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本单元以“说明文”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通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食物介绍清楚。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课文,也可以直接展开本单元的学习。
本单元设置《16太阳》《17松鼠》、习作例文“鲸”“ 风向袋的制作”及“习作:介绍一种事物”。《16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采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7松鼠》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习作例文“鲸”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制作风向袋的步骤。“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本单元文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会认的字,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默读、背诵等方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激发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及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5、树立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6、在教学内容上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
三、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2、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并尝试运用。
教法与学法:
1、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五、课时分配:
16、《太阳》………………………………………………………… 2课时
17、《松鼠》 …………………………………………………………2课时
习作例文:鲸 ………………………………………… …………2课时
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 1课时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2课时
16、太阳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诗人的资料,阅读有关文章。
3、PPT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设计意图及
修改补充
一、导入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哪天不出工,准是下雨或刮风。
提问:“它是谁呀?”——太阳公公
大晴天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太阳。可是你知道关于太阳的知识吗?这节课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板书:太阳
1、自由猜谜语。
2、齐读课题。
3、学生交流。
【媒体运用设计意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选材
说明事物的特点
写作方法-----突出特点
自主设计:
教后反思、总结
1.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2.学生是否获得发展:
3.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