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4号)完整版

本文由用户“18036397072Zmx”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3-02 15:59:19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4号)完整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材[2017]4 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_*: 现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 真贯彻执行。 各地要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确保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到位。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切实加强对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不断提升课程 实施水平。 教育部 2017 年节 9 月 25 日 —1—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 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 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 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 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 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 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 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 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 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 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2—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 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 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 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 断深化。 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 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 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 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 或等级。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 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活动过 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 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 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 识和能力。 (二)学段目标 1.小学阶段具体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亲历、参与少先队活动、场馆活动和主题 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 验。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思想、组 织观念,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 豪。 —3— (2)责任担当: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 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 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 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 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 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 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 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 活。 2.初中阶段具体目标 (1)价值体认:积极参加班团队活动、场馆体验、红色之旅 等,亲历社会实践,加深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能主动分享体验 和感受,与老师、同伴交流思想认识,形成国家认同,热爱中国共 产党。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发展兴趣专长,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 态度,具有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2)责任担当: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围绕家庭、学校、社区 的需要开展服务活动,增强服务意识,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愿意 参与学校服务活动,增强服务学校的行动能力;初步形成探究社区 问题的意识,愿意参与社区服务,初步形成对自我、学校、社区负 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初步具备法治观念。 (3)问题解决:能关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深入思考 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学会运用 科学方法开展研究。能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与解决问题,并做出 基于证据的解释,形成基本符合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 —4— 成果。 (4)创意物化:运用一定的操作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一 定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通过设计、制作或装配等,制作和不断 改进较为复杂的制品或用品,发展实践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提高 创意实现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实践,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能力。 3.高中阶段具体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自觉参加班团活动、走访模范人物、研学 旅行、职业体验活动,组织社团活动,深化社会规则体验、国家认 同、文化自信,初步体悟个人成长与职业世界、社会进步、国家发 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增强根据自身兴趣专长进行生涯规划 和职业选择的能力,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感情,具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 (2)责任担当: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能持续地参与社 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社区及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热心参 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主 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理解并践行社会公德,提高社会服 务能力。 (3)问题解决:能对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 提出具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用科学 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对研究过程及研 究结果进行审视、反思并优化调整,建构基于证据的、具有说服力 的解释,形成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4)创意物化: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实践,熟练掌握多种操作技 能,综合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增强创意设计、动手操 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形成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的意识,提高综 —5— 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 学校和教师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并基于学生发展的 实际需求,设计活动主题和具体内容,并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 (一)内容选择与组织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遵循如下原则: 1.自主性 在主题开发与活动内容选择时,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 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从特定的 角度切入,选择具体的活动内容,并自定活动目标任务,提升自主 规划和管理能力。同时,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 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化活动主题,不断完善活动内容。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 “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 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 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3.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具体活动内容具 有开放性。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专长,打破学科界限, 选择综合性活动内容,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为学生自主 —6— 活动留出余地。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 家庭、学校、社区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拓展活动时空和活动内容, 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实践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获得发 展。 4.整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 个性特征,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均衡考虑学生与自 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 面的内容。对活动主题的探究和体验,要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 内在联系,强化科技、艺术、道德等方面的内在整合。 5.连续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设计长短期相结合的主题活动,使活动内容具有递进性。要促使活 动内容由简单走向复杂,使活动主题向纵深发展,不断丰富活动内 容、拓展活动范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要处理好学期 之间、学年之间、学段之间活动内容的有机衔接与联系,构建科学 合理的活动主题序列。 (二)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关键要素为: 1.考察探究 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 —7— 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 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 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 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考察探 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 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 进。 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 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 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 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 责、敢于担当的人。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明确服务对象与需 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 经验。 3.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 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 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 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 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 —8— 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设计制作的关键要素包 括: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 作品,反思与改进。 4.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 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 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 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 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 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 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活动设计时可 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为主,兼顾其他方式;也可以整合方式实 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贯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 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 与分享等。 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 (一)课程规划 中小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主体,应在地方指导下,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 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要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 —9— 利用的社区资源(如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 和研学旅行基地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形成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还要基于学生的年段特征、阶段性发 展要求,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 对学年、学期活动做出规划。要使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 活动计划相互配套、衔接,形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实施方 案。 学校在课程规划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预设与生成 学校要统筹安排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主 题、指导教师、场地设施等,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为 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创造必要条件,提供发展机遇,但不得以单 一、僵化、固定的模式去约束所有班级、社团的具体活动过程,剥 夺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要允许和鼓励师生从生活中选择有价值的 活动主题,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要关注学生活 动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并引导其发展,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开辟广阔空间。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在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各门 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 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 — 10 — 相关学科教学中分析解决,所获得的知识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拓展 加深。防止用学科实践活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专题教育 可将有关专题教育,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 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治教育、知识产权教育 等,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通过亲历感 悟、实践体验、行动反思等方式实现专题教育的目标,防止将专题 教育简单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在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 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主题教 育活动。 (二)课程实施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及人 员、组织方式等,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确保课程实施到位。 1.课时安排 小学 1-2 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 1 课时;小学 3-6 年级和初中, 平均每周不少于 2 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 分。各学校要切实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在开足规定课时总数的 前提下,根据具体活动需要,把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有机结 合起来。要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安排、有效使用 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学校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究时空环境,保证学 生活动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合理安排 — 11 — 时间并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学习场域。 2.实施机构与人员 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 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或教研组,或由教科室、教务处、学生 处等职能部门,承担起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 面的责任,负责制定并落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整合 校内外教育资源,统筹协调校内外相关部门的关系,联合各方面的 力量,特别是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保证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有效实施。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以及学生社团组织的 作用。 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学校教职工 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原则上每所学校至少配备 1 名专任教师, 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其他学科教师开展校本 教研活动。各学科教师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承担指导任务。积极 争取家长、校外活动场所指导教师、社区人才资源等有关社会力量 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指导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 动的开展。 3.组织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小 组合作范围可以从班级内部,逐步走向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和 跨区域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组织方式。要引导学生根 — 12 — 据兴趣、能力、特长、活动需要,明确分工,做到人尽其责,合理 高效。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 习的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鼓励学 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界限,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密切合作。 4.教师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 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 的责任,而应当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 指导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 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活动 主题选择以及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选题,鼓励学生提出 感兴趣的问题,并及时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 就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活动目标内容。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方案 的制定过程,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实施方法和路径选 择,对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及活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等,增强活动的 计划性,提高学生的活动规划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 行组内及组间讨论,吸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方案。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亲身经 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积 极参与活动过程,在现场考察、设计制作、实验探究、社会服务等 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加 — 13 — 强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 式和实践方式。教师指导重在激励、启迪、点拨、引导,不能对学 生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 资料的整理。 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 鼓励多种形式的结果呈现与交流,如绘画、摄影、戏剧与表演等, 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 表达、同伴交流与对话。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 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个体经验,促进知识 建构,并根据同伴及教师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明确进 一步的探究方向,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 5.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各学校和 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 动评价。要坚持评价的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原则。 突出发展导向。坚持学生成长导向,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 察、记录、分析,促进学校及教师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 的个性与特长,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供 依据。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 进后续活动。要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要对 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思想、创 — 14 — 意和体验,杜绝对学生的作品随意打分和简单排名等功利主义做 法。 做好写实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 况,包括活动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 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 片、作品、研究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等。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 实、有据可查,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必要基础。 建立档案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遴选 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 排、汇总、归档,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并纳入 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档案袋是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 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招生录取中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 开展科学评价。原则上每学期末,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和档案 袋,结合平时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观察,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 行科学分析,写出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评语,引导学生扬长避 短,明确努力方向。高中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研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训练,学习国防知识,观看经典军事题材影片,学唱革 命歌曲,参与军事训练,开展各种军训相关技能竞赛,担任警卫哨等,增强国防安全意识和集体意识。 收集信息,学习了解商业运行的基本模式;自愿结成小组,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作为启动资金,共同创办一个***; 召开股东会,竞选管理人;***营销的产品,确定消费人群;开展生产和销售,产品财务登记;实际运营一段时间 后进行评估和清算;总结***运营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实际经营一个企业,体验创业过程,初步培养创业精神、沟 通能力和营商能力。 在国旗下进行成人宣誓,读父母信件和给父母回信,接受成人祝福,受赠宪法读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国情 党史,明确成人的含义及成年人的责任,思考未来发展方向,立志成长。 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发展历史,明确党的性质、任务以及党员的权利义务,了解入党的程序和党员标准,激发热爱 党的感情。 收集整理三年校园生活的片段;面向全体同学进行调查,据此设计和制定符合本届毕业生需求的个性化毕业典礼;开展 向母校赠送礼物、与恩师话别、重温父母恩情等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增强感恩意识,举办令人印象深刻的毕业典礼。 —42 —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该文档为免费文档,内容和预览一致,预览是什么样的内容就是什么样的。

以上为《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4号)完整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