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管理学背诵知识点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p1
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工厂制度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
p2
秩序是获得效率的前提
p3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顺道无为、重人求和、预谋慎战、依法治理
p4
重人求和思想:
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
得人是基础,用人是保障
人和是发挥天时、地利作用的先决条件
预谋慎战思想:
预者,预测、预谋、预备,核心是预谋
p5
依法治理思想:
依法治理,需要依循“明某某”“一法”以及“常某某”的原则
所谓“明某某”,是指法的公开性原则
所谓“一法”,是指法的统一性和平等性原则
所谓“常某某”,是指法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p6
英国的罗伯特·欧文是我们所熟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些现代学者把他称为现代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重要源泉之一。一国财富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该国从事有用劳动的居民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二是这些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判断力的高低
为什么“同样数量的劳动者因为有了劳动分工就能完成更多量的工作呢”?
斯密认为,原因有三个:
第一,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简单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第二,分工节省了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其他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第三,分工使劳动简化,使工具专门化,从而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而新机械的发明和利用,又使得劳动进一步简化和减少,从而使一个人能够完成许多人的工作。
分工和协作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
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继续了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他在1832年出版的《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劳动分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带来减少工资支出的好处
p8
泰勒1856年出生
在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泰勒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1841年出生
于1916年出版《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构建了管理研究的基本框架
p9
韦伯1864年出生
在管理领域,韦伯主要分析了官僚组织(科层组织)。韦伯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20年代初期哈佛大学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在美***专家小组照明度实验基础上,在美国西方***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继电器实验”“访谈计划”,在此基础上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1933)等书,提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以及“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满足程度的能力”等观点,开启了管理研究中的“行为科学”之旅
20世纪40年代以后诸多学者关于管理特质的多方位研究则催生了管理的理论丛林
p13
科学的管理思维是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底线思维的统一
p16
19世纪末 早期管理思想
20世纪初 古典管理理论
思想:经济人假设
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科层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20世纪20-40年代 行为管理理论
研究人的行为规律,认为人是社会人,注重人际关系的满足
代表人物: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科学管理理论
核心:如何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泰勒制:
动作分解,时间分解
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罗伯特·欧文: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行为科学的奠基人
霍桑实验(1924-1932)
照明实验(24-27)
1927年梅奥开始领导实验
福利实验(27-29)
访谈实验(28.9-30.5)
群体试验
正式组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管理人员)
权力的类型: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
韦伯认为,只有法理型权力才能成为科层组织的基础
p16
决策职能决定大目标大方向,即战略
组织职能要进行结构设计和人岗匹配,组织职能分为组织架构,分工协作,人员安置(人岗匹配,人与团队匹配,***价值匹配)
领导职能指明方向,激发动力
控制职能检查和纠偏,服务于决策
创新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p23
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决策取代计划成为管理的首要职能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影响和指挥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过程
控制是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管理学背诵知识点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