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什么是信息技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信息技术?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称作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
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
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是研究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000年到50000年前,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前出现了文字。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1946年到1958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1958年到1964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1964年到1970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年到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至今正在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
为了解决资源共享,单一的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大到宇宙航天,小到日常生活,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强大与实用。在教育行业当然也少不了信息技术的身影。先来谈谈信息技术教育吧,它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所以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道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长,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给予刺激,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而且能有效地唤醒人的兴趣、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一些音频、动画、视频渲染场景或情景再现,既能消除学生的视觉、精神疲劳,又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更能很好地给课堂注入激情与活力,使整节课荡漾在激情与活力之中,使学生每堂课都感觉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没有吃饱喝好,一直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也就是始终保持的知识的渴求状态,所以每节课,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新的,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去学习,去挑战,去完成学生任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什么是信息技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