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第一章同步教学设计2.测量_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本文由用户“kuohao302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9-19 12:58:10 举报文档

以下为《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第一章同步教学设计2.测量_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到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它单位的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2.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

【教学重点】长度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

【教具准备】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

采用一个小故事引入:在美国的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个小城市发生了一场大火,相邻的另一个城市的消防车在39分钟内就赶到了距离60公里的着火点,速度非常快,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并不能投入战斗,因为他们消防车上的水管口径和当地的消防栓的口径不一样,他们只能看着大火燃烧,最后无功而返.

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进行新课】

一、计量的重要性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你所有的生活经验,你都知道哪些量需要测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通过测量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物理知识、实验技能和方法,同时也能培养我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动手习惯.

二、木工尺到米某某

提问:如果不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请一高一矮两名同学用脚步实际测量教室的宽.

为什么结果不同呢?

教师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结果不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怎样得出同样的结果呢?

阅读:课本第11页鲁班统一中国木工尺的故事.

像鲁班那样,为了更好的进行科学、技术、贸易的交流,1888年,国际上制作了“米某某”作为一米的标准,世界各国都有米某某的自制品.1960年,规定米作为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哪些呢?

教师补充完善: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并介绍它们的换算关系.

除了长度测量需要统一单位外,其它测量也需要统一单位,例如:我们熟知的:长度、质量(如:体重、一袋大米重等)、时间、速度、体积、温度、力等.

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统一标准量,这一点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三、测量长度的要点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请同学观察桌子上已摆好的几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并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给以肯定后讲解:

1.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

2.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量程.

分度值和量程是测量工具的主要规格.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以上三项观察是使用所有有刻度的测量工具前必须认真观察的,是必备的实验素养.希望大家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注意:(1)使用刻度尺时要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测量工具.(2)正确操作(例如:位置端正,刻度贴近被测物体).(3)读数时,一般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要包括数值和单位.

请同学用你手中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时要注意正确操作与读数.

四、长度测量与误差

学习长度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测量是实验的基础.物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过程中教师也参与到学生中一起实验,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感受科学地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最后,教师归纳要点,便于学生注意和记忆.2.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节采用了多从身边的事例着手的方法,让学生展开思考、讨论,并进行比赛.如根据自己的身高估测1m的长度,估测教室的空间高度,估测课桌的高度,估测一个指头的宽度和手指甲白色部分的长度等,然后用刻度尺或钢卷尺测量进行比较,看谁估测得更准确.这样不仅让学生熟悉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而且感受到1m、1cm、1mm的长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关注每位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互相分享探究成果的快乐,体会物理是有用的.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第一章同步教学设计2.测量_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