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育集团( 语文)单元分析
2022-2023年度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
寓言故事
语文要素
阅读要求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习作要求
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教材简某某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组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世界”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寓言故事、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丰富多样的寓言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本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在“交流平台”中则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读语言的好处进行了总结梳理。
学情分析
1.守株待兔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比如,在讲解文本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图画,这种直观的形象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劝一劝这位农夫,激发学生的思维。
2.陶罐和铁罐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3.鹿角的鹿腿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阅读还缺少自己的思考,为了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寓意,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通过前后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鹿的思想在悄然发生转变。
4*池子与河流学情分析
池子与河流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学生通过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对于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可引导学生联系池子与河流不同生活环境,从整体去看待问题,不要拘泥于某个片面。
语文园地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比较淡溥,要在老师的督促下才能进行学习活动。其次是课堂自主学习效率不是很高,一部分学生遇到需要动脑的题目便坐等答案,影响全班的集体交流。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教活。
语文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兴趣, 并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语言运用:
1.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2.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3.积累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思维能力:
能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审美创造:
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育集团集体备课稿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主备人:莫某某
主备人所在学校
实小
执教人
执教人所在学校
班级
课题
5 守株待兔
主备区域
个性化备课区域
一、教材解读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故事中的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 ,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课文仅三十几个字,寓意却很深刻。
二、教学目标
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三、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四、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导(2分钟)
1.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会讲故事的人,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读呢?课件出示韩非子的资料。
2.看图猜故事。
二、学(20分钟)
1.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解释题意。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师相机正音,点拨“释、耒、冀”的读音。
3.尝试自己断句, 教师引读,感悟课文。
4.多种方法理解课文意思,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解读重点语句。
三、练(15分钟)
1.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如果你是农夫,此时,你会想什么?
3.农夫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他究竟错在哪里?
四、延(3分钟)
1.那你打算怎么劝说农夫?请学生回答。
句式:如果让我劝劝这个农夫,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读成诵。
①配乐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
②摇头晃脑学古人读文。
③反复朗读,背诵古文。
第二课时
一、导(2分钟)
1.背诵课文,引入学习。
2.温故知新,复述课文。
二、学(20分钟)
1.感悟主题。
(1)耕者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呢?
(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归纳:不能将偶然发生的事当成必然,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事。
(4)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跟守株待兔类似的事情?能分享给大家吗?
2.古今对照,感知异同。
三、练(15分钟)
1.学习了《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的魅力。请大家默读学习《南辕北辙》。
2.理解《南辕北辙》的道理。
(1)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2)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方向错了,一切的有利条件和努力都白费了。
四、延(3分钟)
1.书写本课生字。
2.完成对应课时作业。
五、分层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
(分课时书写)
***教育集团集体备课稿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主备人:莫某某
主备人所在学校
实小
执教人
执教人所在学校
班级
课题
6 陶罐和铁罐
主备区域
个性化备课区域
一、教材解读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已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这篇寓言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说明道理。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帮助学生更直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2个字,正确读写“国王、骄傲”等16个词语。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4.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三、教学重难点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2个字,正确读写“国王、骄傲”等16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四、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导(2分钟)
1.课件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实物图,激趣导入。
2.板书课文题目,相机引导学生认读生字“陶、罐”。
二、学(20分钟)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词语)
3.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理清脉络。
三、练(1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观察。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某某,学生互评后修改。
四、延(3分钟)
了解陶罐与铁罐的命运。想象交流:当人们发现陶罐时,态度怎样?
第二课时
一、导(2分钟)
听写词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罐和铁罐》,现在我们来听写两个词语。(骄傲、谦虚)
二、学(20分钟)
1.品读文本,感悟特点。
(1)骄傲的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用“ ”在文中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
(2)联系上下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这几句话,你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铁罐的蛮横无理?(傲慢、 轻蔑、恼怒)
2.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1)通过读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这个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三、练(15分钟)
1.看到陶罐和铁罐的变化,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呢?
2.学写对话。
3.学习“阅读链接”,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讲这个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四、延(3分钟)
1.你还读过哪些寓言故事?说说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完成对应课时作业。
五、分层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
(分课时书写)
***教育集团集体备课稿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主备人:莫某某
主备人所在学校
实小
执教人
执教人所在学校
班级
课题
7 鹿角和鹿腿
主备区域
个性化备课区域
一、教材解读
课文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鹿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细长的鹿腿太难看。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难看的鹿腿帮助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令他险些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二、教学目标
1.会认“皱、配”等5个生字,读准“称、禁、撒”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3个字,正确读写“池塘、痛快”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4.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2.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导(2分钟)
1.创设情境:看,谁向我们走来了?课件出示小鹿的图片。
2.字理识记:鹿
二、学(20分钟)
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2.检查自学,识记生字。
3.全班交流,理清脉络。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结合课后第二题,课件出示句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4.欣赏鹿角,体会惊喜。
5.狮口逃生,体会腿美。
6.体会腿美:鹿脱险了吗?他靠什么脱险的?
三、练(15分钟)
1.课件出示“鹿、塘、映、欣、赏、匀、致”7个字。
2.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7个字。
3.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重点笔画、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书写,展示,评价,修改再写。
四、延(3分钟)
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鹿前后对自己角和腿的不同态度与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2分钟)
课件出示鹿对角和腿评价的句子。这三句话分别在课文的哪里呢?小鹿最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学(20分钟)
1.课件出示提示。(抓关键词,讲故事。)
角: 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2.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具体、生动。
(1)同桌练习,互相提建议。
(2)指名讲述,师生共评。
三、练(15分钟)
1.请你讲故事。(要求)
(1)尽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让故事中的主人公“会说话”,讲好鹿的心里话,讲“活”鹿的神态、动作等。
(3)把狮口逃生的紧张和危急讲出来。
四、延(3分钟)
推荐课外阅读。
五、分层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
(分课时书写)
***教育集团集体备课稿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主备人:莫某某
主备人所在学校
实小
执教人
执教人所在学校
班级
课题
8*池子与河流
主备区域
个性化备课区域
一、教材解读
本课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池子享受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认为人世间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则立志做一条“伟大的河流”,认为人生就应该奔流不息,保持清洁,给人带来利益。他们最终的命运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枯。这个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他就一无所有”的道理,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课本中的插图直观地展现两个角色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命运,图文对照,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滔、涯”等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导(3分钟)
1.谈话激趣。
2.了解作者。
二、学(20分钟)
1.初读课文。
了解诗歌共有多少节。诗歌的主人公是谁?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借助文中关键语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对比池子和河流的不同点。小组合作学习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做上记号。
三、练(15分钟)
1. 课件出示表格,小组交流,完成。
2.感悟池子与河流话中的道理。
3.生活中有没有同池子与河流一样的人呢?学生自主交流。
4.作者想通过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诗歌的哪一节告诉了我们这一道理?一起读一读。
5.这则寓言给了你什么启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应该怎样做呢?
四、延(2分钟)
1.推荐阅读。
推荐《拉·封丹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五、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
(分课时书写)
***教育集团集体备课稿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主备人:莫某某
主备人所在学校
实小
执教人
执教人所在学校
班级
课题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主备区域
个性化备课区域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积极参加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清楚理由。
2.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
积极参加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说清楚理由,尊重不同的想法。
三、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导(2分钟)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班干部轮流制表,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15分钟)
1.讨论交流:面对不同的观点,到底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呢?小组内讨论交流,表明自己的观点。
2.方法指导。
3.引导学生练说:想想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自己的理由是什么?
三、练(20分钟)
1.学生独立练说。
2.组内互评。
四、延(3分钟)
和同学讨论表述前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准备?有哪些注意事项?
***教育集团集体备课稿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主备人:莫某某
主备人所在学校
实小
执教人
执教人所在学校
班级
课题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主备区域
个性化备课区域
一、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二、教学重难点
仔细观察画面,合理想象,把画面写具体。
三、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导(2分钟)
谈话导入,引入习作。
二、学(15分钟)
1. 观察图片,初步感知。
2.观察整体,概括内容。
3.观察局部,说说细节。
4.联系生活,想象语言。
5.回归整体,自述故事。
三、练(20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讲述故事。
2.课件出示范文,交流表达。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延(3分钟)
学生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导(2分钟)
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二、学(20分钟)
1.对照评价要求,自主修改。
2.对照清单,同桌互改。
三、练(15分钟)
1.小组合作,交流习作。
2.发表习作,欣赏交流。
四、延(3分钟)
完成习作,誊写作文。
***教育集团集体备课稿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莫某某
主备人所在学校
实小
执教人
执教人所在学校
班级
课题
语文园地二
主备区域
个性化备课区域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5.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
6.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能正确书写通知。
三、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导(2分钟)
谈话导入,说说令你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
二、学(20分钟)
1. 寓言有道理: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 寓言如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和事?
3.聚沙成塔,积累词句
(1)发现构词规律。
(2)感受人物描写。
(3)学写通知。
三、练(15分钟)
完成通知的书写,师生评议、修改。
四、延(3分钟)
完成通知誊抄。
第二课时
一、导(1分钟)
直接导入学习内容。
二、学(20分钟)
1.课件出示要写的8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8个字的特点。
2.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课件出示词语)
(1)交流讨论:通过预习,你能讲讲这些成语故事,并说说它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2)读一读,背一背。让学生明确这9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三、练(15分钟)
完成课时相应练习。
四、延(4分钟)
生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从寓言故事中演化而来的成语,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教育集团集体备课稿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莫某某
主备人所在学校
实小
执教人
执教人所在学校
班级
课题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主备区域
个性化备课区域
一、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学习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并自主阅读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并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
自主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实施
第一课时
一、导(2分钟)
谈论寓言,激发情感。
二、学(15分钟)
1.阅读题目,了解要求。
2.实操与反馈。
预设1:这次要求读的是中外寓言故事。
预设2:具体推荐了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预设3:这样阅读寓言才能有收获。
三、练(20分钟)
1.读故事,知道理。
(1)你认为这则寓言中的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2.从图片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故事?了解作者。
四、延(3分钟)
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任务。
第二课时
一、导(2分钟)
展示你的课外阅读成果。
二、学(15分钟)
学习同学好的课外阅读汇报展示,可以向他请教。
三、练(20分钟)
选取你喜欢的阅读汇报方式进行展示你的阅读成果。
四、延(3分钟)
为自己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教学反思
执教人
执教人所在学校
班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