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红色研学宣讲材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下石河联小红色研学宣讲材料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XX精神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挖掘我市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大力传承红色基因”的工作要求,开展以“与‘三个红色典型精神’为伴,与红色XX建设同行”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深入学习王国藩“穷棒子精神”、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功绩,开展革命思想教育和红色精神洗礼等系列红色文化教育,着力打造一支深刻了解家乡、甘于奉献家乡、乐于宣传家乡的师生志愿者队伍。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被毛泽东主席赞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的西铺“穷棒子精神”是怎样在王国藩的带领下,靠“三条驴腿”,办起了“穷棒子社”,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创业历史故事。
XX省XX县XX四十里的地方有一村庄,当时叫四十里铺,一条小河从街心穿过,把村子分成两半,东半边叫“东铺”,西半边叫“西铺”。西铺现有338户1313口人,有劳力630多个,耕地面积920.3亩,人均0.85亩,有山场3551亩,5万多株果树。是一个山多地少,石厚土薄的山区。解放前,西铺村的广大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祖居破草房,全家一条被,三载着一装”的苦日子,有20多户常年靠讨饭度日,全村每年都有30多口人被饿死。解放后,党政.和府每年都要拨给他们5万多斤救济粮和100多套寒衣。1952年秋,王国藩带领本村23户贫农办起了初级社。当时这23户当中有11户是靠讨饭度日的。这个社总共的家产只有“三条驴腿”(因为四分之一的驴是属于社外单干户的),被富裕户称为“穷棒子社”(“穷棒子”是指讨饭时用来打狗的棍)。社员们穷有穷志气,靠自己的一双手艰苦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四十年的奋斗,终于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四十年来,西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村正在形成。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西铺的历史是一部互助合作的历史;“穷棒子”社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
创业史一:用“穷棒子”精神建成合作社
1952年,西铺的互助组在农业生产上虽然获得了好收成,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一部分农民的生活仍然很贫困。那些人了互助组的农民尝到了甜头,也慢慢地悟出了一个道理:团结互助就是要改变生产条件,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改变生产条件需要打井、修渠、开山。
创业史二:从上山打柴把穷棒子社扩大
1952年的春节,“穷棒子”社的社员们打破冬闲的习惯,兵分两路:少数壮劳力带领妇女老少做好春耕准备,三条驴腿不够用就肩担人抬往地里送粪,妇女老少搂石、整地。其余的壮劳力为主,组成一个19人的队伍,由杜奎带队来到三十里外的王寺峪山上打柴。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他们吃的是稀粥白薯,穿的是破棉衣,住着透天的草棚,十几个人合扯着四条小被,苦干了二十多天,打回了4万多斤柴,卖了430多元钱,“穷棒子”社开天辟地有了自己的资金,过春节的时候,大家眼巴巴瞅着这些钱一分也没舍得花,而是买了一辆大车、一头牛、一头骡子19只羊和部分小农具。经过社员的共同努力,昔日的“穷棒子”社 已经有骡马4头,牛37头,胶轮大车三辆,双轮双铧犁二部、喷雾器6架,初步显示了合作社的优越性。
创业史三:领袖的鼓舞群众的力量,办起高级社
西铺“穷棒子”社艰苦创业的生动事迹教育了广大农民。1955***社经验,发出了“书记动手,全党办社”的号召。1955年10月11日,中央发布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12月中央办公厅编辑出版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卜某某,在这本书中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书记动手全党办社》和《勤俭办社》两篇文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艰苦奋斗、互助合作的“穷棒子精神”换来的。
文化经济的发展,精神物质的升华,更需要先行者热血与生命的浇灌。被毛泽东主席赞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的西铺“穷棒子精神”,与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的沙石峪“当代活愚公精神”,将激励鼓舞一代又一代国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建功立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中,我们一定把西铺的“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勤俭办事、敢为人先”的四种精神继承下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立德树人初心,模范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精诚团结讲奉献,急难险重勇担当,做“对党忠诚、为人忠厚,工作实干、彰显实绩”的两忠两实干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毕生的智慧和力量!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红色研学宣讲材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