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8.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已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蹲组:李某某
主备:李丹
辅备:李某某、张华、余某某、娄某某、言佳欢
本单元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97—99页
本单元内容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独有的内容。其意图在于系统而有步骤地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借助操作、观察、猜想等方法向学生进行渗透。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学广角”的单元内容,教材编排了最简单的排列与组合问题(最多只涉及到发现3个事物的排列数或组合数,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去感受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体验有序、全面思考的方法的重要性)。共有9个题目(含例题、“做一做”、练习题),分别涉及到学生学习中最常遇到的问题(组成两位某某、求和、涂色),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握手问题、付钱问题、照相问题、送书问题、搭配服装问题),这些内容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每一个题目都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例题中呈现了学生在活动中展开的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过程,呈现了学生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利于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分析:
1、 已有经验: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关于排列与组合的情况,如:握手问题、付钱问题、照相问题、衣服搭配问题等。
2、 存在的困难:学生虽然熟悉生活中关于排列与组合的问题,但并不太了解其背后的道理。不能按顺序找出排列数和组合数。
3、要达到的水平: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知道用表格法或图示法、列举法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排列和组合问题;初步体会排列与顺序有关,而组合与顺序无关。
单元教学建议:
1、精心设计符合孩子们认知特点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问题的能力。
2、注重运用多种形式展示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应处理好学生动手实践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学习时,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如写一写、画一画或列举。同时还需要他人看明白,最后通过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感受感受他人的思考,明晰排列、组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受怎样才能进行有序、全面地思考,并逐步学会这种思考方法。
3、注意教学的层次性,把握好教学要求。本单元教材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列表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即可。
单元课时安排:
1、简单的排列………………………………………1课时
2、简单的组合………………………………………1课时
单元具体课时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单元:
数学广角 第1课时
课题:
搭配(一)——简单的排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主备:
李丹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生活中的搭配现象,有的和顺序有关,有的和顺序无关。
2、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例1要学生用探索的思维来完成非0的3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某某的个数。把这个排列
问题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是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两位某某,第二个层次是数出满足条件的两位某某的个数,其中第一个层次是关键, 教材以两幅连续的图加以呈现,第一幅图呈现了两名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寻找的情境,借助数位表,按照规律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寻找。第二幅图呈现了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的情况,体现了学生对于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循序渐进渗透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
学生分析
具备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会使用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来解决数学问题。
困难是什么?
学生难以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断的理由。
提升些什么?
引导学生学会认真思考排列的过程,加强组内交流,并对自己解决排列问题有顺序、有方法、有反思。
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速算
40+26=? 23+56=? 78+22= ? 2×3=??
100-80=? 97-9=? 6×4= ? 6+22=?
5×3=? 12+67=
整体感悟搭配现象:
.初步感悟搭配现象有两种
数学国王的***组成的,我们来试试吧!
师小结:是的,搭配现象有两种:一种和顺序有关,一种和顺序无关。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和顺序有关的搭配现象。(板书:和顺序有关)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答案
1和2,或者2和1
训练口算,提高速算能力。
整体感悟搭配现象,知道生活中的搭配有两种情况:一种和顺序有关,一种和顺序无关。
活动一:用3个非0数组两位某某(建结构)
一放:1.例题1。(课件出示情境)
师:森林国王要选国王啦,要答对下面的题才可以,看看谁能够当国王呢?
(1)提示1:用1、2和3组成两位某某,每个两位某某的十位某某和个位某某不能一样。
a. 你知道了什么?
b.谁有什么要问的?
c.要找到密码,根据提示1你准备做什么?
师:好的,自己写一写吧。
(师巡视收集写得无序、不完整的;写得有序完整的)
d.交流:
①你是怎么想的,和组内同学说一说。
②你认为谁的方法最好?每组推荐一位准备汇报。
一收:
小组集中汇报:
师: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组最好的方法?
a.投影展示一个无序、不完整的:
师:感觉怎么样?谁有补充?
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在两个两个选数的时候不会重复和遗漏?
b.投影展示有序、完整的:(师相机板书学生的方法)
师:你更喜欢谁的方法?为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序 不重复 不遗漏
c.师:像这样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谁还有没有不一样的?
引导学生从无序、不完整到有序、完整
d.给两种(或3种)方法取名字。
师:刚才我们用了几种方法来解决密码问题,能分别给这几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12 21 13 31 23 32 ——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叫它(交换位置法)
12 13 21 23 31 32——-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叫它(固定十位法)
追问:既然可以固定十位,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
师板书固定个位:谁来说怎么用固定个位的方法组两位某某?
再追问:组两位某某,我们可以固定个位,也可以固定十位,如果组3位某某呢?
(2)提示2:能组成几个两位某某?
a.师小结:我们刚才用交换位置的方法,或固定部分位置的方法知道了用1、2、3能组成这么一些不同的两位某某。现在你知道打开大门的密码是什么了吗?
b.师:看来还不能确定。请看提示2(课件出示提示2:能组成几个两位某某?
)
现在你觉得密码可能是什么?
***;…6!
2.小练习:
师:门开了!(课件出示情境)
师:有信心闯过这三关吗?
第一关
(1)从 3种颜色中每次选出两种,像下图这样给地图上的这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 )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师:你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可我们基本都没带彩笔来。怎么办?
师:编序号真是个好主意。(课件演示编上序号)
咦!编上序号后你对这个问题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师:了不起!你真是个有悟性的孩子!
师:是的,红、黄、蓝3种颜色相当于1、2、3这3个数字,北城和南城分别相当于十位和个位,这样我们就把这个问题转化成了用数字1、2、3组两位某某了!现在你们知道有几种不同的涂色方法了吗?
(2)下面这3本书,老师打算送给这两个同学,每人一本,有多少种送法?
师:你怎么那么快就知道了?
师:太棒了!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2颗智慧星送给你们!
生回答、说题意
预设:“组成两位某某”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十位某某和个位某某不能一样”?
预设:来组两位某某、把它们写下来
生独立写
生组内交流
生交流、补充、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我喜欢xxx的方法,因为它有序,这样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学生思考、给方法取名字
生口头回答:21 31 12 32 13 23
生:也可以固定百位
生可能一顿乱猜
生回答:6个
生猜测:***
生:有信心
生独立思考片刻。
生1:用彩笔涂一涂
生2:写字
生3:编序号
生恍然大悟:和用数字1、2、3组两位某某是一样的了!
生齐答:6种
生:也是6种
生:也可以转化成用1、2、3组两位某某
能用交换位置的方法或固定部分位置的方法,有序写出3个非0数组成的所有符合条件的两位某某,为后面的学习建立方法结构。
为后面组3位某某做铺垫
激发学生兴趣
沟通与例题1的联系,知道从三种颜色中选两种给城区涂色可以转化为用3个非0数组两位某某,初步培养用排列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用3个非0数组三位某某(书上99页第1题(建结构)
第二关
二放:3个好朋友想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坐法?
师:你打算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巡视,找两种不同的有序方法:
方法1: 方法2: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收:
小组汇报排列的想法。
师:真是太精彩了!掌声!
(如果还有一种方法没出来,生说完后师问:谁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好方法?)
恭喜你们闯过第二关!3颗智慧星送给你们!
生:编序号,写一写
生在投影仪下展示自己的方法、说想法
把合影问题转化为用三个数组3位某某,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结构
三放:书上99页第2题(用结构)
第三关
师:闯过这一关你们就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情境)
师:听说老师要把3本书送给小清、小丽各一本,小红跑过来也想要一本。现在一共有多少种送法呢?
师:现在这3本书要送给几个人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在练习纸上动动笔吧。
师巡视收集(1)把学生编序号的
(2)把书编序号的
三收:
学生汇报。
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写的?
师:刚才3本书送给2个同学有6种不同的送法,现在送给3个同学,怎么还是6种送法呢?
(课件演示3本书送给2个人---3本书送给3个人)
师点拨:送给3个人时:只要把和每种方法对应的剩下的那一本给第3个人就可以
一 一对应
师再次点拨:3本书送给两个同学,相当于用1、2、3组两位某某,有6种方法;3本书送给3个同学,相当于用1、2、3(组3位某某),也有(6种方法。)
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恭喜你们闯过三关!5颗智慧星送给你们!
生:准备好了
生:3本书送给3人
生独立做
生在投影仪下说自己想法
生思考片刻
沟通送书问题和用数组两位某某、三位某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排列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自己的体会
概括、总结
你能用 0 、 3 、 6 这三张数字卡片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某某,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它们相差( )。
生独立完成后说想法。
拓展学生思维
每日一题:
红红、蓝蓝和花花三人去看电影,三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3号、24号、25号。他们有几种坐法?
板书设计: 搭配(一):简单的排列
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12 21 12 13 21 31
13 31 21 23 12 32
23 32 31 32 13 23
交换位置 固定十位 固定个位
课后反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单元:
数学广角 第2课时
课题:
搭配(一)——简单的组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主备:
李丹
教学目标:
1、借鉴排列问题的学习经验,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找出组合数。
2、在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对比中,感悟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教材例2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从3个数中任取2个求和,确定得数的种类数。两个数相加之和与数的位置无关,是组合问题。第一幅图呈现了两名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探索的情境,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第二幅图揭示了组合问题的内涵---与顺序无关。
2、学生分析
具备了什么? 前一节课学习了排列知识,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会用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的方式探究数学问题,并知道排列与顺序有关。
困难什么? 不知道组合问题的内涵,容易受排列思想的影响,把重复的情况也算进去。
提升些什么? 能正确区分排列和组合问题,知道排列与顺序有关,而组合与顺序无关。
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速算:
6×2=? 31-2=? 73-8=? 3×6=? 0+69=?7×4=? ?5×4=? 70-50= ?87-25=?
21-18=?
学生独立写在本子上后汇报交流。
训练口算,提高速算能力。
出示: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组成
两位某某,一共能组成几个?
问题1:你都知道了什么?
问题2:一共能组成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组织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把两位某某写在本子上。
生汇报。
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新知探究奠定基础。
活动一: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
得数有几种可能?
1、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问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其中2个”是什么意思?“求和”指的是什么?“得数有几种可能”是什么意思?
问题: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2、尝试探究,初步体会
放:
问题:得数有几种可能?请你写一写、画一画,自己试试。
教师巡视,选取典型资源。
3、组织交流。
收: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配合板书。
资源一:写了6个算式的。
资源二:用表格写了3个算式的。
资源三:连线解决的。
追问:你同意上面的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用列表法和连线法帮助思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生基于思考后回答。
生完整地说题意。
小组活动:
1、独立探究。
2、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
生:同意第二种和第三种。第一种重复了。
借助上节课的活动经验,通过圈一圈、说一说、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找到组合数,在活动中初步感受组合问题与顺序无关。
活动二:
出示:
放:
问题1:观察我们研究过的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2:都是从5、7、9这三个数中选2个,怎么一个能组成6个,一个却只有3种可能啊?
收:
组织汇报。
相同:都可以用画一画、摆一摆、写一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不同:前者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有关;后者是组合问题与顺序无关。
和同桌交流。
生汇报。
对比分析,提升认识。
感受前者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有关;后者是组合问题与顺序无关。
活动三:
放:
每两个人握1次手,
3人一共握几次手?
问题1:你都知道了什么?
问题2:每两个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几次手?请你画一画,写一写,自己试试。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
问题3:一共握几次手?你是怎么知道的?
收:
组织学生交流。
巩固练习:
1、每两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 )次话。请你想个办法,让别人清楚地看到他们之间打电话的情况。
2、书99页第4题。
生基于观察后回答。
生独立探究。
和同桌交流。
生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巩固所学的组合知识,知道用连线等方法帮助解决问题,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买1个拼音本,可以怎样付钱?
放:
问题1:你都知道了什么?
问题2:“可以怎样付钱”是什么意思?
问题3:你打算怎样付钱?
问题4:看看大家想出的付钱方法,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怎样去想呢?
收:
组织交流,呈现学生讨论的付钱方法。
方法一:一个5角。
方法二:2个2角,1个1角
方法三:1个2角,3个2角
方法四:5个1角
小结:付钱可先考虑拿大面值的钱,在考虑拿小面值的钱。也可以反过来考虑。
学生基于观察和思考后回答。
学生独立解决。
生汇报。
变化思考,迁移应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交流,互相学习借鉴,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自己的体会
概括、总结
1.付钱?
教材第98页“做一做”第2题?
2.组钱?
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4题
生独立完成后说想法。
拓展学生思维
每日一题:
刘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前几位是85943□□□,后面三个数字是?2、5、6这三个数字组成的,请同学们动手排一排,刘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后三位可能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简单的组合?
用5、7、9三个数字,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某某,能组成几个两位某某?
课后反思:
课题:
数学广角练习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练习课
课时:
第三课时 主备:李丹
复习目标:
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仔细读题,认真玩思考
第一题分两个层次:一是两名同学的排列,二是三名同学的排列。两个层次由易到难,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进一步理解排列问题。
第2题是与例题相似的问题。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排列的有关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仔细读题,认真玩思考
第3题配合例2,应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组合。共有4种穿法。
仔细读题,认真玩思考
第四题首先是分类问题,既可以按照1枚、2枚、3枚硬币三类情况进行分类,任选2枚硬币时涉及组合问题。
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四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8.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已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