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作文2:争与不争》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原题展示】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时代,有个人之争,有企业之争,有大国之争。面对充满竞争的时代,有人“内卷”,有人“躺平”,有人……《老子》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赞美水“不争”的美德。但也有人认为,我们中学生正逢青春年少,应该要“争”。
究竟应该“争”还是“不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典型二元对立类作文题。材料有4句话:第一句讲了“争”是当今时代的客观现象,而且表现在不同的层面。第2句讲面对竞争的一种态度——不竞争,紧接着第3句话引用老子的话赞美这种“不争”的美德。第4句则认为在青春年少时要“争”。总之,材料列出了面对竞争的两种态度,材料并没有肯定哪个或否定哪个的倾向,比较中立。写作要求则要求考生思考“争”还是“不争”。
要回答“争”还是“不争”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谁去“争”或“不争”,其次要思考对什么要“争”,对什么“不争”,只有把这个两个问题具体化了,作文才能有针对性地写出来,否则就会在“争”与“不争”中兜圈圈,甚至泛泛而谈。而且,还要进一步思考“争”与“不争”有什么关系,比如说,“不争”是最大的“争”,“急功近利地‘争’,最后反而什么都争不到,会成为最愚蠢的‘不争’”,这两句话表明两者什么样的关系?换句话说,“争”与“不争”有联系吗?如果有,那会是什么样的联系?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吗?如果能,条件是什么?有无相关的实例为证。
所以,本题看似简单,实则考查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对于这种二元对立类的作文题,立意只要抓住一方面,即认为要“争”,或者认为“不争”就算是符合题意,但不是最佳立意,最佳立意应该是写出两者的关系。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立意,有几个问题一定想清楚:
1.“争”的本质是什么?“不争”的本质是什么?可以这样理解:“争”一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儒家的“达则兼计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周游列诸。因此,无论写什么事例,值得“争”的一定的正面积极有益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东西,一定是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问题、底线尊严问题。“不争”是一种豁达的心境,鸡毛蒜皮的小事,与“恶犬”争食之类的丑陋之事,所以“不争”的一定的是消极丑陋或无伤大雅的东西。正所谓“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对“不争”的生动诠释。当然,对于名利,这是要理性分析的,不能一棍子打死。正当的名利,可以争;不正当的名利,不能争。这应该是比较稳妥的观点,只是有点平庸。
2.为什么要“争”?为什么“不争”?这其实是谈正当的追求与奋斗的好处或结果,可以从个人与国家层面来讲;也是谈“让”或“暂时妥协”的好处。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正当的学术之争可以激发彼此的灵感,促进学术的发展,这种君子之争,是共同的进步,最后达到统一,形成“不争”。还有如正当的商业竞争是相互促进的动力等等,所以,正当的“争”是多多益善,而不正当的“争”,则不如“不争”。
3.“争”与“不争”有什么关系?可不可是并列关系?当然可以,我们运用多角度思维,立意为“争是智勇,不争是淡泊”,论述既要有儒家积极主动的入世精神,也要有道家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李白在《侠客行》中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是行侠仗义的入世精神,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争”与“不争”并存,并不矛盾。可不可是递进关系?也可以。人生的前半段做加法,是“争”;人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雄的故事中可以寻觅到答案。
要适时地争,又要适时地不争。少年时意气风发,为了美好的理想而争,为能将梦想化作现实而争,难免年少轻狂、冲动猬莽。与小人言行不可争,与不平不公不要争,因为当你身心俱健、足够强大时就能懂得,有时不争方为大义。穷且益坚,怯时更勇,与生不逢时、命途多舛要争,因为最有资格安排人生的只有你自已;聚少离多,风烛残年,与生老病死、相逢别离不可争,这是世间生灵必然要面对的过程,就像花开花寂又落地成某某,是不可逆转的。
争,是一种智勇,是蓬勃向上的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魄;不争,是一种淡泊,是静水流深,是天高海阔无为的境界。愿你我都能成为智慧的竞争者,在岁月长河间恬然前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作文2:争与不争》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