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读书笔记——自主游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师怎样观察幼儿自主性游戏行为
一、如何理解幼儿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
可是当前,幼儿园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儿童是游戏的主人,儿童对游戏活动能自主地选择、支配,在游戏中充分享受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自主性。
游戏自发行为是趋乐性的,儿童在游戏中因为需要的满足而获得快乐,同时游戏对儿童良好个性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儿童阶段年龄在三至六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良好的个性能使孩子有积极的上进的生活态度,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施展和发挥出来。
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现自主性游戏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发展的思想。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
我们应该利用儿童这种强烈的活动动机诱导他们,使他们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生活、去探究、去创造,从而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
1、强调游戏的自发性。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自发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
他揭示了游戏在于儿童的内部需要和自发活动这一游戏本质。
所以指导自主游戏必须充分体现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必须改变过去对幼儿游戏作外部强加,充分尊重并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创设幼儿游戏的良好环境氛围,激发幼儿的主体能动性。
让幼儿自己创造游戏。
2、注重游戏的互动性。
杜威强调:“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因此,在这个游戏过程里,教师应是游戏伙伴,不是“自上”的指导者,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产生互动。
3、释放游戏的童话性。
蒙台梭利认为:“每一个幼儿都有一种创造的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起一个精神世界”。
对儿童而言,游戏是真实的生活和想象世界的统一。
生活的真实为幼儿的游戏表现提供了条件,虚构的童话想象使幼儿游戏充满了想象和创造。
为此,自发游戏的指导策略要重视引导幼儿对生活的体验,放任幼儿在游戏中的不真实和幼稚的行为,把儿童当儿童看,重要的是站在儿童的立场看儿童的游戏。
二、教师如何做到有效观察 1、 与幼儿在游戏中成为同伴,与幼儿处与平视中。
俗话说:换位思考,当教师真正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游戏,才可以让幼儿得要真需要的帮助,而不是教师主观的自我判断,有时候,教师给的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孩子需要的,在教师眼里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往往就是这样的小帮助,却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无限的帮助。
这是教师以与幼儿同样的游戏者身份,通过游戏的语言和行为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
当教师投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玩得更有兴趣,因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技能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的与往往使游戏有更多的变化和情节的深化。
教师可通过模仿幼儿的游戏来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
如:中班时科科小朋友,在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坐到他身边,也拿一堆积木搭“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能搭的很高,很高”。
教师所采用的这种平行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传递成人对幼儿游戏关注的态度,增进幼儿游戏的兴趣,同时成人的行为本身已成为幼儿可参照的范例或榜样,便于幼儿掌握游戏技能。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入,是不是需要介入,还是不介入比较好。
为下次遇到相同情况,可以做得更好,更加准确。
这种帮助,就像一张宽厚的弹簧床,在每一次接住孩子的时候,可以把孩子抛得更高,去触碰更高的天空。
3、在多次游戏中总结经验,让孩子的探索没有障碍 孩子在多次的自主游戏之后,教师就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游戏特性,对于孩子的在游戏中的各种情况,可以做到应付自如,让孩子及时得到高质量的保障,这是对孩子自主游戏最好的支持,合理的对策,正确的应对,有效的处理,恰到好处的帮助,这样的帮助,就像一架梯子,在孩子一次一次的自主游戏中,让孩子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让孩子在自主游戏中汲取无限量的知识,成为在自主游戏中最大的赢家。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读书笔记——自主游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