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麻雀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7 麻雀
课题
麻雀?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感受母爱的无私伟大。
教学
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
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鸟儿?
在生活中最普遍也最常见的是——(生:麻雀)对,麻雀!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让我们轻轻的靠近它。(板书课题)
麻雀是一种娇小、玲珑的鸟。头圆、尾短、嘴呈圆锥状,头顶和颈部栗褐色,背面褐色,杂有黑褐色斑点,尾羽暗褐色,翅膀短小,不能远飞,善于跳跃,啄食谷粒和昆虫,常栖息于树林或建筑物缝隙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他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成名作《猎人笔记》。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
《麻雀》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此书主要描写俄国农奴制度下的农民生活,作者对农奴给予极大的同情。此书对于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起了很大的作用。
?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课件出示5)
“煞、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 (课件出示6)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摇撼:摇动
庞大: 很大。本文是就猎狗的身躯同麻雀相比较而言。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只能这样。
三、整体感知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2.思考:这小小的麻雀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3.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事情发展顺序
起因:(1~3)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经过:(4~6)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结果:( 7 )“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小麻雀得救。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把描写小麻雀的语句画出来。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2.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小麻雀的表情又是怎样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从画线的词语可以看出这句话是对猎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小麻雀当时处境很危险。
仿写一个句子,描写某种动物的动作。
例:小猫小心地走近小老鼠,闻了闻,抬起腿,露出锋利的爪子。
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挽救自己的孩子。
六、 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小麻雀;猎狗;老麻雀;奋不顾身;母爱。
七、猛烈地 林某某 呆呆地 无可奈何地 嫩黄 绒毛 刚出生 巢里
1.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2.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3.这是母爱的力量,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从内心产生的无私的母爱
八、示例:1.老麻雀,你太勇敢了,我很佩服你!?
老麻雀,你奋不顾身救孩子的精神令我感动。??
老麻雀,你真棒!我为你竖大拇指。?
老麻雀,我要学习你临危不惧的精神。?
2.你想对小麻雀说一句话:你有一位好爸爸或许是妈妈,你长大后要孝顺他们。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麻雀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