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工程 2.0 考核标准(试行)

本文由用户“zscheng34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5-02 20:06:24 举报文档

以下为《附件1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工程 2.0 考核标准(试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1

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工程 2.0 考核标准(试行)

表 1: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考核标准(试行)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序号



能力点



能力点描述



能力点实操参考



考核数据要求



标准与评价细则





教学



学情分析



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运用在线问卷工具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情,改进教学设计;

计算和确定知识点难度系数,优化教学流程;

构建知识框架, 找出学生知识漏洞。



调查学情

运用在线问卷工具或平台进行某一教学主题的学情调查,精确把握学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以实现精准教学。

利用生成的学情优化教学设计前测试卷,创设在线考试,利用在线平台自动生成的学情统计,并据此优化教学设计或实现精准讲评试卷。



方式一:提供材料参评

须提交一个学情分析文档。若为调查学情类型,须呈现调查问卷的对应链接或二维码、学情分析报告(含统计图表)及后续的教学设计;若为利用生成的学情优化教学类型,须呈现前测试卷、学情统计图表及后续的教学设计。

两种类型可任选一种提交材料。

提交的文档要求为 PDF 格式。

所有提交的材料都由本人原创。 方式二:伴随式数据采集达合格标准运用相关的系统平台伴随式采集数据并达到合格标准。



1.规范要求:

文档内容完整、制作规范、表述清晰,调查问卷、前测试卷、教学设计为本人本学科内容,链接或二维码真实有效。

学情统计数据真实且有统计图表, 能依据学情分析进行教学设计。

2.评价标准:

以上指标均达标即评为合格;

以上指标有缺项或不达标即评为不合格。







设计与实施



6



技术支持的问题呈现与解决



使用技术生动、直观展示问题情境;

营造问题解决的技术环境;

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视化显现。



1.微课教学

能在课堂中利用微课呈现问题情境,展示问题解决过程2.BYOD 教学

能在课堂中熟练运用移动设备,运用 BYOD 教学高效地呈现问题情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翻转课堂教学

能在课堂中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技术环境呈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慕课教学

能在课堂中利用慕课平台及其资源支持问题呈现与问题解决。

运用软件或工具进行教学;

能在课堂中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或工具呈现问题情境,营造问题解决的技术环境,实施学科教学。



方式一:提供材料参评

须提交一段 10-15 分钟的本人出镜的说课微视频及对应的教学设计,视频中须呈现某一问题点的解决过程, 教学设计中须说明呈现的问题、解决方式以及教学效果等。

五种类型可任选一种或多种提交视频与教学设计材料。

提交的文档要求为 PDF 格式,视频为 MP4 格式(720P)。

所有提交的材料都由本人原创。 方式二:伴随式数据采集达合格标准运用相关的系统平台伴随式采集数据并达到合格标准。



1.规范要求:

视频画面可视性好、声音清晰,很好地呈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规范,说明的内容表达清晰、呈现了完整的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评价标准:

以上指标均达标即评为合格;

以上指标有缺项或不达标即评为不合格。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文档要求为 PDF 格式。

所有提交的材料都由本人原创。 方式二:伴随式数据采集达合格标准



规范要求:

文档内容齐全、真实有效、图文并茂、表述清晰。

评价标准:

以上指标均达标即评为合格;

以上指标有缺项或不达标即评为不合格。















运用相关的系统平台伴随式采集数据

















并达到合格标准。







注:上表“考核数据要求”一栏中,考核方式二对应的伴随式数据采集标准及已对接平台在考核平台上(https://tskh.hnteacher.net/)逐步更新。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附件1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工程 2.0 考核标准(试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