3、智慧管理。学校虽有多个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但还没有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还不能实现办公、教务、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的智能化管理。
四、工作措施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创建目标,针对我校的现状,我校的创建工作在创建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围绕“硬件”、“软件”、“素养”、“特色”四个维度开展具体工作:
(一) 硬件完善。
1、提升学校的网络,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添置防火墙、行为管理器等网络安全监控设备。
2、更换学校的广播为数字广播系统。
3、配备电子校牌。
4、增建学生计算机教室。
5、力争建设科学探究、创新实验、智慧体验中心等“STEM”学习活动室。
(二)软件应用。
1、加强学校微信公众号、“人人通”平台应用的使用,并做到平台间互联互通。
2、开通徐州市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并与之开展合作开通“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服务”等平台功能,建立一套符合本校需求的办公OA系统,实现通知公告、周工作安排、课表、调代课管理、教师绩效、报修、学生成绩管理、班级空间、网络教研、网络备课等应用,建立各年级***络备课室,发挥优质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加强老师间的合作交流;加强师生家校沟通交流,实现“课堂网络化,学习交互化,课件资源化,人人空间化”。
3、搭建电子巡课系统,基于云端数据对各班、各年级的课堂常规、教情、学情进行分析,推进精准化的教学评价,规范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8月)
(3)电子校牌建设与应用(9下旬)
(4)特色环境建设及应用研究(10月中旬)
3.开展智慧学习专题研究
(1)师生网络空间应用及个性化资源建设(6-8月)
(2)师生网络教学及评价的应用研究(教导处、政教处结合我校学生评价体系全面实施)
(3)特色课程建设专题研究(教务处落实实施)
(4)信息技术师生竞赛(教务处落实实施)
(5)微信公众号应用研究(办公室落实实施)
4.实施智慧管理,加强智慧服务
(1)网络管理平台应用研究(8月下旬起)
(2)校本网络教研平台的应用与研究(9月中旬起)
(三)阶段小结阶段(2019年11月)
1.阶段成果预审
2.总结提升
2019年4月25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智慧校园” 创建工作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