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国山水画美术鉴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国山水画欣赏
山水画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艺术门类,是人类艺术高峰的三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山水画为什么在人类艺术宝库中有这么高的地位?那是因为山水画本身与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人在表现自然的过程中体会到山水这种无限的可能。从文化的深层根源上看,中西方文化有着文化理念上的根本差异,这使得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方法,由此显出中国山水画的高远意境。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我国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精髓和悠久历史内涵,例如“天人合一”的思想等等。它不以简单或直接再现自然景观为目的,而是通过画作展现画家的宇宙观和审美趋向,其中不仅包含画家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与艺术修养,更是画家对自然的感受借助笔墨这种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加以表达的结果。它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就是所谓的“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这与以再现自然景观为目的的西画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欣赏中国山水画,不能简单地以“像不像”为准则,而是要求欣赏者有比较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艺术方面的修养。
丘某某认为,中国哲学把自然看成生命的整体,正如徐某某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所说:“既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山水画的根源,来自我们内心对自然山水的一种感悟。因此,山水画的造境主旨是围绕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写照和表现万物与内心世界的合一。欣赏山水画,讲究游心与游目的合一,它本身是意向性的,就是要求欣赏者目似而神欲,达到形神交错的境界。
中国山水画讲究写意,讲究气韵生动,讲究意境,讲究气势,讲究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大山圣水赋予人灵气、智慧和博大的胸怀,作为人,要真心的虔诚的爱护她们, 保护她们。欣赏山水画,只注意她的笔法、墨法、章法及色彩,还远远不够。当然这是基础,必须从这里入手。山水画描绘的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云树石木,他的形式美、色彩美,甚至充满着节奏美、旋律美。其结构是开放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这正是她博大、充满生机活力的原因。
对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丘某某强调一种诗性的精神,要用这种诗性的审美观念去观照山水画的艺术境界。他谈到,魏晋时代玄学盛行,魏晋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清谈人生,超脱世俗,过着清远旷达的艺术人生,他们把心性投向山水之中,在自然中满足其艺术的生活情调,由此开创出山水诗。而山水诗的发展与成熟正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审美自觉的产物,为以后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基础。
画分“三品” 古人对于山水画最早分为“三品”:神品、妙品和能品,还有人将此“三品”又各分三等。夏文彦的解释是“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绝,敷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朱景真则认为“‘三品’之上更增逸品”,有人附议(王某某)。也有人认为逸品不应与神、妙、能“三品”放在一起品评(张某某)。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我个人以为,夏文彦关于神、妙、能“三品”的解释,已经勾画了一个比较适合中国民族审美心理的欣赏山水画的标准。谢赫“六法” 从技术层面上作鉴赏,则大多以南齐画家谢某某《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
为指南。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造型能力)、“随类赋彩”(设色能力)、“经营位置”(构图能力)和“传移模写”(继承能力)。并且,他认为“气韵必在生知”。明代董某某在《画禅室随笔》中也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清代邹某某在《小山画谱》中说:“以气韵为第一者,乃鉴赏家言,非作家法也。”也就是说,大家一致认为,一幅画的气韵是决定其优劣的最重要的因素。当然,关于气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有元代饶自然在《绘宗十二忌》中总结的“布置迫塞”、“远近不分”、“山无气脉”、“水无源流”、“境无夷险”、“路无出入”、“石止一面”、“树少四枝”、“人物佝偻”、“楼阁错杂”、“n玫XXXXX?rdquo;和“点染无法”等毛病或瑕疵。饶自然的这12条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已为画界所采纳。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尚有虚
实、浓淡、主次、聚散、留白、透气等等;
山水画同人物画不一样。人物画讲究用笔精确,细腻传神,他的束缚很大,而山水画特别是写意山水画追求的是笔墨自由、奔放、无拘无束和激情宣泄,讲究用笔用墨 、讲究皴法、讲究急缓顿错, 讲究一波三折、讲究韵味,就象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其实艺术的高某某是相同的。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国山水画美术鉴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