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一年级心理健康测评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年级心理健康测评方案
一、指导思想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特制订心理健康课程评价方案。
二、评价对象
政通路小学南校区一年级六班学生。
三、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平等性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3、尊重性原则。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个人感私。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四、评价时间
平时评价贯穿整个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终结性评价为学期期末。
评价内容及标准
评价内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好的意志品质
10
测试
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中的表现
10
优秀9-10良好7-8
合格6
总评
100
优秀17-20良好13-16
合格10-12
六、评价过程及方法
1、明确目标:
学期初,教师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内容及标准,并与学生交流后让学生明确该课程评价内容及目标。
2、确立评价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与其他学科文化知识教学不同,在活动中更多地涉及到情感体验或认知内化的问题,因此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性出发,采用平时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其中平时过程性评价占的权重高于终结性评价。
3:确立评价人员及职责:
过程性评价由任课教师参与;终结性评价由学生进行自评和心理健康教师综合评定组成。
4:评价结果的呈现:由学生自主评价、心理健康教师评价组成心理健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成情况,与家长分享后放入学生成长袋。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一年级心理健康测评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