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跨媒介阅读素养:特征、架构与培育路径

本文由用户“xuejia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7-24 05:54:02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数字时代下跨媒介阅读素养:特征、架构与培育路径》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

在数字环境的影响下,青少年的语言实践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其中跨媒介阅读成为一种突出的现象。跨媒介阅读是指在数字环境下涌现出的一种阅读方式,它集结了移动阅听、分享、评论、社交等一系列元素的社会化行为。跨媒介阅读具有多元动态的特征,不仅体现在读者、文本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还表现出从“个人阐释”到“互文论证”的新文本处理方式,从“主观评价”到“锚定趋同”的新阅读理解趋势,以及从“被动接受”到“多方互动”的新信息交互端。

跨媒介阅读素养不仅仅是媒介素养,它还指向语言水平、阅读能力、逻辑思维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跨媒介阅读素养是一个长期动态、逐渐深入的复合概念。

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跨媒介阅读素养,本文结合国外媒介素养相关框架和国内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基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提出了以个人定位、知识结构和阅读技能为依托的跨媒介阅读素养主体架构。

在培养青少年的跨媒介阅读素养方面,本文提出了几条具体的路径。首先,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促进纸质与数字媒介之间的关系定位与协同互补,以提升青少年对不同媒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其次,打通信息茧房,构建良性互动的媒介技能运用场域,使青少年能够有效地获取、评估和分享信息。最后,弥合数字鸿沟,推动身体复归阅读知识图式,通过培养青少年的阅读技能和深入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

通过采取上述路径,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跨媒介阅读素养,培养他们成为积极理性地与文本互动交流的数字公民。跨媒介阅读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个人发展,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社会环境。因此,跨媒介阅读素养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是不可忽视的。二、跨媒介阅读的特征

A. 从个人阐释到互文论证的新文本处理方式

随着数字环境的发展,青少年的语言实践产生了新变化,跨媒介阅读成为一种新的现象。在这种阅读方式中,青少年不再只是个人阐释文本,而是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互文论证。他们通过分享、评论和社交等行为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在跨媒介阅读中,青少年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与其他读者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互动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还可以扩展他们的思维和观点。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青少年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来理解文本,并且可以通过互文论证的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

B. 从主观评价到锚定趋同的新阅读理解趋势

在传统的阅读中,青少年往往倾向于主观评价文本,即基于个人情感和观点来理解和评价文本。然而,在跨媒介阅读中,青少年的阅读理解趋势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通过锚定趋同的方式来理解文本。

锚定趋同指的是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与其他读者进行互动,从而获取更多的观点和意见,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青少年可以通过分享和评论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观点,同时也可以从他人的评论和观点中获取新的信息和见解。通过与他人的互动,青少年可以锚定自己的阅读理解,并逐渐趋向于与他人形成共识和一致。

C. 从被动接受到多方互动的新信息交互端

在传统的阅读中,青少年往往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他们通过阅读书籍等媒介获取信息和知识。然而,在跨媒介阅读中,青少年成为了多方互动的信息交互端。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与其他读者和作者进行互动,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

通过跨媒介阅读,青少年可以通过分享和评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其他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时,他们也可以与作者进行直接的互动,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这种多方互动的信息交互端使得青少年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和传播中。

总结起来,跨媒介阅读的特征体现在从个人阐释到互文论证的新文本处理方式,从主观评价到锚定趋同的新阅读理解趋势,以及从被动接受到多方互动的新信息交互端。这些特征使得跨媒介阅读成为一种多元动态的阅读方式,青少年通过跨媒介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同时也可以与其他读者和作者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三、跨媒介阅读素养的主体架构

跨媒介阅读素养的主体架构包括个人定位、知识结构和阅读技能这三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依托,互相促进,构成了跨媒介阅读素养的核心。

A. 个人定位

个人定位是指个体在跨媒介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和立场。个人定位既体现了个体对自己在阅读中的角色认知,也反映了个体对文本的态度和观点。

首先,个人定位要求个体在跨媒介阅读中明确自己的角色认知。个体要清楚自己是阅读的主体,需要主动参与和探究文本。这种主体性意味着个体要具备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能够主动选择和评估不同媒介的阅读资源,从中获取信息和知识。

其次,个人定位要求个体对文本持有积极的态度和观点。个体应该对文本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以探索和发现为导向。个体要能够理解和尊重文本的多样性,能够接受不同媒介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点和信息。同时,个体还应具备批判思维,能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区分真伪,辨别价值。

B.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个体在跨媒介阅读中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组织方式。知识结构既包括个体对各种媒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包括个体对不同领域知识的掌握和整合能力。

首先,个体需要具备媒介素养。跨媒介阅读要求个体能够熟练运用不同媒介的工具和技术,能够适应不同媒介的特点和要求。个体应该熟悉数字化工具和平台,能够灵活地使用电子书、网页、社交媒体等媒介进行阅读和交流。

其次,个体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跨媒介阅读往往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个体需要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个体应该具备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和分析不同领域的文本。

C. 阅读技能

阅读技能是指个体在跨媒介阅读中的信息获取、理解和应用能力。阅读技能包括文字阅读技能、视觉阅读技能、听力阅读技能以及评估和判断能力。

首先,个体需要具备文字阅读技能。文字阅读是跨媒介阅读的基础,个体应该具备识字能力和理解文字的能力。个体应该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文字信息,理解文字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其次,个体需要具备视觉阅读技能和听力阅读技能。跨媒介阅读往往伴随着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个体需要能够有效地获取和理解这些元素传递的信息。个体应该具备解读图像和音频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聆听获取有效信息。

最后,个体需要具备评估和判断能力。个体应该能够对不同媒介和文本进行评估和判断,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个体应该具备批判思维,能够分析和评价文本的内容和观点,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观点。

通过个人定位、知识结构和阅读技能这三个方面的培养,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跨媒介阅读素养。个人定位能够使个体明确自己在跨媒介阅读中的角色和立场,从而激发其参与和探究的积极性;知识结构能够使个体具备跨媒介阅读所需的媒介素养和跨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其对不同媒介和领域文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阅读技能能够使个体具备有效获取、理解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跨媒介阅读的效果和成果。通过这些方面的培养,青少年可以更好地适应数字环境中的跨媒介阅读,成为积极理性地与文本互动交流的数字公民。四、跨媒介阅读素养的培育路径

A. 模拟真实环境,促进纸质与数字媒介之间的关系定位与协同互补

在培养青少年的跨媒介阅读素养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促进纸质与数字媒介之间的关系定位与协同互补。首先,学校和家庭可以提供丰富的纸质阅读材料,如图书、报纸、杂志等,让青少年养成阅读纸质材料的习惯。此外,可以鼓励青少年在纸质阅读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媒介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学习。例如,通过使用电子书、在线阅读平台等,青少年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拓宽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此外,模拟真实环境还可以通过组织阅读活动来实现。学校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文学讲座等活动,让青少年有机会与他人讨论、分享阅读体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数字媒介平台,如微信公众号、QQ群等,建立起一个虚拟的阅读社群,让青少年可以在其中交流、互动,从而增强阅读的社交性和趣味性。

B. 打通信息茧房,构建良性互动的媒介技能运用场域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跨媒介阅读素养,需要打通信息茧房,构建良性互动的媒介技能运用场域。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数字媒介,教授他们阅读和评估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通过教授信息搜索、筛选、评估等相关技能,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利用数字媒介获取信息,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同时,应该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数字媒介的创作和分享中。他们可以通过写博客、发表评论、参与线上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青少年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与他人的合作和共享,培养他们的社会化阅读习惯和合作意识。

C. 弥合数字鸿沟,推动身体复归阅读知识图式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跨媒介阅读素养,需要弥合数字鸿沟,推动身体复归阅读知识图式。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数字媒介设备,如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让他们能够方便地进行数字阅读。同时,也要教授他们正确使用数字设备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字阅读习惯。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导青少年从数字媒介中获取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身体经验。例如,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实验室研究等活动,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同时,也可以引导青少年进行实践性的阅读活动,如读书报告、写作文等,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五、结论

A. 跨媒介阅读素养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跨媒介阅读素养是适应数字时代的必要能力,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媒介素养,还涉及到语言水平、阅读能力、逻辑思维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数字环境中,青少年的语言实践发生了新变化,跨媒介阅读成为他们与文本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跨媒介阅读具有多元动态的特征,集结了移动阅听、分享、评论、社交等一系列元素的社会化行为。青少年通过跨媒介阅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本,形成更加积极理性的阅读理解趋势,并且能够与多方进行互动,获取更多的信息。

B. 培养青少年跨媒介阅读素养的意义和建议

培养青少年的跨媒介阅读素养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跨媒介阅读素养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信息环境,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其次,跨媒介阅读素养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最后,跨媒介阅读素养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交流和合作中。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跨媒介阅读素养,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首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环境的方式,促进纸质与数字媒介之间的关系定位与协同互补。这样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不同媒介的特点和功能,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其次,可以打通信息茧房,构建良性互动的媒介技能运用场域。通过开展合作活动和社交互动,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运用媒介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交流和合作能力。最后,可以弥合数字鸿沟,推动身体复归阅读知识图式。通过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经典,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阅读知识图式,从而提高跨媒介阅读素养。

总而言之,跨媒介阅读素养是适应数字时代的一项重要能力,它涉及到个人的媒介素养、语言水平、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等多个方面。通过培养青少年的跨媒介阅读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信息环境,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积极理性地与文本互动交流的数字公民。

以上为《数字时代下跨媒介阅读素养:特征、架构与培育路径》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