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 乡下人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 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词语。
2.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业质量评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备课
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
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词语。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描写顺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优美的乡村风景画,并配以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处于那样的意境中。
导语:同学们,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当我们迈步在田地边,会看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麦苗;当我们漫步在小树林某某,会听到百鸟的合唱曲。夜晚疲倦时,我们又伴着蛙虫的催眠曲,酣然入梦……。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相机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会写的字:成 装 着 仙 顺 照 领
食 着 步 若 成 和 住 催曲
会认的字:鸡花 近 衣
◆需注意的字音:“饰”是翘舌音,读作“shì”,不要读成“sì”;“倘”读作“tXXXXXnXXXXX”,不要读成“shànXXXXX”;“率”和“冠”是多音字,在“率领”和“鸡冠花”中分别读作“shuài”“XXXXXuXXXXXn”,不要读错。
◆需注意的字形:“饰”右部是“ ”,不要写成“布”;“凤”被包围的部分是“又”,不要写成“”;“冠”上部是“冖”,不要写成“宀”。
(2)重点词语释义。
[时令] 季节。
[倘若、即使、若是] 都是表示假设、假如、如果的意思。
[照例] 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天高地阔] 比喻天地广阔,形容空间大。
3.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在乡下人家的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的同时进行板书。
(1)表示空间顺序的词语有哪些?(屋前、门前、屋后、房前等)
(2)表明时间的词语有哪些?(季节:春、夏天、秋天;时候:白天、傍晚、夜里)
3.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
小结:这篇课文不是采用单一的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而是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进行交叉描写的,展示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难怪作者不禁这样说(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章结尾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概括了乡村风景的特点?(独特、迷人)
(2)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4.引导学生再次快速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画面),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概括出来。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喜欢。(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示)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学业质量评估”,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学生,让他们自读自悟,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感受,让他们自己选择认为描写得最优美的句段读一读,还注重教给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感悟,脑中想象画面来感知美好,品味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热爱之情。同时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他们自己选择佳句来读,这样他们的感情会更投入,印象会更深刻。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只是有一些学生平时很少去乡村走动,对乡村生活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在交流中就有些想当然了。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去引导,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认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 乡下人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