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3课时 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3课时 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4相关内容,完成P97~98“练习二十一”第14、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熟练地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2.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收集、分类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对分类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3.通过复习,经历总结归纳知识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积累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对平面图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体会收集、分类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图形的拼组与对分类统计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判断。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平面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呈现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漂亮吗?这里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
【学情预设】这些都是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学生很容易找到学过的平面图形。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复习这学期已经学过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七巧板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今天复习的内容。
二、师生合作,复习整理
1.复习平面图形。
(1)平面图形的特征。
课件出示学过的五种平面图形。
师:你是怎样分辨这些图形的?
【学情预设】学生说得可能不完整,只要能说出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就行。如:围成圆的线是圆圆的;正方形四四方方的,每条边一样长;长方形长长方方的,4条边都是直直的;平行四边形4条边都是直直的,其中一组对边是倾斜的;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辨五种平面图形,复习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整理五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熟练地区分。
(2)图形的拼组。
①拼一拼。
师:用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又可以拼出什么图形?试着拼一拼。
学生独立拼一拼,教师巡视。
学生拼好后,交流展示,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拼出来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拼成的。
【学情预设】这些活动原来都经历过,因此学生都会拼,并且拼出的图案不是唯一的。
【设计意图】通过用同样的三角形、正方形按要求拼摆,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②设计图案。
师:你能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一个有趣的图案吗?拼一拼。
学生拼完后,展示学生的成果。
【学情预设】一年级的操作活动学生比较喜欢,拼出图案不难,展示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拼出这些图案的。
(3)分一分。
课件出示教科书P94第3题主题图。
①师:说一说这里的每个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学情预设】除了11、15、17号图形不能确定外,其余的没有问题。
②师:你认为11、15、17号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这三个图形是倾斜的,等等,合理就行。
师:刚才我们弄清了每个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了, 每一类图形到底有多少个呢?我们下面就来统计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2.复习分类与整理。
(1)师:要把这些图形分类,你打算怎样分?请同桌两人一起,先确定一个标准,分一分,然后把分类后的结果记录下来。
(2)同桌两人合作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这种分类学生比较熟悉,会从颜色和形状两个角度去考虑。
(3)汇报交流。
(4)师:自己定一个标准,把上面的卡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析数据、回答问题的内容,使学生直观感受统计图、统计表在整理、分析数据方面各自的优势,感受统计图、统计表的价值和分类整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全课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平行四行形
分类——按标准分类
?教学反思
本节课巧妙地将图形的认识和分类整理融合在一起,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在分类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图形,区分各种图形。不同的图形为学生分类整理提供标准和依据,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看待事情的意识。整节课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在分类统计时,少数同学容易遗漏。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3课时 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