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化学实验原理练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实验原理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进行氯化氢制备和性质一体化实验。过程如下:
(1)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2)制备氯化氢。加热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发生复分解反应制氯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收集氯化氢。需要打开a使浓硫酸流入1号烧瓶,同时打开 (填b、c或d),关闭 (填b、c或d )。当观察到 时,说明2号烧瓶内氯化氢气体已收集满,立即关闭b、d,同时打开c。
(4)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2号烧瓶中,片刻后打开d,可以观察到烧瓶2中出现红色的喷泉,请解释喷泉形成的原因_____ _____。
(5)集气瓶口醮有浓NaOH溶液棉花的作用 __ __ 。
2.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①甲的试管中放入少量MnO2,滴管中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乙、丙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依次加入适量的80℃的水。白磷均不燃烧
②打开K1、K2,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试管中,观察到乙中白磷不燃烧,丙中白磷燃烧
③一段时间后,丙中导管内液面上升
①关闭K1,打开K2,甲的试管中充满CO2,滴管中放入浓NaOH溶液;乙试管中放入足量的铁粉,丙中放入约半试管的稀盐酸
②将浓NaOH溶液滴入甲试管中,一段时间后,打开K1
(1)实验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对比乙和丙中的实验现象,说出本实验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 __。
(2)实验1:步骤③的现象说明装置内压强减小,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_ ___。
(3)实验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打开K1,乙中的现象是__ ___。
3.利用图1装置进行I、II两组实验,将滴管a中的液体滴入b中,待充分作用后,
打开止水夹d。a、b、c中所加试剂如下表所示。
实验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I
5%H2O2溶液
MnO2
80℃热水
II
石蕊溶液
HCl气体
NaOH溶液
已知:HCl气体极易溶解于某某。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I中,若在c中长导管口处放置一块白磷,当打开止水夹后,可观察到白磷燃烧,通过此实验能证明燃烧的条件是 。若要证明燃烧的另一条件,在对比实验中,需将c中盛放的试剂改为 。
(2)实验II能证明NaOH与HCl发生了反应。实验过程中,打开止水夹d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3)若按图2所示连接装置,进行实验II,则会观察到c中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K1、K2、K3均处于关闭状态)。
(1)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若A装置的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白磷不燃烧。分液漏斗中放入80℃的热水,打开K1,使热水流入锥形瓶中浸没白磷,关闭K1,白磷仍不燃烧。打开K2、K3,待液体注入锥形瓶后关闭K3,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且白磷燃烧,则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过程中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P/分别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图1 图2 红磷燃烧 图3木炭燃烧
(1)为什么集气瓶中的压强会先增大后减小?请说明原因 。
(2)能否用木炭来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请结合图进行说明。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化学实验原理练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