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答题方法指导

本文由用户“xiaosa92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5-05 13:12:51 举报文档

以下为《政治答题方法指导》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如何认识”类试题解读

**_*学 王国芳

在近几年的高某某,一直活跃着这样一类题目:给出材料,要求考生就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谈自己的看法、认识等。我们可把这类问题统称为“如何认识”类问题。“如何认识”类问题在高某某的频频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了高考改革的方向。认真研读“如何认识”类问题,对我们平时的教学和备考工作不无指导意义。

一、“如何认识”类问题的基本类型

1、典型型。典型的“如何认识”类问题,在题目的设问中直接以“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等词语出现,如:

[例1]“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人们对近些年来我国人才以及其他经济资源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这种经济现象的形象说法。应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经济现象?(97年全国高考试题第35题)

[例2]2000年夏季,我国一些家电生产企业结成“价格联盟”,达成了限制大幅度降价销售协议。然而,协议墨迹未干,参加协议的厂家纷纷“跳水”降价,限价销售宣告失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经济现象?(2001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第35题)

2、省略型。省略型“如何认识”类问题,在题目的设问中省略了“如何”二字,但答题要求仍然是表明自己对材料的看法、认识和态度,如:

[例3]我国农民把农村经济的发展生动地概括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根据所学的经济常识,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认识。(96年全国高考试题第32题)

3、混合型。混合型“如何认识”类问题,在题目中混有多个设问,其中有一个设问是关于“如何认识”的,如:

[例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取得的。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按照这一精神,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展开了积极深入的反腐败斗争,有效地加强了党的建设,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回答下列问题:(1)略。(2)略。(3)从哲学的角度,说明如何认识当前的反腐败斗争。(2001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第39题)

二、“如何认识”类问题的基本特征

1、从题目的材料看,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如何认识”类问题的背景材料均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有的直接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问题为背景,如[例2]和[例4]。“问题彩电”是***出现的一个各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2001年为更好的迎接“入世”,中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行动;200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又是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的一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1高考全国卷第35题要求考生谈“如何正确认识”“价格联盟”这一经济现象;高考文综试卷第39题要求考生谈“如何认识”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有的题目虽然是要求考生谈谈对材料中的某一说法、观点的认识,但实际上这种说法、观点正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某一问题的说法与观点,如[例1]和[例3],在这儿不再展开具体分析。

2、从题目的设问看,具有最大限度的开放性

“如何认识”类问题实际上是材料式开放性问答题,可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作答,但设问的指向范围很大,并没有明确告诉考生答题的方向和范围。不象别的题目,问什么答什么,题目中规定的清清楚楚,容易出现会做的题目大家都会做,不会做的题目大家都不会做的现象,降低试卷的区分度。当然,设问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4、强调探究

“如何认识”类问题强调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重在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创设情景,加强引导:让学生对情景材料进行多层次的挖掘和多角度的分析;当学生的思维过程出现偏差时及时纠正,出现短路时“铺路搭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致于中断。二是提出探究课题,提供方法支持,及时分析评价。只有在平时扎扎实实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全面能力。

(本文发表于2002年《试题研究》上)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共享经济智能综合服务协议(商户)-0324
  2. 附件1:XX市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设置情况
  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秒的认识》
  4. 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5. 认识实习报告封面
  6.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7. 第一章 经济学原理与方法~70FF9
  8. 《圆的认识》学情方案
  9. 《少先队活动课程分年级实施参考》
  10.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11. 认识和控制情绪——五(6)班心理教育主题班队课教案
  12. 巡察谈话的技巧
  1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14. 负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5.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修改稿
  16. 《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
  17. 基于教学疑难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指导
  18.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9.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20. 第03讲_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以上为《政治答题方法指导》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