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比较教案

本文由用户“lzizgq022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4-23 15:53:39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二单元 比较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大小、多少、长短、轻重的比较,这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及认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基础。教材借助和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生日情境,使他们懂得物体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落实在具体内容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活动过程中,初步认识多少和大小的关系。

“过生日”呈现的是所有孩子喜欢的场景,也是吸引学生开展比较的一个载体。学生在对切的生日蛋糕的大小,以及切的西瓜的大小进行比较,得出哪个大哪个小,这些都比较直观,比较简单。在开展大小比较时,应该突出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物体的多少比较,是桌子上放了3杯饮料,通过图片或者学具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得出哪个多哪个少。两瓶饮料谁多谁少的比较较为复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把两瓶饮料倒入相同的杯子或者其他容器内比较而得出结论。

2. 在充分感知中,认识物体的高矮和长短关系。

对高矮的比较,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两个物体间长短的比较,一般是采用直接比较的方法,在利用长短知识比较“谁走的路长”的情境中,可以让学生说出充分的理由。

3. 在活动中逐步体验,理解物体间的轻重关系。

在比较轻重中,共安排了3个活动,“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是学生认识物体之间质量关系的一个过程性的展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在入学前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凭自己的经验,直接判断一些物体的轻重。如在狮子和老虎压跷跷板中,狮子比老虎重,在老虎和豹压跷跷板中,老虎比豹重,通过两次比较得出狮子最重豹最轻。对学生来说,能直接判断并不表示他们已经熟悉或者了解物体的轻重关系,为此我们可以给学生直接感知的机会,通过“掂一掂”活动,他们就知道谁轻谁重了。“称一称”是为了在学生对“掂一掂”的认知中发生冲突设计的,学生在掂两个质量差异不明显物体中,可以使用“称一称”的方法。



本单元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多少、大小、轻重、长短,学生并不陌生。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等差异较大,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尝试操作、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1. 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2. 了解大小、多少、长短、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3.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 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从游戏、身边的数学和熟悉的情境中发现相关的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人交流。

3.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1 过生日 1课时

2 下课啦 1课时

3 跷跷板 1课时







过生日。(教材第18~19页)



1.通过多少、大小的比较,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感知要想知道谁多谁少,就必须进行比较。

2. 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 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课件,杯子,水。







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态,参与课堂教学的投入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A类

轻的画“??”,重的画“○”。



(考查知识点:比轻重;能力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判断常见事物的轻重。)

B类

在重的下面画“○”,在轻的下面画“??”。



(考查知识点:比轻重;能力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判断常见事物的轻重。)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教材习题

教材第23页“练一练”:

1. 香蕉重,画“○”;橙子轻,画“??”。苹果重,画“○”;橙子轻,画“??”。

2. 南瓜最重,画“○”;茄子最轻,画“??”。

3. 左边画“??”;左边画“??”。

4. 虾最轻,画“??”;螃蟹最重,画“○”。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二单元 比较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